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挂黑板——北京归来(之二) 精选

已有 4425 次阅读 2013-4-4 18:03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北京, 科学网, 武夷山, 陈安, 潜伟

吕乃基

1日中午,武夷山老师亲自前来接我。与武老师是初次见面,不过同是东南大学校友,鉴于我在南京已30余年,与武老师还有半个老乡。其实,我81年底到东南大学(当时是“南京工学院”),武老师应该是82年夏毕业,在校园里或曾擦肩而过。

上车后,武老师的第一句话是,吕老师,你是否中午习惯午休,是否在车上小睡一会?如此细微,这般温馨……

同样有惊喜:科协的马英老师也来了。仅仅因科学网博客的一字之差而相识,可谓“一字缘”。

讲完后照例提问。一位研究生就“知识之树”的问题是,树,有上下输送营养的通道,什么是知识的通道呢?我当下的回答是,你,你就是通道。一方面传承了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又把你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位研究生紧接着说,吕老师,您说的是时间尺度,那么空间呢?能够如此尖锐挑出回答中的空挡软肋!真是好样的。我顿时陷入困境之中。曾经写过“讲座的最高境界 2012-08-31”,说的是在回答提问时耗尽了“数据库”的“内存”。现在看来不是了,这还不算是“最高境界”。当然,子非圣贤,焉能面面俱到;然而既然讲演,其内容理应为讲演者相当熟悉,同时听众提的问题本身也被限定于与讲演相关的领域。然而,被“挂黑板”了。

在北京到南京的高铁上,随着列车的加速,开动刘峰老师所提及的搜索引擎,感到想出了答案。那就是知识阶梯的上下向因果关系!如果说知识之树是时间维,那么知识阶梯就是空间维。知识阶梯的上下向因果关系,就是知识之树中营养传输的通道。

于是,这次被“挂黑板”,问题看来还在数据库的范围内,毛病出在搜索和提取。曾有过自责和反思:“自己写的文章,自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2012-06-08

讲座的最高境界,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突破自己的边界。

北航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连着参加了这两次讲座,期待着深入的交流。

武夷山老师全程不时记笔记,最后几乎就讲座的内容逐句做了点评。说句并不为过的话,武老师大概是科学网上最为博学的学者了,没有“之一”。包括博主在内,多少网友从武老师的博客中获益。然而在我讲的过程中,武老师依然如此认真。从细致而到位的点评中,感到武老师充分调动他的知识结构,全方位深入地与讲座内容相作用、相冲突、相匹配、相耦合。从而在短短两小时间,武老师迅速扩展、调整了他的数据库。

我讲座的题目是“知识之树与知识阶梯”。武老师以如此的知识存量,且这般如饥似渴,怎么不成就知识的参天大树和入云的知识阶梯?又有多少人浅尝辄止,自以为是,其中,又何尝没有博主的身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676905.html

上一篇:北京归来(之一)
下一篇:自然界应对人类的五招
收藏 IP: 117.89.46.*| 热度|

33 陈小润 曹聪 陈楷翰 李学宽 刘旭霞 戎可 李伟钢 魏东平 赵美娣 肖重发 曹建军 陈安 韦玉程 马英 刘锋 逄焕东 王伟 胡业生 刘广明 王浩 刘玉仙 蔣勁松 翟自洋 赵凤光 李宇斌 罗帆 陈国文 刘艳红 wgq3867 fumingxu zhangcz07 clp286 FloatingRo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