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tangell 孤独的心灵,蕴藏着热烈的爱。

博文

知道分子

已有 2857 次阅读 2013-11-26 20:15 |个人分类:夜雨醉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哲学, 儒学, 批判, 康德

题记:“会读书的人说话时,他要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亦无事旁征博引;反之,一篇文里引书越多的一定越不会读书。”——梁漱溟

还是学生的时候,喜欢的事情之一是去蹭听文科院系的讲座。中大有人文的传统,此类的讲座不少。我似是而非地端坐台下,看着前方或大师或伪大师娓娓道来,心里冒出各种各样的念头,这就是难得的乐趣。

听得多了,口味也刁钻起来,每每抱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回。各种各样顶着知识分子名头的风流人物见过,却不乏实实在在的知道分子,这是一件让人郁闷的事情。

知道分子们读书大都不少,数起各样的人名来亲切得如同骨头都可以打鼓的大师们就住在隔壁楼下。可要解释理论时,往往一不小心就驴头不对马嘴。每听知道分子的讲座,对着周围听众们如痴如醉的表情,就有些不忍目睹。听者须有听者的礼貌,我也没有当面叱疑的狂狷之气;默默地听完,回来默默地择其一二述于这寥寥可见的角落,就算是小心翼翼地吐槽了一回。

我绝不敢说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但有人提出质疑,于观者而言总是好事。虽然是浅薄的见识,却多少可以让观者在接受知道分子们的观点时不会过于盲从。

------------------------试图低调的分割线------------------------

说:“康德的意思,我们永远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好比我手中的这瓶水,我们只能凭感觉来判断,但是科学家们就会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分子、原子。”

疑:在我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现象和物自体进行了区分。我们的认识都只适用于现象,至于物自体,我们是认识不到的。这个“认识”,并不仅限于感觉,我们所有的一切的自然科学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比如分子、原子),依然属于人类“认识”的范畴。我理解的康德,他想说的是,就算我们认识再细微深刻,我们依然无法认识物自体的“自”。世界的本来面目如何?世界为什么会是我们认识到的模样?

说:“在康德的哲学基础上,西方社会采取了陪审团制度,将真理交给了大众评判。”

疑: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特有的东西,追溯其哲学的根源,或许是英美的实用主义哲学传统;不追求绝对的道德,将价值的判断交给社会,符合社会道德需求的就是合法的。说到康德的老家,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大陆法系,判决须以法律为准绳,这里面显然有隐含的先验理性的思想。

说:“美的感觉因人而异,杜桑的作品《泉》,就是一个小便池。小便池也是美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疑:审美还是审丑?艺术是不是一定要给人美的感受?这是后现代的追问,事实上,后现代这个词也是从艺术圈扩散开来。杜桑的作品《泉》,我理解的本意,或许是要摈弃人们对小便池“功用”的认识,还原其本来的外形之美,这也是对传统艺术审美观的一种反讽。当然,反讽也是审美。不过,《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这样的作品但凡有些人性的人都不能认为是“美”的,可是否就不算艺术品了呢?

说:“良知就是认识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看见老太太跌倒就去扶,这就是德性之知。”

疑:我一直有个偏见,觉得儒家思想本身缺乏自我否定的意识,这是其与西方哲学区别甚大的地方。陆王心学是儒家道统中难得的异数,但溯其源流,受禅宗影响甚深。禅宗的根基,是来自“西天”的印度佛教。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南北朝至唐兴盛,此时期正是中国深受外夷困扰、儒学式微之时。

陆王心学,所处宋明两朝,都受到外族的武力威慑——南宋有金,明前有元。儒家主动融汇外来文化思想,大都是被外族征服之后。融汇,却不是自我否定,而是用新的语言体系重新诠释原典。这样的一个路径,从心理上来分析或许就是现实的被征服的困境导致了文化上的不自信。

为了不将老祖宗拉下神坛,只好从“优胜者”的话语中寻找先贤的存在。现在的新儒家们,奋力要用西方哲学的一套来解构原典,沿袭的是相同路径。可无论如何解构,先贤们的牌位不敢丢。反观西方哲学,始终在对前人的反思与批判中成长。

我的浅陋见识,说儒学不是哲学并没有错,哲学也没什么了不起,能换二两油否?儒学的目的本来就是教人如何行为,既然如此,还其本来面目就是,何必生搬硬套?

------------------------低调的分割线------------------------

其他还有一些诸如跨文化比较、民族性探究之类的说辞,与网上的流言大同小异,按下不表。

博览群书不是坏事,但如果只是读了些许皮毛,未曾经过细致的反思,就自信满满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临到说时便只能是翻来覆去的卖弄一些别人听不明的词汇……这样的行径,在外人眼中是博学的表现;落到明白人眼中,就是笑话了。我自己还在这样可笑的阶段,所以晓得这终究不是可喜的事情。

读书,于我而言是从书籍中寻找与他人思想对话的乐趣,胡乱的侃谈也仅限于三五好友,不敢将自己置于掌握真理的地位。做一个迷世中的小小读书郎,这已是极难得的事情;如果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是对听者的尊重,也是对师者的尊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8438-744905.html

上一篇:垃圾堆里的孩子
下一篇:岁月极美
收藏 IP: 113.105.12.*| 热度|

4 魏东平 张南希 刘艳红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