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再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热度 3 2021-6-5 15:21
收稿日期: 2020-08-10 作者简介: 吕乃基( 1945- ),男,上海市人,教授,研究内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全球化。 摘 要: 世界1必然突破自己的“界”,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生成新的自然界。世界3的演化路径,其一跟随由世界1生成世界2的脚步,行将突破;其二,以某种方式延续发散-收敛- ...
个人分类: 科技|83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科学破坏传统文化
热度 16 吕乃基 2012-2-4 13:38
吕乃基 传统文化可能有各种含义 , 其外延通常意为科学技术广泛传播前所存在的文化,因而可以非常简洁地定义为工业化以前的文化,亦即 " 前工业文化 " 。 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多建立于远古的传说、圣人的权威或沿袭的习俗上 , 较少经理性的质疑 , 也缺乏经 ...
7483 次阅读|43 个评论 热度 16
降序,种子,U盘
热度 1 吕乃基 2011-10-29 16:23
吕乃基 笔者教“自然辩证法”多年,近年来时常感到,自然界的规律每每显现于人类社会。触景生情,想倡议“人类辩证法”的话题。不过鉴于在这一话题所涉及的范围内,已经有大量先贤哲人涉足,因而此处还要略加限定:从自然辩证法切入,以使讨论拥有共同的基础且相对集中。本文就是这一点尝试。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20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高铁会车时被侧向拉动的力有多大?
热度 10 吕乃基 2011-10-10 12:00
吕乃基 大多数网友或都坐过高铁。除了 723 之类重大事故外,在“正常情况下”的会车也很恐怖。整趟车好像要从地上,从它的轨道里吸出来,猛然抛向相向而行的另一列高铁。两列在高速中相会的列车,好似要挣脱地球的引力,来一次空中的接吻。列车接吻!追尾式的接吻尚且如此恐怖,若是以 300 公里时速相向而行… ...
个人分类: 科技|16925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10
“双刃剑”,在于科技自身还是使用者?——科技双刃剑辨析之一
热度 8 吕乃基 2011-8-16 10:23
虽然原文分四部分上载,依然过长并显得抽象。遂加一导读。 本文之要点为: 自然性和社会性,以及由此两级构成的谱系。 由生成和逻辑-系统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在此谱系中的地位。 研究者包括读者对科学技术之自然性或社会性的强调。 科学技术既是由自然向社会生成的 ...
个人分类: 科技|11000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8
条条大道通罗马和地球照样转
热度 2 吕乃基 2011-6-10 10:45
吕乃基 通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或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有以下两条道路,一条是在观念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将有限的、远不足以归纳的资料直接提升到普遍的高度。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就有关于运动的量不灭的思想。 17 世纪笛卡尔也表述了同样的思想。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自然哲学认为,虽然有电、有磁 ...
个人分类: 科技|374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2
18世纪步履维艰的生物学——社会意识形态干预科学的见证(一)
热度 1 吕乃基 2010-12-5 11:05
吕乃基 生物学由于涉及生物,涉及人自身,因而历来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由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较物理学、化学复杂得多,再加上研究刚刚起步,因而 18 世纪的生物学内部多条线索纠缠不清,并与当时的种种社会意识形态缠绕在一起。具体说,在生物学内部有自然分类和人为分类、生生说与自然发生说以及预成论和渐成论 ...
个人分类: 科技史|5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由“量”的物理学到“质”的物理学
吕乃基 2010-5-12 16:12
吕乃基 在发表 质 的物理学和 量 的物理学 后,游客任津娴的评论是,看了这篇博文,第一感就是好像是个开头,是不是在吊我们的胃口呀?博主只能勉为其难,继续前行。不知任津娴看完这篇后是否会有结束之感。 19 世纪被称为近 ...
个人分类: 科技史|5724 次阅读|7 个评论

本页有 3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