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工程专业理论力学的双语教学

已有 5528 次阅读 2009-3-12 13:07 |个人分类:教学行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要:本文探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问题。首先分析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说明双语教学应大体遵循现行教学体系。提出双语教学先使用国外英文教材辅之以国内教材、然后由中外教师合作为中国学生编写教材的教材采用和建设思路。最后探讨些课程安排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理论力学;双语教学;教材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日益增加的国际交流和交往对人们的外语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双语教学愈来愈引人关注。20013月,在教高[2001]1号文《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中,教育部鼓励各高校使用国外优秀教材。20018月,在教高[2001]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不仅重申引进国外教材,而且将“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作为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特别是2007年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仅专门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而且在其它项目中也有双语教学的要求。例如,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中,提出“要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教高司函〔2007164)

在此大背景下,专业课教师也应该有新的教学观念。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仅是专业素质。英语能力,与专业能力一样,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双语教学是高效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用英语学专业课,用专业课教学促进英语能力提高,是双语教学的目标。

2  教学内容

理论力学是机械、航空、土木等多种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大体稳定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反映在现行教材中[1-3]。教学体系的形成不仅是课程内在逻辑和演化历史的体现,也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这些外部条件包括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教学基本要求、与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及学生考研等具体需求。因此,在进行理论力学的双语教学中,对教学体系的变化应该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当然,探索教学体系的改进和优化是必要的,但并非是双语教训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双语教学的初期探索阶段。

在沿用现有教学体系的同时,可以借鉴国外教材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出改进。特别是例题和习题的组织,尽可能生动形象,结合日常生活或工程实际。还有部分理论内容的处理等也可做相应的调整。

3  教材选用和建设

教材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从实际出发,教材可以先采用国外教材并辅之以中文教材,然后在由中外教师合作专门为中国学生编写教材。

目前已经有些美国教材在境内合法发行[4-9],这使得直接采用国外英语课程成为可能。这些教材尤其是[6-9]是在北美被广泛采用的教材,多次再版。然而,笔者曾专门分析过从教学体系和内容等方面考虑,外国教材不是非常适合中国双语教学的要求[10]有关静力学的内容太多,有些讲解也过细;国外教材包含些结构内力分析的内容,按我国的教学要求是在材料力学中讲授;对汇交力系特别是平面汇交力系的讨论教学坡度太小。运动学内容偏少,而且不独立成篇;国外教材中,关于相对运动的运动学分析很少,一般不讨论牵连运动为转动的情形;这达不到我国的教学基本要求;另外,国外教材中运动学以动力学交织在一起,而不是像国内多数教材那样单独成篇,也给教学带来不便。动力学内容偏少,没有分析动力学;国外教材主要是阐述牛顿力学,没有拉氏方程,这也达不到教学基本要求。

作为过渡,比较现实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准备国外英语教材的动力学部分,[5][7][9]中的一种;同时准备本比较简明的国内教材;鼓励但不要求学生准备国外英语教材相应的静力学部分[4][6][8]。教师讲授内容包括国外教材静力学中的部分内容,动力学中的大部分内容,还要从国外的中级动力学[11]中补充有关分析力学等内容。中文教材可以供学生复习总结之用。

随着双语教学经验的积累,从事理论力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与西方同行合作为中国学生编写专门的理论力学英语教材。所编写教材要充分考虑中国教材使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为使学生与先修课和后继课顺利衔接,教学内容严格按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既避免与先修课不必要重复,也要满足部分需要深造考研学生的需求。为便于教师使用,教学体系尽量遵循国内大体形成共识的教学传统。同时,所编写教材还要充分吸纳外国教材中的优秀素材。为保证教材的质量尤其是英语水准,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有母语为英语的外国教师实质性参与。所编写教材最好能由欧美著名出版社先行出版。

4  课程安排的若干具体考虑

理论力学的双语教学还在尝试探索阶段,以小班开课为宜。应该给学生选择是否参加双语教学。比较理想的安排是理论力学的双语课程与非双语课程同时平行开课,供学生选修并设定双语班级人数的上限。这种安排的益处是可以基本保证参加双语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按前述平行开班的安排,两种班可以采用同样的考题,但双语教学班用英语命题。

在双语教学的初期,可能不宜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模式。板书和课件以英文为主,讲授和答疑以中文为主。鼓励学生的用英语完成作业和答卷,但不必做强制性要求。双语教学主要培育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随着教师双语教学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英语讲授的比例也将逐渐提高。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设想。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对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理论力学的双语教学应该保持教学体现的基本稳定,但对具体内容的处理有所改进和更新。教材可以先直接采用国外英语教材和国内教材,然后由中外教师合作专门为中国学生编写英文教材。双语教学班应保持小班规模并由学生主动选修,在目前阶段应该以英文板书或课件、主要是汉语讲授的模式进行。

 

参考文献

[1]       范钦珊,薛克宗,程保荣. 理论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延柱,杨海兴,朱本华. 理论力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洪嘉振,杨长俊. 理论力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A. Pytel & J Kiusalaas.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2nd e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A. Pytel & J Kiusalaas. Engineering Mechanics: Dynamics (2nd e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1

[6]       F.P.Beer & E.R. Johnston. Vector Mechanics for Engineers: Statics (3rd SI E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7]       F.P.Beer & E.R. Johnston. Vector Mechanics for Engineers: Dynamics (3rd SI E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8]       R.C. Hibbeler.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10th ed.).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9]       R.C. Hibbeler. Engineering Mechanics: Dynamics (10th ed.).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10]    L. Q. Chen. Suitability of western textbooks on statics and dynamic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Proceedings of 21st Canadian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 (G. Kawall, S. Yu, & D. Naylor eds.), 2007: 117~118

[11]    陈立群. 北美中级动力学若干新教材. 力学与实践, 2008, 待发表

 

发表于: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71214-16, 广州)论文集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1-7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219828.html

上一篇:“认知模式和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简介
下一篇:两首诗的片段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