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pd55 追求科学,勇于探索,苦海无涯,愿作小舟。

博文

可以大幅度减少水稻颗粒中As含量的有效方法:改变灌溉方式

已有 4834 次阅读 2012-7-14 16:48 |个人分类:新科技|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水稻, 砷污染, 喷灌

      

        C&EN 2012713Sprinklers Reduce Arsenic In Rice(洒水装置减少水稻中砷的含量)为标题,介绍了意大利萨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assariGavino Sanna 等人合作研究成果,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颗粒中砷含量的影响很大,研究发现喷灌方式可以使稻谷中砷含量与传统连续大水漫灌方式相比较,减少98%!37种水稻品种实验结果表明,喷灌稻粒中砷的平均含量为2.8±2.5 μg/kg;而同样品种的连续大水漫灌稻粒中砷的平均含量为163±23 μg/kg。相关研究201275Environ. Sci. Technol.(环境科技)杂志网站发表——The role of irrigation techniques in arsenic bioaccumulation in rice (Oryza sativa L.)

 

    据FAO20071219的一个报告,通过改善灌溉管理的做法可以减少亚洲地区水稻中高含量的砷。有关研究表明,土壤和灌溉水中砷含量高经常会导致农作物中砷含量过高,进而增加食物安全风险。目前,亚洲有12个国家曾经报道地下水资源砷含量高。FAO水质量和环境长官Sasha Koo-Oshima指出,农作物中砷含量高的问题,尤其是水稻,通过更好的灌溉与农业活动可以明显地减少砷的污染。砷进入食物链主要通过农作物吸收被污染的灌溉水资源。当把富含砷的水资源用于灌溉时,受砷污染的水稻会危害到人类健康,如孟加拉国土壤中遍布广泛的砷使得土壤质量恶坏,引起水稻“中毒”。砷污染正在威胁食物生产、食物安全和食物质量。目前,在孟加拉国400万公顷的灌溉田中,240万公顷灌溉田是用大约900万口浅管井灌溉。地下水抽取量中大约有95%用于灌溉,据估计,通过从浅管井中抽取用于灌溉的水进入可耕地农田中的砷含量大约100万kg。

?

    孟加拉国地下水的砷污染威胁着多达3000万人的健康。问题的起因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富砷基岩,它将通过数百万管井抽到地面的饮用水过滤。饮用水中的砷含量如此之高,以至世界卫生组织用“历史上最大数量的人口中毒”来形容孟加拉国供水的砷污染。目前,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地下水中的砷可能会造成更难察觉的威胁。根据对在孟加拉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开展的研究进行全面综合,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接触砷的机会不仅是通过饮用水,而且间接地通过使用污染的地下水灌溉的作物。“我们发现,一个地区土壤或水的高含绅量与作物中的高含砷量是相互关联的,”粮农组织水质和环境官员Sasha Koo-Oshima说。“个别研究还报告了土壤中的砷与作物,特别是水稻减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水稻是当地的主粮,所以当砷的浓度达到对作物有毒的程度,砷污染还会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过去20年来,孟加拉国大幅度增加了用于灌溉的地下水抽取量。在400万公顷灌溉田中大约有240万公顷利用浅管井进行灌溉。实际上地下水抽取量的大约95%被用于灌溉,主要为旱季稻的生产。其余的5%为生活用水。如果考虑到孟加拉国用于汲取饮用水的管井的四分之一可能被砷污染,那么灌溉用管井的污染比例也会非常高。据有关研究估算,每年通过灌溉进入可耕地,主要是稻田的砷量大约为1000 t。在土壤中砷含量最高的孟加拉西部到西南部,灌溉地中砷的含量高于周边非灌溉田。有限的数据表明,由于灌溉,土壤中砷的含量随时间而增加。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条件和时限尚不清楚,以致很难对风险进行量化。”

    As作为氮家族的一员,是无臭无味的半金属,自然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它可以与其他元素合成有机和无机砷,而后者毒性更强,在水中更常见。世卫组织认为,长期饮用含砷量超过10 mg/L的水可导致砷中毒,这是一种导致皮肤紊乱、坏疽以及肾癌和膀胱癌的慢性病。更多关于砷中毒的信息请浏览:http://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diseases/arsenicosis/en/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2210-592085.html

上一篇:药物活性成分分析新方法——图示化显示3 D分布
下一篇:自然界竟然有氟气(F2)存在?!
收藏 IP: 113.140.45.*| 热度|

2 曾庆平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