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茶禅之道与护生动保

已有 3341 次阅读 2016-9-15 10:43 |个人分类:素食天地|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动物保护, 素食, 护生, 禅茶

茶禅之道与护生动保

蒋劲松

从去年开始,动保网与夹山寺等其他机构合作举办了两届全国大学生禅茶素食夏令营,除了安排有关禅茶的相关讲座、体验活动之外,还广邀素食界和动保界的各位老师、先进,向大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素食、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和理念,而且还配合石门县林业局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了《野生动物法》和动物保护。夏令营在禅茶文化推广的方式上做了一些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些不太了解的朋友们会有疑问:禅茶与动保好像很不搭啊,为什么要搞在一起?喜欢禅茶的朋友们可能会觉得动保人士都是一些苦大仇深的悲情人士,动辄走上高速公路拦车救狗,这种激烈行动的做派,与禅茶人士所欣赏、享受的淡泊宁静的风格相差太远。而投身动保的人士,又可能会觉得享受禅茶的人士都是一些沉溺在自己世界中,不关心世上苦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让禅茶与动保二者结盟,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呢?

其实不然。茶禅与素食、动保,看似差别甚大,但从佛教文化的角度看,却同根同源,彼此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末学在2015年夹山禅茶千年论坛上曾经发表过“茶禅之道与素食文化”一文,论述了茶禅文化与素食之道在精神内涵上的一致与互补,获得了禅茶界一些老师和朋友的肯定。今天为祝贺首届阳宝山佛茶论坛的隆重召开,在下更斗胆探讨“茶禅之道与护生动保”,希望得到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其实,素食本来就是护生动保的内在组成部分,所以在探讨茶禅文化与素食之道关系时,已经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阐明了“茶禅之道与护生动保”的统一与互补,本文只是在此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展开而已。

一,茶禅一味的内涵

我们都从禅宗公案上读到过这些内容:善会和尚会在侍者准备接过茶碗要喝的时候,突然撤回茶碗,发问:“这一碗是什么?”八十高龄还四处行脚参访的赵州和尚,对无论有没有来过柏林寺的禅师都一律要他们“吃茶去”,并且还补刀要求在一旁懵了的院主,“你也吃茶去”。而克勤圆悟禅师则更直接了当地写下“茶禅一味”。这些都是早已被人们说烂了典故,而且坊间充满了太多恶俗的发挥与解读。

但无论我们如何理解这些公案,有一点应该是我们今天理解茶禅之道的基本前提,那就是:茶禅绝不是精致的生活,不是小资情调,不是文人习气,不是变幻无常的时尚流行。因为所有这些,其实都不过是给无尽的轮回增添一些装饰,麻醉人们不去直面人生的无常,在各种攀比装酷中更换一些花样。

禅者以饮茶为方便,解脱为目标。饮茶是入禅的方法,是严肃的修行,是明心见性的手段。

所谓茶禅一味,不过是禅师提撕行人,二六时中,不离这个。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念念不空过,时时皆有禅。说到极处,所谓茶禅即是佛法在生活中的落实,是生活化的佛法。每天我们都要喝水饮茶,平平常常,毫无虚玄;同样,我们应时时都修禅,我们应处处都观照自心,留心脚下。广钦老和尚有一次当众喝了一口茶,问大家,我刚刚有没有呛到自己?大家说没有啊。老和尚告诉大家,我刚刚喝茶的时候念佛了。苦口婆心,不惜眉毛拖到的老和尚,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诲我们,时时刻刻将心放在法上。不可一刻放逸,不可一刻忘了佛法。茶禅一味不过是说,喝茶撒尿都有禅,任何时候别让自己的心跑到贪嗔痴慢疑上。《大方广佛华严经·浄行品》上,那一百四十多个“若什么时,当愿众生”最好不过地诠释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精神。

没有禅者的觉悟,茶汤不过就是一种饮料,它有可能会转化为我们绮言妄语的口水,言不及义,徒费精神,造作口业,彼此伤害;也可能会让我们兴奋失眠,纠结于世俗生活的成败得失,百般计较,身心不宁。

没有茶汤的滋润,禅人四大不调,修行难以得力;不在烧水饮茶时用功,禅修功夫就无法打成一片;出世禅修的境界,如果不能融进入世茶汤的滋味,不以方便接引众生上进成佛,则沦为焦芽败种,如何发芽?

世俗眼光看来,人生不过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茶禅人生就是要在生活中落实茶禅精神,对任何事情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所谓茶禅一味是一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鹦鹉学舌;茶禅一味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不能照本宣科;茶禅一味是一种方法、一种方便,不可执指为月;茶禅一味是一条道路,需要踏实践行;茶禅一味是艺术的生活,超越一切功利;茶禅一味是永恒的幸福,放下所有执着。

行人修禅究竟有无受用,不是自说自话,要在寻常日用中有所体现。禅茶的文化功能要透过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体现出来。在品茗饮茶中,感恩自然万物,赞叹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体会宇宙天地的和谐共生;在分享香茶中,开阔心胸,互结善缘,融化冷漠,超越矛盾,净化身心;在把盏相敬中,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感受自他交融、世界和谐的美妙境界。

禅宗是大乘佛教的一支,禅宗行人当然相信众生皆是前世父母,秉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发愿要化度任何与自己有缘的众生,使之成佛。而茶禅不过是要将禅宗的修行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从饮茶作为禅修下手之处。如此看来,闭目不关心世间疾苦,只管自己品茗享受,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是违背茶禅精神的。这一点完全可以从禅师们“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的精进修行中领会感受。

二,护生动保的精神

而护生动保不是怪癖,不是滥情,而是一种深刻体现了慈悲精神的生活方式,是众生皆有佛性的确认与流露。护生动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的素食之道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慈悲、健康、简朴、自然、和谐、脱俗、清净,这一方面我曾在“茶禅之道与素食文化”一文中有所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而护生动保的其他方面,如动物救助、以领养替代购买、提倡保障动物福利、推动动物保护立法、反对活熊取胆、提倡抵制皮草以及其他的动物制品消费、反对建立在动物苦难基础上的动物表演、举报违法虐待动物的残忍行为、抗议野蛮残害动物的残忍行为、向社会大众宣传动物保护、向少年儿童开展同理心和慈悲心教育、举办大学生动物保护夏令营等等,无一不和佛门提倡的慈悲精神相合。更不用说,佛门长期以来流行的放生之举,也是护生动保的传统形式。

护生动保,体现了佛门众生平等的观念。“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禅门常讲:“狗子也有佛性”。因此,看似与人类毫无关系的动物,看似低人一等的动物,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佛性无二无别。在无始的轮回中,我们自己也曾经多次转世为动物,今天的动物,在无始的轮回中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夫妻老师同学。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怎么可能还忍心去杀害虐待动物?我们还怎么可能忍心去吃肉?我们自然会加入到护生动保行列中,去呵护、关怀那些需要救助的动物。

护生动保,彰显了因果报应的观念。我们如何对待动物,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种下善恶的种子,等待适当的机缘,种子必定会发芽开花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恩报应,因果不爽。因此,我们帮助动物,其实不见得能实际帮得到动物,因为它们有自己前世今生种下的因,我们充其量是在提供一个更好的外缘而已。但是,我们护生的心念和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可以帮得到我们自己。我们劝别人不要杀害、虐待动物,乃至我们举报、检举控告他人违法杀害虐待动物,不仅是在救助动物,更是在救助伤害动物的人。因为阻止他们杀害虐待动物,是在减少他们的杀业,也是在减轻他们将来所受的果报。所以,世人眼中激烈抗争的动保人,只要内心无嗔恨,何尝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示现?

护生动保,是大乘菩提心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成佛的必由之路。普贤行愿品讲得好,“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救度一切众生,各种动物当然也都在其中。无视动物苦难,难说是大乘菩萨行者。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动保人救助动物,治病喂养,领养保护,其实都是菩提心的要求。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因此,我们可以说:令动物欢喜,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若无动物,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经文讲得如此透彻,一位发大乘菩提心的行人,怎么能不支持护生动保呢?

三,茶禅与护生的圆融一味

从古以来,饮茶茹素,护生动保,就不仅是佛门行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别致景观,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灵魂。中国人是一个善于在寻常生活中体悟大道的民族,善于用深刻哲理指导日常生活,这就是源自印度佛教的禅宗为什么可以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原因。

模仿蕅益大师念佛可以圆满六度的说法,我认为真能饮茶同样也可圆满菩萨六度:

真能饮茶,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

真能饮茶,不复贪瞋痴,是大持戒。

真能饮茶,不计人我是非,是大忍辱。

真能饮茶,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饮茶,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饮茶,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如此吃茶,正可谓无情说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看似人在饮茶,也可说是茶在诲人、度人,茶禅正是体悟大乘菩萨精神,实证佛陀慈悲度世的精神。这与护生动保、推广素食的慈悲,关爱自然,和谐社会,惜福养性,清净修心的精神是一致的。

《佛说维摩诘经·佛道品第八》云,菩萨为度众生,种种示现,“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无论是作为药草解毒的苦茶,还是作为滋养色身的素食,都不过是菩萨度生方便,大权示现而已。将这段经文与普贤行愿品有关恒顺众生的内容联系起来看,禅茶、素食与护生动保,都是大乘菩萨行的生动体现。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从消除饥渴,滋养身体结缘,接引众生悟入清净无二的佛境界,这是菩萨们度生的路线图。从茶禅、素食入门,清净身心,悟入佛法,努力修行,是我们行人努力修行的进步台阶。

同样,由不忍动物遭受苦难,逐渐体认众生一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体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通过护生动保而逐渐积福消业,去除我执云翳,逐渐开显本具智慧,这也是行者开发菩提心的一种方便之道。

因此,茶禅一味与护生动保同样也是圆融一味,不一不异,合则共进,分则双损。茶禅一味与护生动保二者在精神上的同出一源,态度上的共鸣呼应,值得重视,有必要促成护生动保与茶禅更为紧密的结合。

二者之中,相对来说,时时觉悟,处处提醒,茶禅向上一路更为显豁,智慧更为突出,而不忍众生苦难,不食众生肉,动保护生(包括素食)的慈悲救度更为突出,悲心更为殷重。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悲智必须双运,没有慈悲的智慧,没有智慧的慈悲,都必将误入歧途。

因此,作为在家修行的普通人,茶禅与护生动保(包括素食)正好提供了互相补充的修行之道。体验茶禅的行人,如果不去实践素食、护生动保之道,则在慈悲心上可能有所不足,最终也会妨碍其般若智慧的体悟;而实践素食、护生动保的行人,如果不能欣赏茶禅之味,智慧可能有所不足,最终也会妨碍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开发。

其中,素食是关键,它可以作为连接茶禅与护生动保的枢纽和桥梁。因为茶禅和素食都是从滋养身体接引,从自利入手,先以欲勾牵,容易为众生所接受。而素食又是护生动保的组成部分,是最彻底和最容易下手的护生动保形式,一旦开始素食,就容易开发出慈悲心,动保护生的其他形式也容易接受和参与了。


今年我们动保网除了在湖南夹山寺举办禅茶素食夏令营之外,还在河北衡水天宁寺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动保夏令营,同样也有动保、素食、禅茶的内容。最后夏令营结束之后,许多营员们都发愿继续吃素,每天在微信群中素食打卡,用实际行动体验慈悲带来的法喜。许多同学回到学校之后,都在努力地推动动物保护,宣传素食护生,彰显茶禅精神,让人欣喜,令人鼓舞。

通过这些夏令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禅、素食、护生动保介绍给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就是想让寄托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希望的年轻人可以逐步体认:茶禅一味的无上智慧与素食、护生动保的广大慈悲,圆融无二,无异无别,希望年轻人可以用茶禅和素食滋养我们的身心,用护生动保来开拓心胸,长养慈悲心,提升我们的境界,从而为民族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4810-1003025.html

上一篇:仿荤菜是什么鬼?——以宫保素丁为例(征求意见稿)
下一篇:周五清华讲座:仁爱的机器:强人工主义与人类世的未来
收藏 IP: 123.116.102.*| 热度|

1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