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知青生活杂记之四:喂猪
热度 2 刁承泰 2015-11-26 21:07
在农村喂猪,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需要不少劳力,也需要不少粮食。而且,猪是每天都要喂的,无形中就把喜欢走动串门的知青拴在了生产队里。所以,当时知青喂猪的不多。 我们那个知青灶能够喂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会有一两个人主动留在家里。 喂一头猪起码要一年工夫,从双月猪儿算起,大概要 10 个月,可以分为三 ...
365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知青生活杂记之三:知青的下乡安置经费
热度 2 刁承泰 2015-11-26 10:01
知青下到农村,国家给每个知青拨了安置经费。记得学校集体下乡的,每个知青的安置经费是 250 元,其中派遣费 30 元,在知青派出地区发放;其余 220 元,在知青落户地区发放。 派遣费 30 元,是在知青出发之前,由派出地区发放的,主要用于购置知青下乡后急需的生活用具。知青在未下乡前是学生,大多与家庭共同生活。而 ...
425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知青生活杂记之二:生产队的磨房
热度 3 刁承泰 2015-11-24 09:36
我所在的生产队还有一座磨房。 磨房就靠在穿越生产队的一条水沟边上,一半浸在溪水里,一半立在溪水上。严格地说,磨房不是一座房屋,只是一个棚子,四周没有墙,只有几根木柱,支撑着棚顶。一眼望去,磨房里面就只有一个圆圆的大石磨。 大石磨确实有点大,直径大约在 1 米左右,上下磨扇都是用青石打造而成。上面 ...
3247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初秋校园
刁承泰 2015-11-21 14:50
1952 年 10 月,西南师范学院从重庆市城区迁至北碚。到现在,校园已经历了 63 个春秋了。 人到花甲,即成老人。而校园,已过花甲,却仍是书声朗,学风盛,树更茂,绿更浓,毫无老态。为何?盖有流水的学生不断流入流出也。正是这些年轻学生的流入,给校园带来了青春的活力;正是这些年轻学生的流出,给校园带来了社会口 ...
23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知青生活杂记之一:生产队的碾房
热度 2 刁承泰 2015-11-19 21:26
40 多年前,当知青时,我所在的生产队有一座碾房和一座磨房。 先说碾房。 与在电影、电视上看见的北方农村的碾子不一样,那是露天的。我所在生产队的碾子是在一间房屋里面,真的是一座碾房。碾房有门有锁,墙是土墙,墙厚大约在一尺二三。屋顶是草还是瓦,记不清了,总之是能够遮风避雨,防点小盗的。 进了碾房, ...
372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贵州赤水二日游
热度 1 刁承泰 2015-11-18 09:53
11 月 16 、 17 两日,学院退休组组织退休老师,到贵州赤水二日游。 11-16 ,早离北碚。午至赤水。下午看赤水大瀑布,四洞沟。晚住三江酒店。 11-17 ,上午看甘沟,参观丙安古镇。下午返程, 5 时过回到北碚。
25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知青生活杂记之数学用表
热度 2 刁承泰 2015-11-14 09:34
在2014年4月的成都昭觉中学同学会上,我把我写的一篇关于我在知青时使用中学的数学用表来计算生产队的年终决算的文字,交给刘祚凡老师。刘老师是我们 昭觉中学 高68级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我说,这是向老师的一个汇报,请老师指正。 在2014年10月 昭觉中学老三届下乡四十五年 聚会上,刘老师在 昭觉中学 老三届全体会 ...
33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