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再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热度 3 2021-6-5 15:21
收稿日期: 2020-08-10 作者简介: 吕乃基( 1945- ),男,上海市人,教授,研究内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全球化。 摘 要: 世界1必然突破自己的“界”,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生成新的自然界。世界3的演化路径,其一跟随由世界1生成世界2的脚步,行将突破;其二,以某种方式延续发散-收敛- ...
个人分类: 科技|837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技术遮蔽了什么 之一、 因选择与否而遮蔽
热度 6 吕乃基 2015-4-19 07:48
吕乃基 摘要: 技术因被选择与否而遮蔽。然而人类不会因此而放弃技术和选择,因为自由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中,影响所有人选择的共同和持久的因素是技术。技术“遮蔽”普遍与必然,为个性与偶然(创造)去蔽;遮蔽科学,为文化的繁荣去蔽;遮蔽历史决定论,为目的和价值观对行为的引导去蔽。远古,主体因沉浸而被历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20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6
技术“遮蔽”了什么?
吕乃基 2015-4-15 22:12
吕乃基 摘要: 技术因被选择与否而遮蔽。然而人类不会因此而放弃技术和选择,因为自由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中,影响所有人选择的共同和持久的因素是技术。技术“遮蔽”普遍与必然,为个性与偶然(创造)去蔽;遮蔽科学,为文化的繁荣去蔽;遮蔽历史决定论,为目的和价值观对行为的引导去蔽。远古,主体因沉浸而被历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7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数据与认识论五、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认识-实践论”
热度 7 吕乃基 2015-3-30 07:46
吕乃基 旨在认识世界1的传统认识论在各国各民族尚有差异,以隶属世界3的大数据为对象的大数据认识论在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 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只要中国社会依然处于快速的转型之中,只要政府依然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就是主要的认识主体。公司作为认识主体的地位正在上升(参见 大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4733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7
吕乃基2015-3-28/29南京讲课内容
热度 3 吕乃基 2015-3-23 16:02
一、 历史与逻辑:西方的发展路径与社会结构(28日上午) 1. 由传统经现代到后现代(历史) 2.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 3. 社会结构及其演变(逻辑) 4.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人的生成 二、 全球化与知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252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大数据与认识论四、大数据认识论的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
热度 5 吕乃基 2015-3-20 08:23
吕乃基 这部分内容稍偏学术性,有兴趣的网友最好参阅文中给出的相关博文,偏重应用的网友可以略过。 大数据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超越具有深刻的认识论和知识论依据,前者在于认识史,后者是知识阶梯。 自从笛卡尔开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之后,人类的认识史在整体上就是沿着马克思的“两条道路”推进(参见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58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5
大数据与认识论 三、认识结果
热度 6 吕乃基 2015-3-15 10:21
吕乃基 在认识的结果上,传统认识论所关注的是,知识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与对象相一致,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认识主体,简单说,就是认识结果的客观性。这是默顿“公有性”规范的依据。认识结果所得到的是属于全人类的“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例如欧几里得几何、牛顿定律,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发现者并不对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629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6
大数据与认识论 二、认识过程
热度 8 吕乃基 2015-3-12 08:28
吕乃基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各种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以及多种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分类、类比、假说、模型,还有现在的复杂性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在科研中纯熟应用这些方法并非易事,其要义是,先对现象进行抽象和分析,把复杂的对象和过程分解为要素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6563 次阅读|31 个评论 热度 8
大数据与认识论 一、主体与对象
吕乃基 2015-3-9 08:35
吕乃基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主体是个人,或者基本上属于同一个“共同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范式”的团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一方以种种方式委托另一方来认识某个对象,如咨询、课题,以及知识流程外包等, 认识的意向方与实施方分离 ,分为甲方和乙方。知识外包是在拥有相当不同范式的各异的共同体之间。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478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