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一塌糊涂”能否得以澄清? 精选

已有 5469 次阅读 2011-12-26 22:48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一塌糊涂, 北大校长

吕乃基

初闻北大校长关于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议论,觉得实在可笑,以至感到不值得一驳,随着众网友或投枪、或炮轰,特别是辩护方的辩解,以及所谓还被断章取义后的本来面目浮出水面,反而觉得有话可说。可以从三方面来看。其一,原文本身的观点和逻辑;其二,教育在特定社会的功能;其三,然后呢?

先来看未断章取义的原文。

“现在大家都觉得美国的教育好,我们也在向美国学习,什么哈佛、MIT等等,其实美国的教育也不是那么好。它有它好的地方。怎么讲?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这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是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这是我的看法。”

http://msn.huanqiu.com/china/roll/2011-12/2297349.html

一、观点和逻辑

1.美国“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我看,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希望这样,只不过在实际上未必做得到,以及是经由什么途径或手段,是“欺负人家”还是攻心为上,抑或软硬兼施而已。后者如诸葛亮七擒孟获。欺负人家固然不对,而攻心为上也未必高尚,只是更为隐蔽而具有欺骗性吧。

有这么一句调皮话,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做着两件事:把自己的思想(价值观)放到别人的脑袋里,把别人的钱财放到自己的口袋里。校长反对一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国,这一观点的自然推论必然是反对个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那么就看看那些商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天花乱坠的广告词,看看政府的“拆迁办”,看看平素签订的霸王条款,再看看“被”幸福、“被”高速的普罗大众吧。

当北大校长在这样的讲座中,把上述“一塌糊涂”的言论灌输给大中学生之时,是否已经在讲演者和听众之势差如此之大的场合,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了呢?

2.北大校长讲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世界公民。既然说及世界公民,也就是超越民族和国家,拥有普世价值。不过从讲话的字里行间没有看到这一点,相反,强调的却是“殊别价值”,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价值观。

问题还在于“优秀的美国公民”与“世界公民”的关系。在一个正常的国家,是否理应先是本国的精英,然后才可能是世界公民?有那么多优秀的美国公民,顺势加推世界公民,应该是水到渠成吧。不管校长怎么为中国的教育张目,在诚信缺失的今天,放眼四顾,实在没有多少“优秀的中国公民”。绝对数不敢说,相对数应该不如美国吧。明摆的是诺贝尔奖,这让国人十分尴尬。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教育是否有可能与引以自豪的两弹一星一样,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不经“优秀的中国公民”而直接培育世界公民?好像这是欠发达国家的专利,如曼德拉,甘地,一步到位,世界公民。不过由此折射的是,社会的不公。教育培养?毋宁说是社会的扭曲所致。

顺便说,校长还说起,“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诡异的“也就是说”!其中的逻辑……。博主希望这是因校长情急之中所致。只是,校长之“情急”又是为何?

二、教育承担多大责任

校长把美国总统,把美国总统在特定国际事件中的行为,归结为美国教育,大概是要让美国教育对伊战、阿富汗战事、利比亚等负责。言过了。石油呢,利益集团呢,世界格局呢?

反过来又把中国之崛起,归功于教育,那是言过了的平方。农民工呢,资源和生态呢,全球化和WTO呢?历数当今中国的种种弊病之缘由,似乎教育都脱不了干系。这里就不去多说了。政府承认这些年医改失败,在相当程度上还有教育吧。

北大校长,在公开场合如此口无遮拦指东画西,纵论世界格局,当真让旁观者捏一把汗。

行文至此,博主更为深切地体会到,理工科出身,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性,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哪怕用词,实在不可“一塌糊涂”。百年北大,如此深厚的人文积淀,怎么会有这样的……?这样的北大,还会让陈安博士倾羡不已,让莘莘学子争先恐后吗?

三、北大如何处理公关危机

无论是断章取义,还是而后的澄清,北大,已经陷入不大不小的公关危机。

北大,是否可以宽容你的校长?

校长,是否感到愧对北大?

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后面还有政府。想到这一层,也就没有什么“以待”了。

仅以此文聊以自慰——相当于“免战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522399.html

上一篇:盘点2011
下一篇:“李约瑟悖论”反弹
收藏 IP: 117.89.47.*| 热度|

41 吴飞鹏 魏东平 梁进 刘洋 吕喆 曹聪 刘立 李学宽 张玉秀 王水 刘庆丰 逄焕东 黄锦芳 李传亮 王涛 王桂颖 张天翼 吴军 吉宗祥 李泳 夏循礼 武夷山 胡业生 刘艳红 柏舟 禹荣明 曹建军 徐坚 赵云雪 曾新林 许培扬 刘广明 刘钢 徐勤军 肖振亚 周锋 曹裕波 Noble007 xqhuang niming007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