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眼前一亮”1—由实施强制性技术标准衍生的“产学研”利益链条

已有 3471 次阅读 2011-1-25 16:09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产学研, 技术标准, office强制性, 利益链条

博主评论:从社会中实际操作的层面切入。精彩!

“产学研一体化”,这6个字,正如这两天连篇累牍的多吃“6个核桃”一样,已经令人生厌。本文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这样的产学研一体化,而且是因实施强制性技术标准所致。作者以其亲身经历,鲜活的事例,揭示在这一特殊的利益链条,从而由小见大,透视中国特色语境下的“产业链”。

本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批判,而是发掘其中的合理性和对于研究生的价值,以及未来改进的途径(以下有删节。这组“眼前一亮”的文章,因系博士生所做的博主所教授课程的论文,还有博主评论,算是博士生与博主共同原创吧)

 

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在对生产厂家、消费者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催生了以企业-高效-研究所联合的产学研机制。

1.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

国家标准的强制执行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截然不同。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他们本来就设立有自己的检测部门,用于对付出口目标国严苛的准入标准。由于这些企业自身的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还高,所以他们一点都不为国家标准的强制执行感到困扰,倒是颇为欢迎,因为这显然会对中小型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压缩他们本来就微小的利润空间,对整个行业重新进行洗牌。实时上此时中小企业也已经感觉到危机的存在了,某一个产品要想上市销售,每年都要经历数个部门的审批,手续繁琐不说,还需要支付不小的过关费用,如果在加上新的达标费用,真是有点儿雪上加霜。

特别是某些高技术标准的强制执行,几乎把这些小企业逼入绝境,这些高技术标准首先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测试仪器昂贵,仅在专业的检测和计量机构、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以及为数不多的高校中拥有此类仪器设备,以至于很多中小型企业产品送到相关计量机构检测的时候,都还不清楚自己的产品在这个技术标准下的水平。

2.“产学研利益链条

中小企业把不知道能不能通过检测的产品送到了计量检测机构(这些机构通常被冠名为研究所,实际上是权力部门),花费几千元的检测费用,拿到一个不合格的检测报告,并被告知继续整改自己的产品。于是中小企业开始求助于的高校来解决这个问题,而高校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和测量设备,在相当紧迫的时间之内,为该企业顺利解决了难题,获得了双赢的局面。中小企业的自身需求得到了满足,高校取得了横向项目并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然而,如此美好的事情当然不会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在上面的提到的事件之中,存在着这么几个疑点,解决了这几个疑点,完整的事件过程才能显现出来。

首先,既然知道自己的产品难以通过标准,企业为什么花数千元的检测费用而不先找高校解决产品存在的问题呢?侥幸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主们希望自己的产品不需要整改就可以通过标准测试,即使产品本身达不到要求,也可以通过潜规则使产品达标,省时省力。强大的潜规则的确帮助了许多企业度过难关,但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有直接潜规则的机会,否则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问题。企业对高校完成项目的信心缺失也是一个原因,高校以学术科研为主,很多研究定性不定量,面对强制标准严苛的定量要求未免手软。此外,高校老师拿到项目大多是交给研究生完成,研究生一般两三年就毕业了,前面一年半要接受基础课程教育,后面一年要写论文答辩找工作,真正在实验室里做科研的时间相当有限,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其次,既然企业开始没有寻求高校的帮助,为什么在一次失败的产品检验之后,开始把希望放在高校身上呢?检验计量机构在此充分发挥了中间人的作用,也许是哪个领导和高校有合作关系,或者是哪个工作人员正在某位教授门下在职读博,总之,在企业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切的向递来不合格检验报告的工作人员求助之后,高校便和企业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最后,先前那么不被企业看好的高校科研力量,怎么就能像一匹黑马在相当紧迫的时间之内迅速的解决问题呢?不可抹杀,高校的科研基础、导师的指导加上研究生日以继夜的尝试确实在产品整改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这种发挥并不稳定,有时必须需要一些并不光彩的技术支持。实际上是某一些来自于检验计量机构内部的人,确保了这个导师所带团队整改出的产品,无论如何都可以通过标准测试。也就是说,一个由企业提供资金,高校提供技术服务,研究所牵线搭桥的产学研利益链条产生了。

3.标准测量仪器的被失准现象

目前现有的国家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通常是一个洋为中用的过程,欧盟和美国标准发展的很早,技术相对完善,于是翻译欧标和美标成为中国撰写自家标准的重要也是主要方法,这种制定标准的方法虽然有点不劳而获的嫌疑,但是从加快发展进程的角度来说,也不啻为一条捷径。标准是翻译过来的,标准中规定使用的测试仪器一般也都是进口的,尽管价格不菲,但其经过了较长的研发周期,性能稳定,发挥出色。随着标准的推广和强制执行,这些昂贵的仪器被引入中国的各级检验和计量机构。使用高性能仪器的目的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为了保证仪器性能的正常工作,除了常规的售后维护保养,还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标定和校准。理论上这些仪器的测试结果十分准确可靠,然而实际上这些仪器时常被失准,为那些产品本身不达标准但却又想拿到标准证书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举个例子来说,这些精密的仪器大多具有多个测量档位可供选择,不同的档位测量精度有所差别,改变测量档位会使测量结果有巨大的差异,往往就是合格不合格的区别。这种档位的选择当然是不会出现在最后的检验报告上的,这样一来,人为操纵的空间就出现了,那些报道的同一产品不同检验单位检验结果截然相反的新闻也出现了。

4.研究生的收获

总体上来说,在这样的项目中,研究生是获益的,当然这种获益并不是体现在经济收益上,而属于一种知识与经验上的“软收益”。首先,积累了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该经验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在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有直接的帮助。其次,获得了参与企业项目的机会,这就使得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会更加实际,逐渐摆脱纸上谈兵的书生气。第三,管中窥豹式地体验了真实的社会,人情世故,也许在新闻与聊天之中,这种裙带关系产生的利益分配对于研究生并不陌生,但要真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研究生们多少会受到些触动。研究生们固然不可能全盘地接受这种模式,但绝对产生了自己的思考,这对他们将来利用和把握机会有所帮助。

5.发展趋势之展望

这样的产学研利益链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整合,我认为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之下,这种由企业提供资金,高校提供技术服务,研究所牵线搭桥的产学研模式还是值得推广的。该模式既可以减少中小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又可以给高校创造面向市场需求的项目,同时使那些实际为权力部门的研究所发挥好它的服务职能。在这种模式的推广进程之中,企业要树立技术服务外包的意识,就如同做账要找会计,打官司要请律师一样,技术服务可以外包给高校完成;高校要做好花费一段时间磨练的准备,花大力气掌握解决问题的核心技术,并可以考虑在研发阶段就介入产品的相关设计之中,减少产品过设计带来的金钱和时间上的浪费;检验计量机构则需要引入更强有力的监管措施,自律的同时接受群众(对立利益集团)的监督,杜绝人为操作检验结果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尽管这个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产学研”模式暴露出了社会的一些问题,但是其模式本身是应当得到肯定和发展的。这种发展需要企业、高校以及权力部门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407754.html

上一篇:博士生的小论文或大作业:是否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下一篇:眼前一亮2:学问?学位?
收藏 IP: 121.237.161.*| 热度|

10 梁进 林耕 武夷山 李学宽 刘进平 苗元华 姜洪洲 张天翼 丛远新 罗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