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余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zy 揭开意识活动的神秘面纱

博文

《道德经》:一篇被后人严重误读的科学论文

已有 3715 次阅读 2022-3-18 09: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老子.webp.jpg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历代学者对其注解不计其数。尤其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上有关道德经的解读文章多如牛毛。然而,二千多年来,所有关于《道德经》的注解或解释文章均未体现老子的写作原意。许多解读文章甚至有南辕北辙之嫌。《道德经》是一篇逻辑严密的科学论文。文章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展开论述。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这种关系已然发展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学科。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混沌走向清朗,就是《道德经》所展示的从“非常道”到“常道”(即常识)的螺旋式上升。或许是老子的科学思想太过超前,以至于后人未能正确理解《道德经》之精髓。最终,让这篇科学论文被误读成“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奇文。

一、后人误读《道德经》的原因之一:未能理解“道”的内涵或定义

什么是“道”?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事物内在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可称为“道”。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道。不仅自然界的万物有运行之道,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中同样也有对应之道。一事一道,一物一道是《道德经》的原意指向。“道”有三大要素:一是,该事物的内在机制或特性;二是,该事物的运行规律;三是,在前两个要素的秘密被人们揭开之后所赋予的名或名称。《道德经》开门见山,“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在人类认知的混沌时期,世界上的事物几乎都是无名的,能冠上名的事物少之又少。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无名到有名,慢慢开始积累名称,然后,从“有名”到拓展广度和深度。通过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知识沉淀越来越海量化。表兄妹不能结婚的伦理之道被揭秘之前,他们的父母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为何一生下来就有某种生理缺陷。1865年,孟德尔将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植物杂交试验》予以发表,时人不能与之共识。35年之后,当人们再次认识到这一研究成果时,遗传学的时代才算正式开启。至今,DNA基因科学成为最热门的科学研究领域。生物遗传特性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都属于可解释的常识--“道可道”。遗传学理论在过去是未知的“非常道”,在当下是大众共知的“常道”。孟德尔探索发现的道,被后人冠以“基因遗传”之名。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后一代人站在前一代人的文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发现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孟德尔之后,生物杂交、基因测序、基因改良等众多生物学的奥秘被揭开。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有了第一个道的发现作为基础,才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及千万个“常道”诞生。知识的沉淀和传承为探索新的事物之“道”提供基础,这是《道德经》所展示的人类文明发展之必然趋势,也是文明发展之道。

在《道德经》的成文年代,科学尚未萌芽,作者找不出合适的词汇对“道”进行定义。为了阐明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待揭秘的道, 在五千字的《道德经》文章中有60多处出现与“道”相关的内容和用词。《道德经》通过“道”的特征表现、变化规律、应用场景和探索方法等多维度实例举证,说明“道”是可以被探索的、也是能被认知的。很遗憾,二千多年以来,所有的解读都未能给“道”的含义予以准确的定位。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中的“生”字被后人理解为“道”具有某种神秘的支配能力和主宰力量。有一个出版物针对此段文字的解释说:“这个姑且看作一,生阴阳为二,阴阳交融又产生和谐之气,最后,阴气、阳气、和气三者互相作用,产生了万物”。百度百科的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这些解读岂不是将《道德经》的科学思想引到邪路上去了?

二、后人误读《道德经》的原因之二:超前的脑科学概念表述与读者认知上的空白难以形成共振

正如现代科学语境下的任何一个概念或术语,穿越到《道德经》的成文年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天方夜谈。同样道理,老子用当时的词汇语言表达二千五百年后才可能明白的大脑活动机制,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未能正确理解。即使在当下,大脑产生意识的神经活动原理仍未达成共识。

《道德经》告诉人们:未知世界是可以揭秘的,打开未知世界奥秘的钥匙隐藏在人类的大脑中。文章开篇直奔主题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 “有欲”与“无欲”成为科学探索能否成功的分界线。“有欲”就是有欲望、有功利、有私心。“徼”是古代边界、关卡的特定用字。有欲者只能观察到事物的表象,即,边关外貌、静态不变的图片信息。“无欲”是静心、愿坐冷板凳的心态。无欲者的洞察力或许能穿透表象、分析出事物内在运行机制和变化规律。与“徼”字对比,“妙”蕴含着边关内部动态变化的流媒体信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只能看到眼前的表象,后者能观察到未知世界的许多奥秘。两者都属于人类大脑思维活动的信息表征,即“玄”。《道德经》成文年代,人类远未触及大脑神经活动原理之类的话题。作者用一个“玄”字替代大脑思维活动这一极其复杂的未知概念。这是读懂《道德经》的关键之所在。在人类普遍处于信仰鬼神、崇拜图腾的启蒙时代,思维活动探寻大脑自己的活动奥秘显然属于登天之难,即“玄之又玄”。

《道经德》最了不起的科学思想在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八个字的含义:大脑思维活动之道也是可以探寻的。一切探索活动都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信息表征。它是人类走向未知世界的必经之“门”--众妙之门。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不就是“玄之又玄”的研究学科?《道德经》论证的主题是“寻道”,文章的大量内容却在讨论修德养德。“德”是思维活动的土壤,也就是当下所说的“三观”。所以,《道德经》本质上就是在探索思维活动规律,即,“玄之又玄”的研究。文中讨论思维活动的段落很多。以14章的内容为例解读如下。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通过眼的观察、耳的听闻和手的触感等三种途径获取的信息仅属于初级概念。这些概念在脑内已关联成一个完整的记忆事件,但是,我们仍然不清楚该事物的道在哪里。即“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14]”。在现代语境下,当我们看不透某一事物的本质时,通常说“一头雾水”。《道德经》将这种状态描绘成“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八个字的描述更贴近大脑思维活动的感知状态。

寻找事物之道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善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研究者,在捕捉到外部事物的某些信息后,通常会在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该事物的碎片化信息:无名、无形、无状,既不知其起始,也不见其结尾。似乎有了一点头绪,却又回到了思考的原点,即,找不出首尾。“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这是科学研究中典型的苦思冥想状态。

在你江郎才尽、一筹莫展、思维活力枯竭之时,《道德经》又及时指出方向。你应该去查阅一下有关文献资料,参考别人有无成功的经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

三、后人误读《道德经》的原因之三:轻率划分章节,致使文章的整体逻辑次序被错误拆解

一篇五千字的《道德经》文章被后人错误划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并细为81章。这从客观上削弱了文章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致使系统性的科学论证被当成碎片化的哲理性内容解读。《道德经》是一篇逻辑严密的科学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论证逻辑非常清晰。

第一,文章论点:万事万物都有道,我们必须要寻道。

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道。只有不断去寻找未知之道,人类文明才会发展。“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寻道是为了将世界上的未知奥秘变成常识,按常识行事一切都变得很顺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

第二,论证从“寻道”过渡到“修德养德”,因为德的优劣程度决定寻道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揭开未知世界奥秘的核心要素是神秘的思维活动方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寻道者能否产生灵感、能否捕捉灵感、能否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中寻找到事物之道,关键在于其大脑中思维活动的品质是否足够优秀。文章将“寻道”过程比喻成虚空中的一个“物”,这个物处在恍惚之中,有时会看到物的一点影子,有时会看见一点物像,有时真的,有时假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21]”作者借用这一例子说明寻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寻道必须修德。

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的证据表明,只有大德之人才有可能寻找到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修德是为迎接道的到来而准备,所以,德的容量要足够大才行。《道德经》将那些思维品质没有任何瑕疵的人称为“圣人”。

第三,论证过程极其严密。全文用了21个“是为圣人…”这一句式将修德养德的重要性推到无懈可击之境地。文章写作手法融合了“对比、比喻、归纳、演绎、类比、因果、引用、实例、道理”等议论文的所有论证方法。句式之前,叙述普通人能懂的简单道理;句式之后,对“圣人”提出修德、养德的规范要求。用当下的流行语表达:机遇总是留给有修德准备的人。

文章在“道与德”的逻辑关系论证完成之后,作者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希望“圣人”们从道而行:“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 。

在文章结构上,21个对比句式将各段落的逻辑关系紧紧地拴在一起。因此,后人将《道德经》分篇、分章是完全错误的。

   作者塑造的“圣人”应该属于理想化的完人,事实上不存在这样的“完人”。在二千多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能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人数比例非常少。“圣人”泛指社会精英群体,包括统治者、权贵和少数知识精英。《道德经》写于战乱年代。作者深忧社会动荡,体恤百姓之苦,基于人与社会关系之道,呼吁社会精英们要从道而行,还社会以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 。

在社会动荡年代,作者最不放心的人群还是这些“圣人”们,他们是造成社会不稳的源头。作者告诫“圣人”们要做善事,要从道而行。不要逆道生祸。“祸莫大于不知足”[46]无奈的作者只能说干坏事是要遭报应,“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 。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仍然还在劝说圣人们:真实的话不中听,好听的话不真实。财富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你们应该高风亮节,要对社会做有利的事,不要与民争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

当然,说理归说理,深谙道之精髓的老子,明白自己无力回天,眼不见,心不烦,拿到出关签文,背对函谷关,一骑绝尘,消遁于西域广袤大地。

四、写在最后的感悟

  疫情宅家,闲心空欲,偶发激情,取当下某名家解读的《道德经》一书咬嚼。翻看注释,不知所云。仔细回味,非吾不知,是为“砖家”误人子弟也。遂查阅网络大神们的不同解读,稍解大意。然,众多疑惑仍未消尽。反复数日,悟之又悟,似有不说不快之冲动。故写下“后人误读”一文。《道德经》深遂的科学思想,仅凭一篇短文是远不能说清其内涵的。二千五百年的时间跨度,文中的许多概念早已不是当初的表述方式。所以,要读懂作者的原意,必须穿越时空,首先为作者“解惑”,然后才能获取作者留在文中的精神财富。

(说明:文中[1]~[81]索引标号为《道德经》章节代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4380-1329943.html

上一篇:生活感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智能的本质:AI绝不会突然“觉醒”而思考
收藏 IP: 183.132.72.*| 热度|

11 马德义 赫荣乔 黄河宁 朱林 姚伟 范振英 汪运山 刘立 姚远 王福明 杨新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