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招聘=课堂(续)——试讲,讲什么?对谁讲? 精选

已有 7684 次阅读 2010-4-7 16:41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 招聘, 课堂, 试讲

吕乃基

日前参加了单位本学期第二次招聘,由4位博士生试讲。上一次招聘(招聘=课堂?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862)的试讲在众多提问中进行,这次则以试讲为主。

试讲,大概是高校招聘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包括博士生在内应聘者进入新单位必然要经过的台阶。

作为一名招聘人员,以及作为一名听众,博主想谈谈自己的感受。两个问题:应聘者讲什么,以及对谁讲。

讲什么?博士生,才高八斗。可讲的内容可以海选。此处提供几个选择的标准:新意、基础,以及把握。

新意。博士生在应聘之时一般在论文完成前后,“新意”两字想必萦绕于心。博士论文如此,试讲亦然。新意未必提出全新的观念,也可以是归结、梳理一些重大问题,或者综述之类。避免讲耳熟能详而又了无新意的内容。

基础。博士生可能会在某一领域做的很专很新,可能只有在很小的领域内才会有知音。招聘者可能未必明白这样的新意,或者感到与他们的知识生态不一致。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讲学科的基础部分,讲对基础部分的理解。由此既表明你对本学科有扎实全面的理解和功底,因而有广泛的适用面,又显示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可能较快出成果(这对单位的“争先进位”十分重要!)。

把握。新意也好,基础也好,应聘者必须烂熟于心,要经得起追问。在通常的答辩会上,一般一个,至多两个回合,因导师或种种关系,委员便放你一马,但在招聘会上就不一样了。若是准备不充分,没有底气,几个回合败下阵来,露了马脚,应聘也就成了泡影。

“讲什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谁讲。招聘者手上或许会有一张记录用纸,类似于在听一门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的课。那么,应聘者是把听众当成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还是专教授?博主在平时听青年老师上课时,当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看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能否接受和理解;但在听试讲时,眼前并没有学生(我不知是否会有这样的大学,安排本科生参加应聘者的试讲,一定更有意思!),招聘者一个个端坐于此,十足的专家学者。试讲,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测试应聘者的水平,不仅是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学术水平。大学的科研至上已成气候,已是大局。重要的是能不能写文章,而不是能否上好课。在表达上不至于太糟,过得去即可。因而万不可把招聘者当作本科生,来个通俗易懂。试讲一定要有深度,语言要精炼。

 

要是有那所大学,能够为自己的博士生外出应聘试讲前,在本校内先试讲,我向往这样的大学……

要是有那所大学,在招聘的试讲时,安排本科生参加并打分,我向往这样的大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309764.html

上一篇:自我推荐:科技黑箱——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请读武夷山老师“老百姓也需要器知识”一文的网友拨冗一读
下一篇:多余的话:科学网能否领改变学术风气之先
收藏 IP: .*| 热度|

16 武夷山 马雷 阎建民 陈绥阳 罗帆 曹聪 王修慧 陈国文 吕喆 赵宇 苗元华 伍光良 鲍海飞 李泳 左正伟 张欣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