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or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gorge

博文

山是眉峰聚 精选

已有 5068 次阅读 2007-12-1 22:41 |个人分类:科苑撷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前几日陪来自山国——挪威的水文学家Lars Thore Gottschalk教授夫人Irina Gottschalk教授一行去长城。当繁华的市区渐渐消失,燕山英姿隐约出现在我们眼前时,Gottschalk夫人问我:“前面这些山是否已向普通市民开放?”

 

我知道北京市郊已开发了许多类似“农家乐”之类的旅游项目,但我不知道北京周边的山岭是否已全部对外开放,所以回答当然是支支吾吾。

 

其实,撇开政治因素不谈,作为科学家,Gottschalk夫人告诉我,她更关心的是这些山岭是否已被全部查勘过,贴上明显的安全等级标志,给公众以明示,告知什么样的山有什么样的危险,什么样的山适合于什么样的年龄的人去爬。她还告诉我她们国家的山几乎都被这样标注过。

 

挪威我没去过,对此没有感受。但Gottschalk夫人这一说令我联想起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做得很好的澳大利亚的悉尼。那是一个有绵长海岸线的美丽城市。一条滨海小路从城市的南边一直延伸到城市的北边,也许沿着这条小路还可以周游整个澳州。在悉尼,你当然可以去那些有名的海滩观海上日出日落,但你更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走到海边,沿着海边小道与大海亲密接触。在那条弯弯曲曲的海边小道上,每五步就能遇上一个锻炼身体的设施,每七步可能见到一个供烧烤的炉子。危险的地方用非常醒目的标志提醒,安全处专门设立观景台供远眺。离开悉尼已经很多年了,到现在,有名的海滩我已经记不住几个,但那条沿着海边蜿蜒不尽的小路令人难忘。

 

还是回来说山吧。我平日很少出城,也许孤陋寡闻。但据我所知,北京周边的山至少在目前尚远未达到Gottschalk夫人所说的“全部对外开放。一到旅游旺季,一边是,在长城、香山等名山,人山人海,山不堪重负,人难觅其乐;而在另一边,北京周边其它99.9%的山岭冷冷清清,无人理睬。山有情而人无意。偶尔也听说过某批热血青年曾勇攀某个高峰。但是更多的消息是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迷路了,走失了,亮出来的是从亲人至社会对探险的勇敢行为的无穷的牵挂。如果政府真能如澳洲,如挪威,热忱做惠世惠民的生态投资,于人民、于山都将是莫大的福气。

 

对山来讲,在安全许可的前提下,让每一座山都有机会与人交谈;对人而言,让每一个人都能很方便地有机会与山对话,这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到那时,再见了!藉工说的泰山效应(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1489 )。到那时,在日益增高、增多的人工建筑群中忙碌了一周的人们,就能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或者自己驱车,手持一幅既标有公园、风景场点,又标有适宜郊游的“凡山俗岭”的地图,到离家最近的城郊,到大自然赐予的不同高度,去呼吸新鲜空气,洗去昨日工作学习的疲劳,享受多彩的大自然。

 

    啊,我知道了,怪不得自古以来,大部分山岭总是如眉峰紧蹙。美丽的山,什么时候能见到你灿烂的笑脸?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55-11923.html

上一篇:关于方便
下一篇:寓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