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创新的“空间”——编辑部管理下的咖啡馆 精选

已有 5864 次阅读 2013-1-6 09:27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城市, 科学网, 空间, 社会亲密度

吕乃基

岁末,在南方周末(2012-12-27)上看到一组议论创新的文章,其中某些观点颇有启发,并引发些许联想。

其一,在物质设施上,城市的物质设施与人口的关系大致按所谓“克雷伯定律”(哺乳动物的代谢率随体重的3/4变化,体型越大,代谢越慢)变化,例如城市的交通消耗如加油站、汽油销量、道路面积、电线长度等也随城市人口的3/4增长。然而与此同时,当城市规模扩大10倍,创新力会扩大17倍;规模扩大50倍,创新力达130倍。产生新思想的能力越强,速度越快,人均专利和发明数也越多。城市如同不停的搅拌器,不同人的思想在这里汇聚、混合。这就是“知识溢出”。大城市的嘈杂和无序有助于知识溢出最大化。

由此可以想起普利高津的一本著作:从混沌到有序。博主日前刚上载了“再谈科学网的时间维,建议围绕若干专题深入讨论”,博主的建议是否不符合在嘈杂和无序中的知识溢出?新思想本来源于混沌之中。不过,就知识从创生到成熟的全过程来看,在一开始大概是源于混沌,而后的成熟过程应该可以相对集中和有序。博主以为,目前科学网博客是混沌有余而有序不足,如同一锅沸腾的水,很少看到其中的那一滴水发展成另外的一锅新的水。

其二,在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工作地(第二空间)之外还有第三空间,如咖啡馆,新思想往往起源于第三空间。在嘈杂的城市中,第三空间显然是一个知识的集散地。在一起喝咖啡的人,大概既非如路人般完全陌生,也不致如家人般烂熟于心。这就关系到“社会亲密度Q”。研究者给出这样的数据,Q小于1.7表示过于陌生而难以穿越交往的界限,Q大于3.2又意味着过于熟悉而擦不出火花,谈不出新意。前者如路人随意行走或逗留的大街广场,谈不上是创新的空间,后者即第一和第二空间,人际缺少差异。结论是,Q2.6左右最佳。其实,同事甚至家人换个环境来到咖啡馆,也会蹦出平素在第一和第二空间谈不出的新东西。

其三,在某种意义上,科学网就是城市中的咖啡馆。首先,有足够的规模和“嘈杂”的“底音”(或类似于吃火锅中一直处于沸腾状态的“底锅”?),其次,博主间,博主和网友间,彼此间的“亲密度”大概不会大到3,也不会小于2。若是把科学网博客当做咖啡馆看待,以前和眼下的某些心态也就释然了。

然而与城市里的咖啡馆不同的是,科学网博客有编辑部。在咖啡馆,知识的生产完全是自组织过程,每一种思想的火花,生死有命;而在科学网,则是在编辑部的精心呵护下的“他组织”。由此看来,编辑部其实拥有比咖啡馆老板更大的权限。问题是,与此同时,编辑部是否应当为科学网的发展承担比咖啡馆老板更大的责任?编辑部的所作所为关系到是否能够凝聚博主和网友,是否可以使科学网有所积累和前进,以及让科学网在中国的发展中有所担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650051.html

上一篇:再谈科学网的时间维,建议围绕若干专题深入讨论
下一篇:内需,不仅是经济
收藏 IP: 114.221.176.*| 热度|

27 许培扬 刘洋 蔡庆华 李学宽 刘钢 魏武 陈小润 吴飞鹏 武夷山 陆俊茜 曹聪 肖振亚 陈楷翰 傅蕴德 朱志敏 赵凤光 马雷 李宇斌 孟津 陈学雷 陈冬生 刘瑞亭 孙东科 杨正瓴 anran123 xuyiganghz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