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pd55 追求科学,勇于探索,苦海无涯,愿作小舟。

博文

纳米碳纤维:心脏病的福音

已有 4935 次阅读 2011-5-24 10:35 |个人分类:新科技|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心脏病, 纳米技术, 碳纤维

纳米纤维补丁可使心脏坏死细胞起死回生

当有人患了心脏病,病灶区域的心脏细胞难免会坏死,而且无法进行修复,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情况可能会利用纳米碳纤维材料得到改善。据Gizmag2011年5月20日报道,美国罗德岛州的布朗大学(Rhode Island's Brown University与印度的工程师合作,研发出一种碳纳米纤维补丁,已经证实该补丁对于心脏细胞再生有奇效。预计此类补丁可能最终会被放在心脏里,宛如一个创可贴,能够愈合心脏坏死病灶,达到起死回生之奇效。这个补丁本身长22 mm,仅有15微米,而且有一个支架结构,能像心脏组织一样舒张和收缩,其构成是由一种经过认可的聚合物和碳纳米纤维组成。据说这种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因此会把心脏使用的电脉冲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节律范围之内。

布朗大学的研究团队,是将其补丁放置在玻璃衬底上,然后将心脏细胞,被称为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和其纳米纤维播种于此。4小时后,与仅仅由聚合物组成的对照组相比较,纳米纤维补丁的细胞移居量是对照组的5倍。5天后,纳米纤维补丁的细胞密度,会上升到对照组的6此外,4天后,在纳米纤维补丁上的神经元密度已经翻了一番。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支架的弹性和纳米纤维的电性特征,都是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理想的繁衍再生温床。然而,事情也不可能那样一帆风顺,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应用尚有很多工作在等待去完成。

不过,该研究团队目前在改变支架模式,以便更好地模仿心脏电流,他们将一块纳米纤维补丁放置在一个活体内,看看它是如何处理心脏电压以及有节律地舒张和收缩。他们也想证实生长在纳米纤维补丁上的心肌细胞,功能是否与一般正常的心脏细胞一样。  合作参与了此项研究的还有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Kanpur的科学家,具体研究结果最近在《Acta Biomaterialia发表

《科技日报》讯 当心脏病发作时,心壁上某些神经细胞以及保持心脏节律跳动的特殊细胞会受到损伤,外科手术无法修复这种损伤区域。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1年5月19日报道,最近,美国布朗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工程人员合作,给心脏造出了一种人工纳米补丁,经实验显示能让心脏病发作所造成的损伤区域恢复功能。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生物材料学报》(Acta Biomaterialia)上。

  这种人工纳米补丁是一种支架型的结构,由碳纳米管纤维和一种官方许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直径约200纳米的螺旋状碳纳米管纤维,再用一种高分子的乳酸糖酵解酸聚合物将纤维编织成一片直径22毫米、厚约15微米的圆形网状纳米补丁。

  实验表明,这种人造纳米补丁能再生出天然的心脏组织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让心脏上面的受损区域重新复活。研究人员在纳米补丁上培养心肌细胞,经4小时后其表面的心肌细胞大量增加,是长在对照样本材料(单由聚合物制成)上的5倍。5天以后,心肌细胞表面密度是对照样本的6倍。神经细胞密度在4天后也增加了1倍。

  论文合著者、布朗大学工程与整形外科副教授托马斯·韦伯斯特说,碳纳米管纤维编织的支架有弹性而且耐用,能像心脏组织那样扩展收缩,因此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能在上面大量产生新细胞,使心脏局部受伤的地方再生。而且碳纳米管导电性能极佳,能很好地作为一种心脏稳定跳动所依赖的连接电路来发挥作用。这种材料未来甚至能用来造出一颗健康的心脏。

  研究人员下一步将改善支架形状以更好模拟心脏电流,制造出一种内部试管模型,以测试材料对心压和跳动节律的反应。此外支架上生长出来的心肌细胞是否具有和其他心脏组织细胞同样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确证。

  据美国心脏病协会调查,2009年约有78.5万患者因之前心脏病造成的心肌损伤而再次心脏病发作。在有过心脏病史的人中,1/3的妇女和1/5的男人在未来6年中可能再次复发。这种方法如果成功,上百万人将从中受益。(常丽君)(科技日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2210-447387.html

上一篇:恭贺杭州师大学报入选CA数据库
下一篇:2010《哥白尼索引》评价指标揭晓,我国一刊入选TOP100
收藏 IP: 113.140.45.*| 热度|

1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