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咀嚼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简评《中国民居建筑》

已有 5790 次阅读 2007-6-29 17:31 |个人分类:图书评论| 书评, 建筑文化, 民居

 远古。北京房山周口店的龙骨山。一伙健壮的猿人为了寻找栖身庇护之所,与一群豺狼虎豹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这些被其后人开始称之为“人”的智猿终于将野兽赶出洞穴和巢穴,安然地居住了下来。天然洞穴和巢穴,或许就是人类祖先最早的居住建筑,而山顶洞,大概就是人类有考证的最早的民居。

拜读《中国民居建筑》上、中、下三卷这样的鸿篇巨制,不由得会把人的思绪拉得很久远、很遥远。

在建筑学家看来,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最早、数量最大且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同时又是人类最原始且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类型。从北京猿人生活的悠悠远古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多采今天,人类历史就这样踉踉跄跄地又走过了几十万年。为了生衍繁育,华夏不同民族的子孙,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一处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居住建筑,奉献给我们今天可以细细咀嚼的灿烂中华居住建筑文化。

民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伦理、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观念和现实状况。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建造民居建筑过程中,都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审美观念,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进行设计和营造,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既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又有着艺术欣赏价值和技术参考价值,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还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是我国民间传统建筑中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有的民居建筑还濒临消亡。因此,我国的民居以及民居中蕴涵的建筑文化,亟须抢救、保护、总结和弘扬。

值得庆幸的是,由我国著名的民居研究学者陆元鼎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民居建筑》,凡洋洋三卷,500万字,历时8年终于在2003年岁末面世。这一反映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缩影的学术巨著,无疑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居住建筑文化传统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认为:“我国的民居建筑,不仅有着高超的工程技艺,而且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高妙的哲理思想;从选址朝向、立基、构架、室内外装修陈设、礼宾待客等等,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尤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营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正因如此,民居一直是中国建筑史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自上世纪初刘敦桢教授在其发表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学术论文中,首次将民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提出来,近一百年来,我国的民居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前,这项研究正在从民居研究与社会、文化、哲理思想相结合,与形态、环境相结合,与营造、设计法相结合,与保护、改造、发展相结合几个方面展开进行。《中国民居建筑》不仅在上述研究方面做了尝试和探索,同时还倡导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弘扬和抢救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居的建筑经验提供可信的理论、可靠的数据和可建的样本。

这是一本集理论探讨、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于一体的学术专著,有着下述四个方面的特点:(1)资料较全,成果较新。撰稿者都是长期从事本地居民建筑研究的专家,所搜集的资料汇集了建国以来民居研究的各方面成果以及最新资料;书中各章节既可独立成文,但又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中华民族民居建筑研究的整个体系;(2)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书的上卷为民居理论综合分析,中卷和下卷为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介绍。虽然还不够深广,但仍然可以说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居建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3)图文、数据并茂。全书以文字表述为主,并附录了较多的样图和照片以及民居建筑结构尺寸数据,精选了各地区各民族传统民居中富有代表性的彩色照片,可谓图样精细、数据准确、画面精致、构图优美,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4)图书的末尾附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著索引,可供这方面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查阅、参考。欣闻《中国民居建筑》出版,马国馨院士不禁击掌称道:这是中国民居研究中的重要事件,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这一专题领域的研究水准,相信对国际学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建筑实物和文化,我国的传统民居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历史积淀,是亡灭而难以复得的瑰宝。坐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楼的办公室里,翻看着这套沉甸甸大作里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民居图片,心里隐隐浮现出丝丝的不安:在这日益功利的物质社会,那些充满历史沧桑感留存下来的民居建筑宝物,当不会因为我们的无知和轻视而很快消亡,最终成为我们只能在图片上欣赏的建筑文化吧?

或许,这也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作者们希望给读者所留下来的一点警示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47-3959.html

上一篇:科技工作者的自律和他律
下一篇:王益寿教授的中国情结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