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知识的逆向遗传(知识论之……)

已有 4623 次阅读 2009-9-27 16:21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知识, 科技黑箱, 遗传, 逆向, 积累性壁垒

吕乃基

博主曾经计划在科学网上写知识论系列,后来自说自话就不再排序。看来继续下去仍有价值。

博主在分析知识壁垒时特地单独讨论了所谓“知识的积累性壁垒”(请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461)。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一代要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才能达到知识的前沿,才能创造新的知识,人的智力的发展跟不上知识的脚步。博主在这之前曾提出“科技黑箱”的概念(请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894)。而后又探讨如何克服知识壁垒,特别是“积累性壁垒”。认为,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储和传播、交流知识的设施。知识实际上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每一代新的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年青的相对“无知识”的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教育只有充分依赖科技黑箱,特别是最先进的科技黑箱,方能克服知识的积累性,支付学习的时间成本,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请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6419

现在社会上的情况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年轻人在各种新技术前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而年长者往往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有所畏惧。眼下在银行里拿着号耐心等待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习惯于现金,对“刷卡”,既不会操作,也心存疑虑:里面真的有钱吗?当然也不乏老年冲浪者,但总体而言,掌握最新科技的主流人群是年轻人。沿着这一思路继续前行,在此意义上,就发生了知识的逆向遗传:在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上,年轻人走在老人前面,老人反过来接受年轻人的知识。

这将改变数百、数千,甚至更加漫长岁月知识遗传的方向。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在于人类社会所拥有的非嵌入编码知识(请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138)越来越丰富,以及越来越被集成于科技黑箱之中,可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享。这是知识遗传方向得以发生逆转的根本原因。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社会中,拥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因而社会将更加朝气蓬勃,充满生机。至于数理化等学科的知识贬值和诺贝尔获奖者年龄增大,博主认为是科学技术尚未能提供相应的知识和科技黑箱,如刘峰所言的“互联网大脑”,或者科学家们尚未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黑箱,如互联网,以及尚未做好知识共享的准备。

知识的逆向遗传,是否意味着老年人将只是被动的接受,在社会事务特别是创新领域无所事事?决非如此。当越来越多的知识被编码乃至集成于科技黑箱而得以共享之时,长期积淀的、与一生的经历不可分的,以及与生命结合在一起的隐性知识,将凸显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长者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在众多集成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科技黑箱之上,如夜空璀璨的群星,在关乎知识发展的方向和人类命运等根本问题上,引导着年轻人。如果说年轻人以其知识,以科技黑箱创造知识,那么老年人就以其一生,以其生命创造知识。这样的社会,不仅朝气蓬勃,而且为终极关怀所指引。例如就青少年上网而言,有人建议家长学互联网技术,以实现对子女的监督,实际上是舍本求末。有能力者固然不错,但家长的主要精力应放在隐性知识的引导上,而不是与子女拼技术。

逆向遗传,在此意义上,并非知识遗传方向的根本改变,而是由原来的单向,变为更为积极互动的双向。

让我们期待并推动这一天的到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258199.html

上一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再认识
下一篇:李宇春与“工作者”
收藏 IP: .*| 热度|

8 武夷山 罗帆 吴飞鹏 杨秀海 陈国文 王云平 王立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