|||
第一,继续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扩大试点领域、产业和层次。加大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建设力度,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发挥示范效应。与此同时,扩大试点领域,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城市矿产、再制造业等循环经济新领域开展试点项目;扩大试点的产业层次,重视农业和服务业循环经济的试点,区别于长株潭城郊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南丘岗区等不同农区农情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区别于生态旅游、绿色物流等产业开展循环型服务业试点;扩大试点的层次,继续推进企业、园区两个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重点支持湘潭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开展社会层面循环经济试点,鼓励条件允许的村镇、街道、社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第二,建立高层次科研平台,开发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整合创新资源,注重创新体系平台建设,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一批对循环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工艺。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循环经济科技及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科研投入,形成“产学研”联合发展,以科技进步与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推进绿色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发挥产业辐射及带动效应。环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经济基础好,是湖南省经济增长极,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更大。因此,要实施产业结构两型化工程。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两型化。打造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光电产业链,培育太阳能综合利用装备及其应用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所需的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打造和完善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在长株潭地区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群。重点围绕基础软件、网络产品、消费电子、通信产品、物联网等领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产业。总之,做强做大上述两型产业,使之能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四,建立能带动全省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内循环经济协作机制。首先,建立区域之间的协作机制,可以建立由各市市长组成的联席会议,商讨处理事关整个城市群范围内的循环经济问题。各市发展改革局或统计部门可以编撰循环经济发展年报等材料,用于其它市的交流学习。其次,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同的试点企业之间要加强协作,就同一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或管理问题要加强沟通交流,力求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再次,建立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协作机制。在编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综合考虑三次产业之间循环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相容性,比如循环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协同、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间的协同,等等。最后,要建立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公众要提高环境意识,增加绿色消费比重;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这样,建立区域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之后,不仅能极大地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将对全省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建立服务于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介机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国家级试验,必须要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先行探索经验。因此,要建立服务于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介机制。一是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成就的推介机制,通过举办展览会、编写蓝皮书、编撰统计公报、制作电视宣传片等方式,加大力度宣传环长株潭城市群以至于全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成就。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优秀人才,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及装备,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理念和管理技能。与此同时,向国外宣传环长株潭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循环经济企业走出去。三是要加强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科研机构、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推介循环经济发展的环长株潭模式。
注:本博文已另行成文被收录入张萍教授主编的蓝皮书《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作者彭新宇、杨丽华、楚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