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重读《天才的拓荒者》

已有 3904 次阅读 2021-4-6 22:57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这是本旧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收入“哲人石丛书”,为大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的传记。过去我在海外时见过该书的原版John von Neumann: The Scientific Genius Who Pioneered the Modern Computer, Game Theory, Nuclear Deterrence, and Much More by Norman Macrae,也翻阅过。但当时可读的书比较多,因此未能有始有终的读完。冯·诺伊曼传记出了不少,有汉译本的都不止一部。

 

忘记了在哪里看到,冯·诺伊曼是所谓最后两个半数学家中那半个,另外两个是希尔伯特和庞卡莱。这或许有些言过其实。最后两位没有问题,如果说半个数学家,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无疑也够得上。关于冯·诺伊曼的数学贡献,《美国数学会通报(BAMS)所出的纪念文集写得清晰翔实,特别Ulam的导论性质的首篇文章。Ulam是蒙特卡洛算法的发明者,也为氢弹的发明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他写了本很有趣的自传,《一位数学家的经历》,或许可以重读。Ulam与冯·诺伊曼一样,都是取得冷战胜利的功臣。按Ulam的看法,冯·诺伊曼早期还算不上“拓荒者,而只是个解题高手。该书也援引了这段话“‘一个数学家开始创造性的工作的时,通常会面临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第一种,为已经存在的大厦添砖加瓦解决一道难题肯定会获得认可;另一种,另辟蹊径,创造出新的综合……约翰尼在他的早期工作中选择了前一种。’确实,约翰尼选择了具有银行家儿子特点的道路解决当时突出的问题,并且始终坚持直至生命的尽头,直到发明改变未来生活观念的计算机。(p. 85)Ulam被该书省略掉的话解释了原因,“后者是种更加冒险的事业,因为其价值和成就的判断只能留待后人。”至于开创性的工作,除了发明计算机外,还有奠基博弈论及其经济学应用等等。

 

Ulam对冯·诺伊曼的数学才能也有精辟概括。“对数学思想的集合论(形式上是代数)基础的感知,对分析和几何的经典数学之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发掘现代数学方法的应用潜力并应用于现有和新的物理问题的非常深刻的洞察离。” 冯·诺伊曼不仅天赋很高,而且善用自己的天赋,也善于接受旁人的启示。“约翰尼因善于吸引年轻人的模糊思想,并在短时间内远远地领先他们而著称。约翰尼年轻时也同样善于吸收更加杰出的老教授们的思想,并在短时间内远远领先他们。(p. 90) ”他也是广泛交游而获得研究经费的绝顶高手。例如,“由于资金并非来自传统的学术研究基金(洛克菲勒基金会说他们被饱受战争蹂躏的欧洲拴得太牢了),约翰尼早就预见到从美国海军和陆军吸纳资金的好处。他吸引了他们使他们成为热情、合作的伙伴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院外、甚至是在全美国的斡旋,称得上技巧娴熟、目光远大。(p. 288)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战略科学家,是真正的帅才。

 

冯·诺伊曼在年青时曾有连续两年发表十篇论文的不寻常记录,在当时不寻常。其中有些被该书委婉地称为“巴洛克风格”,而且对后来也没有太大影响。其实,看看爱因斯坦文集中,这样的论文也有一些。学者这个行当,最吸引人之处,或许就在于个人成就是由其最好的工作所界定。因此,重要的并非是否写了平凡甚至错误(当然仅是诚实的错误)的论文,而是最佳工作的水准和影响。

 

该书在数学社会学方面比数学本体论方面更成功。很有助于改变人们数学家特别是大师级的数学家不善于接人待物的刻板印象。其实我作为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早就知道有不少同行,不仅学问做得好,为人也很好。至于恃才傲物的天才,我倒是一个也没有见到。可能是真没有,毕竟“天才不世出”;也可能是眼拙,所谓“仆人眼中无英雄”。当然,总体上力学家的社会化程度高于数学家,毕竟是与平衡、稳定、协调、边界等打交道,所以出了不少校长。至于数学家特别是应用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冯·诺伊曼自己写过篇堪称脍炙人口的文章“数学家”,作为他的六卷本全集John von Neumann Collected Works首篇。该全集国内曾经影印过。大学的图书馆都应该有,如果没有处理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280651.html

上一篇: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兵马俑
下一篇:墙外行人之徐汇中学
收藏 IP: 219.223.233.*| 热度|

6 郑永军 武夷山 段含明 杨正瓴 李学宽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