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

已有 1429 次阅读 2019-2-27 22:32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写得雄浑壮阔,响彻千古,以至于“更上一层楼”被引作成语,比喻为“在已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该诗的欣赏之文历来层出不穷,有从艺术处起论者,有从哲理处开言者,但若问起“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呢?所答者大多是“站得高,看得远”,答过这一句后,大多再无下文。

拙某重拾这个提问,实质是在“站得高,看得远”的答案之后再续问一句:“看什么?”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要看更多的景致景色!”

这样的回答是很有道理的,但我们不妨再问一句“这是诗作者写诗时的想法吗?”就拙某看来,“看更多景致”之类的回答极有可能不合诗作者的本意。

首先,虽然诗作者自言是“欲穷千里目”才“更上一层楼”的,似乎是想观看千里之外的景致。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千里之外的景致只有浑浑茫茫一片,是看不清楚的,穷目望之无益。

其次,诗作者登楼是在“白日依山尽”之时,也就是黄昏,远处景致更加浑茫,更加看不清楚,穷目望之更加无益。

或许有人会接着“黄昏”这一意境分析说,诗作者意在留恋美景。这种说法仍显得牵强。因为近处美景可看清楚却不留意,反而游目远方那些看不清楚的景致,把这种作法说成留恋,于情理不合。

那么,诗作者当时“欲穷千里目”到底意欲何为呢?

拙某认为,要理解诗作者当时的心境,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设身处地,进入到诗作者的情景中去感受情思,毕竟人情相同相通,那感受到的心情应该就是诗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至少差不了太多。

首先,诗作者是一个宦游在外之人,远在他乡,登高赏景,由景入情,随着时间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心情。

其次,“白日依山尽”点明时间是在黄昏,此时万物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归,连白日本身也在“归”。远游他乡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免触景生情而思归。

第三,“黄河入海流”,进一步写“归”。连河水这样的无情之物都奔向自己的归宿,更何况人呢?从中也进一步影射出诗作者思归心情的迫切,直欲像河水那样奔腾而归!但这种想法对诗作者而言,现实吗?绝对不现实!那时交通欠发达,即使快马加鞭,一日行来也不过千里,怎能在黄昏到天黑这样一瞬间回到家呢?由此引出下一句。

第四,“欲穷千里目”,真意是在说:“既然回不了家,看一眼总可以吧?”说出了宦游者千般万般的无奈。人喜时想家,人悲时想家,只有在家,人才会百般坦然!这一句诗同时也点明一个事实,诗作者的家乡远在千里之外,并由此引出结句。

第五,“更上一层楼”,此时诗作者所能做的只有这么一点点了!然而现实却是,楼层有限,即使登上顶楼也不可能看到千里之外,从而点明了诗作者的无奈之极!聊以自慰的是,“更上一层楼”之后,距离能望见家乡的程度总算近了一些呢!唉,“更上一层楼”无非是想望一眼家乡,其实不过只能想想而已,其无奈,其悲苦可想而知!

李白有《菩萨蛮》一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元代的马致远也有《天净沙·秋思》一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两诗与王之涣的这首诗异曲同工,一个“思家”念头,何等了得?

2007年3月6日初稿,2019年2月29日修改于兰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4623.html

上一篇:“花间一壶酒”喝的不是孤寂是孤傲
下一篇:千年捣衣声
收藏 IP: 60.165.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