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中国:大科学还是小科学?

已有 10520 次阅读 2009-11-27 12:31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 大科学, 小科学

吕乃基

博主日前发了“科学家目光的变迁”一文。科学家在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仅与“业内”同行有所交流时,大致就相当于“小科学”,而融入社会之时,即为“大科学”。

小科学和大科学是科学社会学家描述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称谓,前者大致尚未被社会吸纳,后者则被社会整合而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可以从以下4方面来区分这两种科学:动机、组织、支撑,以及成果。

小科学大致由近代科学革命到19世纪末。在这一时期,科学家研究的动机主要在于求知。从伽利略研究落体和钟摆,到卡文迪许发现惰性元素,满足好奇心,是科学家心中强大的动力。他们通常是单干户,或有私人实验室,雇几个人,就干起来了。一般自己拥有一定财力,自己做仪器。最后的成果大多止于发表论文,卡文迪许干脆把成果记录在日记本上,日记本则放在裤袋里。看来也不想升职称和评奖。

19世纪下半叶,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各种科学家的组织渐趋成熟,科学家作为一种职业逐渐为社会所认可,惠威尔为此构想出特定的称谓。到20世纪上半叶,大科学渐次成形。特别在一次和二次大战期间,为社会而研究成为主流。学会、刊物、基金、大学,以及形形色色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科学家走出书斋,频频现身于听证会甚至媒体。从曼哈顿工程到现在的对撞机,社会为科学家拿出大笔经费,还有人力、仪器设备,以及组织资源,研究成果则为社会所用。这就是大科学。

很多人做过中美科学比较研究,若以小科学和大科学的视角来看会怎样呢?

美国的科学似乎是小科学和大科学的结合。火星、木星探测,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项目,诸如鳄鱼的咬合力有多大之类,主要是满足好奇心,这是小科学。但这些项目大多需要社会的组织和支撑,因而显然是大科学。

好奇心,兴趣,是人的本能,是做任何事情的动力。没有这种动力,在外力之下固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成事情,但对主体来说是异化,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打折扣。然而,失去制约的本能也会走向反面,或彼此冲突。需要社会整体的制约和引导。在耗散结构理论看来,千奇百怪的兴趣是随机涨落,然后才有系统整体对涨落的选择。没有涨落,系统失去动力和选择的空间;没有选择,涨落如一盘散沙,难以凝聚,系统也就不能进化。在二者的结合中,个人的兴趣在社会的进化中得到凝聚和升华,从而为社会新的进化输入新的动力。

再看中国的科学,当然也有两弹一星、神五神六,以及南极科考等,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科研实力。但在这些反复列举的事例之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所做的大部分研究,课题来源于限定的“指南”,研究者为了项目和经费,为了评奖和职称,单位为了争先进位,为了迎接名目繁多的评估,很少能够由着自己的兴趣。基本上看不到小科学的踪影。至于社会的组织和支撑自不必说,所有这些都是大科学。然而,最后的成果,却大多停留于论文和鉴定,没有为社会所用,几乎是研究者及其单位的自娱自乐,因而也不像是大科学。

中国的科学,既非小科学,也不是大科学。

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中国特色的科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274340.html

上一篇:科学家目光的变迁
下一篇:南京的朋友看过来:“现在是红灯……”
收藏 IP: .*| 热度|

17 麻庭光 周可真 刘锋 朱志敏 罗帆 吴飞鹏 周春雷 陈国文 吕喆 伍光良 高建国 王立 唐常杰 ligang168168 zznwpu 侯振宇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