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湖边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ar 生在重庆开县、长在四川达州、生活在北京,研究湖泊古气候记录。

博文

推荐两篇有关汶川大地震的研究论文

已有 6766 次阅读 2008-10-22 21:38 |个人分类:未分类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个系统(地震局、中科院、教育部高校等)的科学家均积极参与灾后地质背景、地质灾害的调查。目前看来已经对此次大地震的表现特征与构造成因有了一定的认识(当然还有许多未知的问题)。各种科学期刊也是积极发表了地质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下面是两篇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可去该学报网页www.geophy.cn免费下载)的论文,分别从地质和地球物理的角度谈了作者对此次地震的认识。鉴于论文的专业性较强,这里只将两篇论文的摘要拷贝过来,感兴趣的可下载全文(PDF文件)慢慢阅读。
 
顺便简单介绍一下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张培震研究员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所长;滕吉文院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一:张培震,徐锡伟,闻学泽等.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地球物理学报,2008,51(4):1066~1073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张培震1,徐锡伟1,闻学泽2,冉勇康1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2 四川省地震局,成都 610041
 
 
摘 要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 次6~61/2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制是什么?本文在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震前的GPS观测结果,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地表上形成200多公里长的地表破裂带;灌县—江油断裂在地震中也发生了破裂,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60多公里.震前的GPS观测表明,横跨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不超过~2 mm/yr,单条断裂的活动速率不超过~1mm/yr,与地震地质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记录相一致.利用地震地质考察和地震波反演得到的最大同震位移可以获得相当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2000~6000年.龙门山断裂带发育在破裂强度很大的变质杂岩体中,断裂带本身在剖面上呈“犁形”或“铲形”结构,有利于能量积累,形成破坏性巨大的地震.所以,5.12汶川大地震是一次低滑动速率、长复发周期和高破坏强度的巨大地震,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
 
 
 
论文二:滕吉文,白登海,杨 辉等.2008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地球物理学报,2008,51(5):1385~1402
 
2008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
 
 
滕吉文,白登海,杨 辉,闫雅芬,张洪双,张永谦,阮小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 汶川Ms8.0强烈地震发生在一条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造成了以汶川、映秀为中心及其周边
 
地域的严重破坏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然而强烈震发生前却未见有可能的确切征兆或浅表层异常活动,即浅层过程与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并不匹配.为此对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研究表明:①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向NNE 方向顶挤、楔入青藏高原东北缘,迫使高原深部物质向东流展,在受到以龙门山为西北边界的四川盆地阻隔下,一部分物质则转而向东南侧向运移;②龙门山地带在地形上差达3500±500m 左右,而地壳厚度在龙门山西北部为60±5km 左右,四川盆地为40±2km 左右,而龙门山地带与其东、西两侧相比则为地壳厚度变化幅度达15~20km 的突变地域,即为应力作用的耦合地带;③中、下地壳和地幔盖层物质以地壳低速层、低阻层(深20~25km)为第一滑移面,以上地幔软流层顶面为第二滑移面,且在四川盆地深部“刚性”物质阻隔下,深部壳、幔物质以高角度在龙门山构造带和四川盆地的耦合地带向上运移(或称逆冲),且在龙门山地表三条断裂构成的断裂系向下延伸到20km 左右深处汇聚,二者强烈碰撞、挤压、震源介质破裂;在物质与能量的强烈交换下,应力得到释放,故形成了这次Ms8.0强烈地震.为此从深部初步揭示了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动力过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441-203256.html

上一篇:与“史上最牛的专家”张信宝研究员接触感怀
下一篇: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