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徽州行之宏村文脉
热度 3 陈立群 2016-5-28 21:27
华夏传统农村,都是耕读传家。人们聚族而居,宗族办私塾。成人有田种,青少年有书读。在这种基础上,才有传统科举所追求的社会流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神童诗》 ) ”。 宏村似乎还留有这种传统农村的遗迹。在南湖北岸,有“南湖书院”,是原先所谓“依湖六院”合并而成,又称“以文家塾”。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550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南京玄武湖:唐诗、宋诗和宋词
陈立群 2016-5-25 18:17
到过南京多次, 总统府 、 中山陵 、中华门、秦淮河 ( 我才注意到南京的照片还没有全贴出来 ) 都玩过,但玄武湖还没有去过。玄武湖历史悠久,而且数废数兴,应该去看看。尽管预报明天南京玄武区大雨,还是准备用上半天绕湖走走。 温习一下有关玄武湖的唐宋诗词。事实上,提到玄武湖的诗词不少,但有些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72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鞍山二一九公园的楹联
热度 1 陈立群 2016-5-23 13:04
环翠阁旁有个观景长廊,里面有些楹联。 月色临窗生绮梦 花香透骨润情田 环湖草翠风光岛 映碧花红日月楼 游盘北苑花沾袖 荡浆南湖鱼跳船 长髯翕张清影动 玉虬酣战冷鳞乱 潭影粘云碧 岚光带雨寒 风推湖面携廓走 船移柳堤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42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薛涛及诗
陈立群 2016-5-8 23:24
明天离蓉前,打算重访望江楼。望江楼民国时便为公园,以纪念才女薛涛。 89 年与妻同游。曾凭薛涛墓,未见薛涛笺。 薛涛出生官宦之家。其父被贬早逝,薛涛 16 岁入乐籍为营妓。 17 岁即席成诗而被节度使韦皋赏识。随后不仅宴席作陪,也协助处理公文。传韦皋曾奏请朝廷任薛涛为九品校书郎。似未获准,毕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37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杜甫草堂的楹联
陈立群 2016-4-12 13:14
对着北门的听秋轩,对联集杜甫诗句而成 暗水流花径江村野堂争入眼 夕阳薰细草朔云寒菊倍离忧 其中“暗水流花径”出自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江村野堂争入眼”出自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77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杜甫草堂之大雅堂及其人物
陈立群 2016-4-7 08:54
“大雅”源自《诗经》。《大雅》为《诗经》中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其祖先祖先尤其是武王和宣王等功绩。后来引申为形容高大上的作品。如李白《古风》开篇就感慨,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大雅堂”是黄庭坚于 1100 年所建,收集杜甫诗并刻碑,公三百多方。黄庭坚专门写有《大雅堂记》,其中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78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杜甫的草堂诗
热度 1 陈立群 2016-3-30 09:25
759 年 12 月,杜甫入蜀。翌年春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在草堂写诗 240 余首,其中有建立和维修草堂的记录,也有日常生活的记录,还有离开后的追忆。 草堂建成,写有《堂成》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27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厦门南普陀寺的楹联
热度 1 陈立群 2015-12-14 22:00
或许是普陀寺可以看到的地方太少,格外关注了楹联。一关注,发现楹联似乎异乎寻常地多。抄录一 些 。 山门的楹联 喜瞻佛刹连黉舍 饱听天风拍海涛 黉舍无疑是旁边的厦门大学。我觉得这个楹联有些自降身份。佛国胜境与学校相连,何喜之有? 天王殿前面的楹联好多,不知道记全没有。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922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汪兆铭的诗
热度 1 陈立群 2015-11-17 23:58
前些天在《 游厦门日记:第三天 》提到日光岩所刻汪兆铭诗,显然并非其最佳之作。汪兆铭少年时,不仅写了慷慨激昂的《被逮口占》 ( 只录其三 )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在狱中还为后来结为连理的陈冰如写了婉约缠绵的《秋夜》表白爱慕之意 落叶空庭夜籁微,故人梦里两依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4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神曲•炼狱篇》中的警句
热度 1 陈立群 2015-11-15 07:44
但丁的《神曲》想象奇诡体大虑周,而且警句迭出。这里摘录《炼狱》第五章中的几句。 黄国彬译自意大利文的诗体 “你的心绪为什么这样纠缠?”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48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