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一堂课两处错

已有 1202 次阅读 2019-2-19 09:5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昨天下午,单位请人科普健康知识。健康关乎每人切身利益,普及健康知识十分必要。授课人请自公益团体,经常受邀讲课,类似于消防、交通安全等部门的公益宣传。真心话,昨天的课效果非常好,听课的每个人都收获丰富。美中不足的是,授课内容出现两处概念性错误。课后授课人提议交流互动,拙某忍不住要指明其错误,以免以讹传讹,贻误更多公众。

授课中讲到,室内空气污染有时比室外还重,尤其装修时残留的甲醛容易诱发白血病,是重要的健康杀手。为此,市场上有多种空气净化器销售。授课人称,空气净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吸附各种微尘和有害化学物质,包括甲醛,还可以释放有益健康的等离子体。拙某知道,对人体有益的是负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获得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粒子,又称“阴离子”,氧的离子状态多为阴离子,也叫负氧离子。据研究,森林能够大量释放负氧离子,是有益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等离子体是物质一种相态,是由部分原子或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电中性电离气体,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于是,拙某在交流互动环节指出,空气净化器释放的应该是负离子,不是等离子体。授课大概没有听清楚,回答称,就是等离子,又称臭氧离子。拙某解释:“不是臭氧,应该是负氧离子。臭氧是用来杀毒的,负氧离子才是有益健康的。”拙某毕业论文做的就是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作用试验,臭氧也是某些工业区空气污染中主要有害成分。授课人坚持:“是一回事儿。”见此,拙某只能呵呵了。

科普宣传不是学术交流,拙某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驳倒授课人,否则冲击了授课人的权威,会严重影响简单宣传效果。授课人不承认错误,拙某只能悉听尊便。其实,授课人称空气净化器释放等离子体,只是错用词汇,本质上是指释放有益气体,听众也能明白这个道理,至于用“等离子体”还是用“负氧离子”称呼这种物质,原本并不影响听众理解,只是可能会随着错用词汇导致概念不清。拙某更无必要因为授课人的这点瑕疵辩争到底,逼迫授课人承认错误,以显得自己高人一筹,只能呵呵了。

授课中的另一处错误与拙某的专业有关,因前述原因没能当场指出。授课人介绍称,雾霾为PM2.5的颗粒,尺度小于2.5微米,成分为有害的重金属物质。装修后室内空气被甲醛污染,会导致室内盆栽花卉叶片黄枯脱落。后来,授课人又称,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除安装空气净化器外,栽植花卉也有效,并解释称,空气污染对人有害,对植物却是有益的,污染物落在叶片上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相当于为叶片施肥。授课人的说法存在自相矛盾,前面称甲醛危害植物导致落叶,后面却称污染物为植物施肥!室外雾霾进入室内落在叶片上,一般来说,其重金属对植物同样有害。虽然植物叶片能够吸附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等物质,但这些物质干燥的状态下,叶片不能从中吸收什么肥料元素,并无施肥效果。灰尘落满植物叶片还会遮光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植物叶片和绿色茎杆都有皮孔,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微小的灰尘颗粒会堵塞植物气孔,从而影响植物生活。总之,空气污染对植物也是非常有害的,更不要说什么施肥效果了。我们单位三十多年前就执行过抗污染树种的筛选课题。

我们单位从事林业研究,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个小领域。人体健康也属于生命现象,可以说与我们单位属于大同行。如果任由健康有关的科普存在概念错误而不明确指出来,我们单位就没人了!还谈什么研究?如果一班科研人员像小学生听课一样,老师讲什么就信什么,还算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人员吗?这顶科学家的大帽子还好意思高高顶起吗?不能!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上确实有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为基础的空气净化器出售,其工作原理为: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子被激发而电离,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或促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物质,从而降解消除其有害性。但是,这与某些空气净化器具有的释放负氧离子的附加功能是两回事,不可混淆。根据医学资料,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能降解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增进人的食欲、增强皮肤弹性。长久待在都市密闭房间内,人们会觉得头昏脑胀;来到森林海边、瀑布等地方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神清气爽,这就是空气负氧离子的作用。

2017-10-17拙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2983.html

上一篇:谢谢你收留了我
下一篇:树冠观察与分析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1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