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or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gorge

博文

孔雀西北飞

已有 4978 次阅读 2009-10-25 14:00 |个人分类:涯角采风|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知道Barnraul吗?

“不知道。”

 

那知道Novosbirsk吧?

不知道。

 

就是新西伯利亚呀。

喔,西伯利亚呀,这个我知道,咱这儿不时光临的寒流不就是那个家伙给惹的吗?”

 

嘿嘿,其实你说的是西伯利亚地区,我说的Novosbirsk是一座名叫新西伯利亚的城市。

“城市?那我就不知道了。

 

你不知道,其实之前我也不知道的。

曾经是天下贰,距离还离我们这么近,如今于我们竟然是如此之陌生?而那一边,闭着眼睛,连小学生都可以随便说出纽约、旧金山。

 

打住打住。先去看看吧。

 

清晨650从北京出发。

 

我乘坐的是S7 874航班,原来以为7874是航班号,其实第一个7属于该航空公司的名字。早就听说过世界上不少地方的人喜欢7这个数字,有世界连锁店Seven&Eleven为证,但没想到最喜欢这个数字的,并把这个数字吹捧得上了天,竟然是S7航空公司(www.S7.ru)S7机身一袭绿装,像极了绿孔雀,载着我向着西北,飞。

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飞机起飞非常平稳,哄早起的鸟儿一个小盹好睡。猛睁眼醒来一看,飞机已经离开地面。那湖!应该是_____? 然后是非常分明的(燕山?)山脉突起。晨曦中的山棱一笔一划地,刚劲有力。山龙匍匐着,满世界留下它的爪印。依稀可见它的苍脊,并由此似乎能够分辨龙的行踪。可是突然一个龙滚,龙身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中。但见一双清澈的眼睛神秘而又飘忽。秋乍到,就有漫天飘雪迎接,巨龙艰难地前行,仿佛身披素装的精灵。随龙走到那个天上看像芦苇的白桦的世界,就是我的目的地了。

 

乘客几乎全是他们那儿的人。这使得我还没出北京机场,就有一股深深的被抛到异国他乡的感觉,不禁为形单影只而自怜。

 

同排的两位看得出是常来常往的老油条。一上飞机就掏出便携式充气枕在那儿吹起来。怎奈气无论如何也被充不进去,急得她们只对我比划。弄半天才知道原来是想找我借能扎洞子的东西,可能是气孔堵住了。我理解正确后把圆珠笔借给她们,她们捣乎捣乎几下还真成功了。

 

舱内播音员一点也不照顾外国人,一段俄语通知后,操着很浓很浓的俄调简单地用英文对付了一秒钟。而上升、着陆、遇到气流时,空姐、空哥们也总是处之泰然,不像其他航班一遍又一遍嘱咐大家系好安全带、拉直靠背椅。听不见空姐的声音,乘客们自己规规矩矩系安全带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大声。记得最清楚的是乌鲁木齐到阿克苏的航线上,空姐们虽然看起来年龄都非常小,但她们几乎是一个一个座椅地亲手帮乘客把座椅扶正,令一个个坐在位子上的大男人脸红。相比起来,这苏联老大哥也太老大了。

 

到了。走下舷梯,转机场内大巴,进候机楼。咦,塞车了?原来前面的入口处的四扇门只开了一扇。好不容易地,轮到给我盖章、通过、进关,直赴行李提取处取出小件行李。抬头看,怎么又塞车了?而且几乎不动。这倒是稀奇事,其他机场,好像一般都是一次入关,然后领完行李就可长驱直出。这儿提上行李后为什么还要检查一遍护照和行李,到底是查什么呢?这到最后我也没搞清楚。等了一个小时,又重复地被检查了护照,过了行李检查后,我终于进到了Novosbirsk城,其时是北京时间1220(当地时间1120)

 

其实此行我开会的目的地是Barnaul。会议叫Nikite的一位小伙子接到我。上了小车,他说还需要再坐4个小时的车。

 

开车的老师傅一路不说一句话,小伙子只说几个英语,也不爱说话,所以很闷很闷的4小时。我在困中看风景,在看风景中犯困。正正方方的917式的大楼随处可见,还有小平房,还有跟华北平原一样平的平原,给我强烈的到家了的感觉。不同的是,老大哥还是比较注意房屋设计,大多数的造型比我们那儿的路边看到的房子洋气,即使很简陋,也很洋气,旁边还常常立着个小铜雕塑什么的。还譬如,厕所,竟然用彩色的木板搭成一个浅蓝色三角体,甚是好看。地里不是华北平原的高强度的耕作。这儿草场、撂荒地成片成片。路旁种的不是杨树,是高高的白桦林,或成片,或与松树结伴。传说新疆喀纳斯的白桦树总是一对一对地和松树连理,并用桦树特有的“眼睛和”眼泪,诉说一个又一个有情人凄美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对的吗? 白桦林不语,只是一排一排地向后掠去,掠去。

 

北京时间下午500我到达Barnaul

 

Barnaul大家都翻译成贝尔瑙尔。大陆的翻译总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老外的地名或者人名,翻译过来总是不吝用中华最瑰丽的字。看到这样的译名,你难道不想问这儿是否真的有贝,有瑙?

天色已晚,明天再问吧。











游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55-264908.html

上一篇:“学而时习之”的时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万水千山总是情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郑融 迟菲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