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狂人日记(16)——不靠谱X(兴趣3)

已有 3998 次阅读 2008-10-16 22:09 |个人分类:不谈理想| 反面教材, 狂人日记

     有一天实验室里在一年之内已经发了两篇PRL的博后师兄抓住我的胳膊问:“大宝,有个事情我不理解,为什么像你和花错这样从中大出来的人总是会强调物理学的美?可我觉得我们喜欢做物理,喜欢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吃这碗饭,不是因为物理学的美,而是因为我们能做出东西,我们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结果。”我当时被他问懵了,竟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今天突然又想起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想法,决定把它写出来。

    其实我理解的喜欢,或者说兴趣,也许能分为两种。

    第一种源自于我们擅长做一件事,我们能够把这件事做得很好。比如我小时候擅长打电子游戏,在很多游戏上我都是高手,所以我就会喜欢打游戏。可是我同学里就有不擅长的,玩什么游戏都会死在第一关,所以他就不喜欢打游戏。反过来,他擅长从事身体对抗的项目,比如打篮球,因为他个子高身体壮还特别能打架,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他就喜欢打篮球。可我就不行了,我眼睛近视,胸肌没他大,又爱好和平,所以我不喜欢打篮球。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当自己在擅长的这件事上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的成果,这成果本身会成为一种有利刺激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对这件事物的喜爱,所以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第二种喜欢只是源于一种个人的审美,或者说兴趣。比如我喜欢看《三国演义》,这小说我以前读过7遍,中学时候能按姓氏排列背诵里面近700人名(当然现在背不全了),可我就不喜欢看《红楼梦》,我觉得那书好枯燥。我以前认识的女同学就跟我不一样,她们喜欢看《红楼梦》,不喜欢看《三国演义》。再比如对音乐,有人喜欢听摇滚,有人喜欢整朋克,还有人觉得前面那俩都是垃圾,只有古典音乐才是高品位。可其实哪有那么绝对,无非是个人喜好罢了。

    当然也许这几个例子举得不恰当,那我换一个跟物理有关的发生在我身上的,比如我喜欢量子力学,我喜欢读量子力学的书,而这不是因为我读了这书之后就做出什么东西发什么paper,而只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读的这些书有趣,就跟读一本引人入胜的武侠小说一样,纯兴趣,没什么功利的目的。

    这时候你也许会骂我神经病,确实,我的这个癖好跟周围的人好像不太一样。但这也不能叫不正常,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年明月还能把《明史》这个我觉得枯燥无比的东西读完呢,照这么说他也是神经病。

    不过这时候还要多说一句:同样是量子力学,书和书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单从功利的角度,只为了学点知识做东西,那么看曾谨言的《量子力学》卷一二就足够了,可是如果从兴趣的角度,想读出味道的话,曾的书就肯定要靠边站,这时候你就得去读真正的巨著,比如Landau,Feynman和Dirac的书。

    说白了,这里说的兴趣,也无非只是一种因人而异的品位罢了。

    我心中理解的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家,他擅长做物理,有杰出成就,这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他也必定是一个在物理学上有品位,而并非只存有功利目的的人。或者说:物理学对他而言是两种兴趣的结合体。

    我个人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现实性,或者说缺乏师兄强调的那种有功利性质的“兴趣”,而这对一个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也许是致命的。之前我的导师提醒过我这一点。所以我也会认真的考虑。

    而对师兄,我大胆说一句,如果他想成为一名传说中的物理学家,那他也得变得有点品位才行,哈哈哈哈哈哈。

    我们都需要改变自己,因为我们不是天生的物理学家,或者即使是,我们也没有生在一个物理学家应该出生的地方,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的还是生存。倘不能适应生存的法则,就必须改变自己。而在能够满足生存的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品位,倘不具备这一点,我们也同样需要改变自己,难道不是吗?毕竟我们还都做着要成就理想的美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47-202045.html

上一篇:狂人日记(15)——国家需要??
下一篇:狂人日记(17)——相信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