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中华民族的父祖

已有 1959 次阅读 2019-3-11 10:4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三四个月之前,因着母亲河的说法引出一个问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之母,那么中华民族之父是谁?后在下班回家路上拟定出答案:中华民族之父就是黄土高原。他高居于西北之倾,不苟言笑,看着黄河中下游依偎在母亲怀中撒娇、撒欢的炎黄子孙,猛不然就抖一次威风,以至于黄河母亲手足失措而决口,炎黄子孙们落荒奔逃。如此反复,炎黄子孙学会了居安思危,壮大成人。今天,黄河母亲已经骨瘦如柴,黄土高原父亲也憔悴不堪,长大成人的中华民族似乎不肖之子,依然不管不顾地从父母那里压榨着血与肉以自肥。

后来读《沙尘暴警示录》一书,又形成新的认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其原因在于西北有大片大片的沙漠,西北风吹沙扬尘,落在黄土高原。黄河穿过黄土高原,携带上在此经长时间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流至中下游后卸载,使得歌于斯哭于斯的炎黄子孙时不时得到沃土供应,与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情况相似。一年前与国土局朋友交谈时认为,自然波动幅度超过人类承受极限而且波动不可预测时,就成为灾难。当时就讨论了黄河尼罗河泛滥利敝。后来,针对黄河不可预测的水患,还与同事谈及中国历史与黄河的相似性。中华历史有兴有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正与黄河决口、溢堤等情况暗暗相似。尼罗河上游为石质山地,土层薄,一旦失去植被,土壤势必冲洗殆尽,下游不可避免地变为沙漠。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巨厚,当地降水量小,而且时空错位,不能发育森林,暴雨时泥沙俱下,黄河变成泥河。由于黄土层巨厚而且有西北沙漠的粉尘补充,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中下游的土壤肥力消耗,保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此后由于技术、政治等因素,中华民族扩大开拓了生存区域,向南与南方文明合并融合,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持续性。

一个多月前,受命撰写单位宣传材料,不知从何入手,便在网上搜索相关单位的宣传材料模仿参考。查到大气物理所时,见有叶笃正先生五十年代完成的青藏高原气候研究成果,其研究确定青藏高原迫使西风气流分出向北一支,导致我国北方盛行西北风。同类研究成果也见于去年的报道中,记忆中是南京某家单位的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共同完成。后者称青藏高原如同火炉一般,对东亚气候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论文登于《科学》。也因此存下了解叶先生成果的欲望。进而又联想起西北干旱气候成因之一是青藏高原阻碍西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北上。由此形成新想法:这些就是中华文明得天独厚的根本所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后,第四纪快速隆起,先有西北干旱沙漠区大量风化粉尘物质,再有青藏高原造成的强盛西北风,沙漠尘被西北风吹移送到黄土高原,沉降发育成土;然后又被黄河携带运送到中游滋哺中华文明。青藏高原的另一大影响是,造成我国东南季风气候,使东南部多雨,更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想到这些,暂告一段落,仍有不尽之言。

后来,在撰写《河西可持续发展》一文时,读到《甘肃旅游》一书,其中有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的简单介绍。比较三教发现,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文明消亡之后,释迦牟尼要解救黎民之苦而创立佛教,黎民苦难应是其自然环境恶化的结果。伊斯兰教产生古巴比伦文明消亡近二千年后的时期,当时其地变为沙漠,故有穆罕默德的世界末日之感。道教源于我国,以追求长生不老为要义,正是自然环境尚未明显恶化的反映。这样思考下来,自感对中华文明的得天独厚有了更深认识。最近所读文章也多与此有关。

2003年8月10晨补记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认黄河为母亲,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华民族在这里诞生、生息繁衍、发展壮大,在世界民族之林长盛不衰。这些都是黄河母亲的乳汁哺育而成,更是黄河母亲教子有方的结果。黄河母亲经常不失时机地制造一些麻烦,泛滥上那么一次,给正在忘乎所以之中的中华民族兜头浇上一盆凉水,让那颗自以为无所不能的、正在自我膨胀的头脑冷静下来。渐渐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便刻下“居安思危”四个大字。母亲河还用这种办法让中华民族明白许多金玉般宝贵的道理:要与人为善;不能只顾自己,要做到天人合一;个人、民族都是世间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等等。黄河是世间最合格、最伟大的母亲,既慈祥又严厉。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养育出中华民族这样优秀的儿女。

黄河母亲的这些卓异绝伦的育儿方法,是黄河母亲的个性使然,也是中华民族的父亲—黄土高原,作为丈夫一职的影响。

黄土高原像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

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一心一意地在外劳作,千方百计地谋求生活资料,养家糊口,回到家中,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坐在一边,观看儿女们戏耍,家中事一概不闻不问。对儿女们的教育,表面上也很少过问,一切全由妻子操持。许多时候会让人感到,家中原本就没有父亲。但如果据此就认为这个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你就大错特错了。留意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只要父亲在旁边,再调皮捣蛋的孩子都会收敛许多。这就是父亲无言的威严所在。父亲的影响远不至于此,其更重要的影响是针对于妻子。这种影响表现得很简单,就是对家中的事情不满意时,丈夫便会沉下脸来,默然无语。一旦这样,妻子就可以从丈夫的眼神中读懂一切,尽量做得让丈夫满意。如果是儿女们戏耍得太过分,惹得丈夫不高兴,妻子就会以母亲的身份出面制止孩子们的胡闹,甚至给予惩罚。这就是古语所谓的“刑于寡妻”,大意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妻子做出示范。

再看一下黄土高原之于中华民族,不正是这样吗?他高高在上,平时默不作声,就像不存在一般。但他却用水土流失的方式补养着黄河中下游土地的肥沃,影响着黄河母亲,行使着丈夫的职责。当他忍不可忍,沉下脸的时候,也正是黄河母亲用洪水作鞭教训儿女之日。

有父亲之前当然要先有祖父。中华民族的祖父就是青藏高原。正是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到平均海拔超过二千米的高度,阻挡了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北上,在辽阔的中亚地区造就出一片又一片的沙漠戈壁。同时,高大的青藏高原又改变了西风急流的流向,使它的一部分先北上绕过高原,再转而吹向东南方向,裹携起沙漠戈壁上尘土,大部分撒落在今天的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区,造就出黄土高原。也正因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原来分布在高原原面上的湖泊互相贯通,再继续向地势低处的、分布在黄土高原周围的一系列湖泊流注,并把它们贯通成串,最后切割三门峡,注入古渤海湾,黄河因此而诞生。之后,黄河携带着大量从黄土高原浸蚀下来的泥土,倾卸淤积在古渤海湾,造就出华北大平原,为中华民族的诞生预备下一张举世无双的摇篮。

与中华文明并称四大古老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建立在由大河穿流而过形成的沙漠绿洲上,均应称之为绿洲文明。与绿洲一样,这些文明完全依赖于大河的滋养。一旦气候严重干旱,大河断流,绿洲就会消失,文明也随之销声匿迹。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土高原东部和华北平原的西南部,属于半湿润气候,既有比较丰沛的季节性降水,又有大河的滋润,加之黄土疏松容易耕作,中华先民们用简陋的磨制石器,在黄河母亲的呵护下,在这片大地上荜路篮屡,以启山林,顽强地生息繁衍,一代又一代地积累经验和知识,终于在五千年前跨入文明的门槛,并延续至今,成为欧亚大陆东部的文明中心。很长时间里,中华民族这个优秀的儿女没有辜负父、祖两代的期望。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的交汇,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华民族几乎沦落成被奴役的民族,倍受欺凌。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才重新站立起来。然而,我们在文化上却还没有站立起来。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数次被异族征服和统治,而我们却有着强大的文化优势,使得征服者被迫接受我们的文化,最终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员。而如今,在以竞争扩张、和民族奴役为特色的西方文明面前,我们中华文明传统中的自保自足、追求长久和与人为善的特色,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以至于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华文明已经毫无文化优势可言,成为当今世界的异端文明,主张彻底抛弃传统,全盘接受西方文明。结果又如何呢?今天,我们以“世界工厂”为代价跻身经济大国之列,可我们在文化上却与人家的差距越拉越大。我们只学得人家一些科学民主方面的皮毛,并没有学得人家的文化的实质——以兴趣驱动人生;相反却丢掉了自己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品质,而发扬光大了那些不良的品质,急功近利、自私自利、自大自卑、虚伪虚荣、冷漠刻薄、贪图安逸、为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等等。我们在世界文化、经济方面缺乏发言权,我们在别人眼中远没有获得与政治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尊重程度,受人尊重的程度甚至比共和国成立初期还降低了许多,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文化发展方面失败的明证。

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母亲再没有发怒决口,再没有用泛滥的洪水训导中华民族。相反,黄河母亲却在新世纪前后的十几年中,出现了前所没有的断流现象。是不是中华民族这个黄河之子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服母亲管教了?黄土高原父亲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满脸沟壑纵横,浑身瘦骨嶙峋,虚弱不堪。近年来沙尘暴日益频繁,倍受世人关注,是不是闭关修炼的青藏高原老祖父已经出手了呢?一定是的。老祖父用沙尘暴表达了什么意思?一定是“捡起自己的传统文化,吸收消化别人的文化精华。现行的路是一条邯郸学步式的路。只有民族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一定是这样的。

2006年6月5日晨定稿,2019年3月11日略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6888.html

上一篇:反思我国的创新
下一篇:文化进化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1 葛素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