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金融危机背后的人性—钱塘江之三

已有 4249 次阅读 2009-2-2 09:18 |个人分类:经济|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性,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中的人性

然而灾难并非互联网之罪。虽然在技术层面,互联网确有改进的余地,更重要的在于背后的人性。

计划者完全理性,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与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或者如拉普拉斯所说的,告诉我所有微粒的运动方程,我告诉你百年后的世界会是怎样。这就是所谓第一人性假设,已经在人类历史中被证明不可能。然而所有人却都相信或希望,格林斯潘比我们都聪明。能够准确判断经济未来的走势,并以此为基础,在正确的时点上,用正确的力度,进行恰到好处的货币政策操作,这是给神提出的要求[i]。那么,每个个人能否承担责任?大多数人在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时,唯一理性的选择便是放弃。巴菲特的原则是: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碰。信息的复杂性、丰富性,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瞬息万变,以及蝴蝶效应沿产业链的进行,无论是监管者还是个人都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智性大厦”在金融海啸中崩溃(格林斯潘)。

第一人性假设不成立,第二人性假设亦然。

金融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卷入甚至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不存在超越的主体。身无分文的穷人想和富人一样过着有车有房的生活;为了更多的收益,投资者明知道这些产品泡沫很大,风险大得自己无法估计,但还是非理性的进行疯狂投资,并且还启用高倍杠杆率交易!贪婪的银行家固然可恶,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银行家[ii]。不单单是华尔街的贪婪,是人性的贪婪。西方国家数百年的法治,一旦放松监管,撒旦现身,人性依旧。

  这两个人性假设不成立的一个自然的推论便是,市场不可能自行完善和达到最佳配置,信贷机构不可能自我逐利就能维护股东的长期权益。这是格林斯潘在接受国会质询时的感悟。

人性的弱点在泡沫中得到了定向放大,那就是贪婪、恐慌,非理性。

泡沫涌来之时,对未来脱离现实的预期信心演变为狂热,狂热裹挟着个体,个体的涌入又加强了大众的狂热。各种机构采取宽容甚至怂恿的态度,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就像阿Q参加革命,想混进去抢一点浮财,事后才知道,还有砍脑壳的危险(许小年)。狂热中无理性可言,贪婪之下唯有非理性。反之,一旦泡沫破裂,信心一落千丈。恐慌的传染加剧了悲观预期,使得实际危机比客观危机严重得多,大大缩短危机的传播时间,加大危机的破坏力度。

凭借宽松的制度、蓬勃的创新精神,高额的利益,以及发达的互联网,美国的金融产业步入前所未有的自由王国。各种创新工具的出现层出不穷,制度上的、业务上的、产品上的创新让人眼花缭乱。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进行“建构”的自由。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进步(曾国屏)。然而在进入新的“自由王国”之际,又会遇到未曾预期的新的“必然王国”。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使原来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措施失效、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监管从本质上与创新相伴相生,并且只能落后于创新。新的自由伴随新的必然。不存在完全彻底的自由。在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局部和一时的“自由”,让世界陷入“必然”之中。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存在局部和一时的自由。马克思的名言“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依然有效。

由次贷之后的创新到金融危机,人们经历了大喜大悲。前途漫漫,人性依旧。金融危机只是人类前行道路上的一步,今后还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危机。但愿能多几分克制,长几许见识。

 



[i] 许小年,自由市场制度遇到麻烦,但不会消亡,南方周末2008-11-13

[ii] 刘瑜,金融危机里的左中右,南方周末2008-10-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212520.html

上一篇:金融产业链传递了什么—钱塘江之二
下一篇:天目湖的光和影
收藏 IP: .*| 热度|

2 王桂颖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