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完结篇)

已有 4978 次阅读 2019-2-3 10:19 |个人分类:科学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完结篇)

来源: Jennifer钱立峰 好奇的芦苇 2019-02-02

往期相关文章: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之五)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之四)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 (之三)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之二)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之一)


导读:我们讲求逻辑固然不错,但如果事事唯逻辑论,忽视观察、放弃经验,就会脱离实际、留于偏执;重视理性当然很棒,可要是上升到了理性主义,迷信理性能够驾驭感性、解决一切问题、甚至造就人间天堂,无疑会被现实无情嘲弄;提倡科学也没有错,但一旦落入科学主义科学拜物教,认为科学万能,好像高举科学大旗,就有能力统治全宇宙,显然十分荒谬。



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

(完结篇)

 

文 立峰

 (接上文)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前文说了那么多科学的话题,但从头至尾,竟几乎找不到真理的踪迹。连我自己都越写越捉急了。

 

那么,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我们又将如何存在?科学的发展势如破竹、科学的理论高深莫测,那么,科学又是否有能力,来回答这些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呢?

 

1、一个主观的世界

 

再次回归本文的起点:一切存在都是假象,这个事实固然无情,却无奈被从不同角度、一再证明。

 

当你想证明一条真理,即便你殚精竭虑、应用了最新的前沿科技、举出了无数有力的证据,依旧无法证明这个观点或理论就是真理。除了前面所说的种种原因,还因为,证据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这一认识,又是20世纪科学哲学的一个重大进步。

 


如果你认为,你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无比真实、绝无掺假。那么不好意思,这些感受依然只是你的主观感受。因为你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可避免,一定是主观的。

 

比如视觉

 

人获得外部信息量的80%通过视觉,我们把光感觉为明亮,但实际上,光是一种电磁波。

 

人类的视觉,只能感受波长400-700毫纳米之间的可见光,低于400毫纳米的紫外线,或高于700毫纳米的红外线,人眼就看不见。人对光这种能量,感知为明亮,明亮是一种错觉,是大脑运算和简化信息的结果。

 

人眼把不同波长的光线,感觉成不同颜色,把波长简化成颜色,颜色也是种错觉,同样是大脑运算和简化信息的结果。如果人眼是个精确的光谱议,能看到全部光谱,就不会再有颜色了。

 

说到听觉

 

人的听觉所能接受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6赫兹到2000赫兹。16赫兹以下的是次声波,海豚和鲸鱼能听见,人听不见;2000赫兹以上的是超声波,蝙蝠能听见,人也听不见。

 

再比如味觉:

 

味觉总该真实了吧?遗憾的是,味觉仍然是大脑的主观设定

 

为什么吃水果很甜?因为水果所含的果糖,能为代谢提供最直接、最高效的能量,因此人必须把糖设定为美好的口感。

 

为什么吃肉比吃水果还要香?因为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构造人体的材料,许多种类的氨基酸,人体都无法自行合成,只能靠从外界摄取蛋白质来获得。人体代谢动物脂肪能得到充足热量,虽然比代谢糖要麻烦些,但燃烧更持久、单位能量也更高。

 

为什么有的东西是苦的?并不是它客观上苦,而是但凡觉得苦的东西,就一定含有毒性。生物体必须把自然界的有毒物质设定为一种糟糕的口感,否则一旦无意间大量食用,物种就有灭绝风险。

 

表面上人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外界信息,实际都是大脑对信息十分主观的处理结果。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一种生物,感知频段越低、越窄,就越节省能量,才能获得更多生存机会。这是生物体千百万年演化的结果。因此,你所感知到的一切,根本没什么客观真实可言。

 

自由学者王东岳先生说:人生活在假象之中。所有感知,无一不是被扭曲和重塑过的,是主观的,既不真实、更不全面。因此我们永远不知道客观世界的样子。人的一切世界观和宇宙观,都不过是主观缔造的一个逻辑模型,并不是世界和宇宙的原样反映。

 

 

如果感官提供的全都是假象和扭曲,那么,理性和逻辑又有多大能耐,来对感官纠偏?人们利用虚假和扭曲过的信息作为思想素材,所建立起来的种种思想模型,只会比感官假象更加失真,又怎么可能是真理呢?


不但观察是个高度主观的过程,人类通过观察所能领悟的心得,也完全取决于头脑中原有的那些价值观和理论体系。比如:

 

如果你信《易经》,那么你理解的世界就按易经的符号展开;你信神,世界就是神创的;你信佛,你的世界就是佛陀所说的那个实相;若你相信科学,世界就按照你所接受的那些科学模型而运行。

 

如果你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你看待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会按照马教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展开,你可以驳倒任何人,你永远占据“真理”,但这个“真理”,不过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模型而已。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赤裸裸的现实

 

即便做科学研究,科学家在搜集数据的时候,心里也会预设一定的假设。人们用头脑中已有的框架来解释数据,眼睛里的世界,取决于头脑中的假设

 

每个人眼里的世界,一定是按头脑中预先留下的理念展开的,而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美国哲学家汉森Joseph Hansen,把这个理论概括为理论渗透观察Theory of Permeated Observatio

 


2、你在几维时空?

 

你我生而为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这完全是个巧合,如果我们是鱼又会怎样?霍金曾通过弯曲鱼缸,假设了鱼视角里世界的样子。现在,我们再次通过鱼的视角,来设想另一个场景。

 

假如一条金鱼生活在花园的水池里,一天下了场暴雨,池子里的水被搅得上下翻腾,里面的睡莲也被冲得左右摇摆。鱼一定很困惑,周围的一切为什么忽然变得乱糟糟的,是不是被某种神秘力量给操控了?

 

但如果金鱼离开池塘,进入一个更高维度的空间,它就会豁然开朗,一切不过是水池之外的世界下了场雨而已,既简单又自然,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秘力量。金鱼无法想象水池之外的世界,因为它所处的时空维度不够。

 

而人类,又何尝不是水池里的金鱼?如果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宇宙只是自己所感知到的那点范围,而无法想象更高维度的时空,就会误以为自己全知全能、就是宇宙中心,看上去既狂妄、又可伶,简直像极了水池里的金鱼,井底下的青蛙,抑或洞穴里的囚徒。

 

但是,如果我们能心怀谦卑、保持好奇、调动智慧,跳出局限、转换视角去探寻一个更高的时空维度;也许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在三维世界无法解释的复杂物理现象,在多维空间,立刻会变得简单、正常。

 

就好像我们在地面,就很难预测风向,而一旦升到高空,从卫星的视角俯视云层,就能一目了然、十分精准地预测天气。难怪唐代李白也不由自主感叹道: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科学,之所以让人感觉越来越自由,因为在本质上,科学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新维度的过程。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坚信绝对时空观:3维空间和1维时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但当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就成功把3维空间和1维时间结合到了一起,创造了4维时空概念。

 

狭义相对论的本质,是用4维时空来描述高速情况下的物理现象。4维时空的提出,简化了许多复杂的物理原理。

 

比如:描述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原来由复杂的4行、8个方程组成;但当引入了第4维的时间,8个方程就被统一为1个简洁漂亮的方程,被视为物理公式优美的典范。

 

其后的广义相对论,即在4维时空中加入引力。引力的本质,就是4维空间的弯曲。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再次震惊世界,同时也解答了牛顿引力理论无法回答的许多问题。

 

显然,自然规律在多维空间中表述时,会立即变得简单而优美。这也意味着,人类有希望通过增加时空维数,来统一4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找到终极统一的万物理论。于是,多维空间理论应运而生。

 


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物理学界被量子理论主宰标准模型被建立和完善起来,几乎能够完美涵盖一切实验数据,量子理论成功把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三种基本力统一起来。

 

标准模型包罗万象,宇宙由各种各样的粒子组成。但20世纪60年代,量子论却逐渐陷入瓶颈,因为原子对撞机中发现的粒子种类太多,使得标准模型显得于繁复、缺乏美感。更重要的是,标准模型无法描述引力,阻碍了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的结合,决定了标准模型不可能是一个完备的模型。

 

1968意大利物理学家Veneziano创立了弦理论String Theory,弦理论认为,所有微观粒子,本质上是空间中一根根极其微小的弦通过振动产生的,弦有不同振动状态,就有了不同种类的粒子。弦的长度是一个普朗克长度,即1.6*10-33厘米,是物理学的最小长度。

 

比如电子,将不再是一个个的点状粒子,而成了一根根振动着的弦。如果有谁能拨动一下弦,让它改变振动方式,电子就会变成另一种粒子。

 

弦理论一下就解决了标准模型之下,粒子种类繁多的问题。弦的不同震动模式产生不同粒子,能构成无穷多的物质,完美解释了自然界中粒子的丰富性。

 

弦论还原了宇宙本应该具有的简洁性,用最简单的模型,漂亮地解决了十分复杂的问题,把构成宇宙的许多种奇怪粒子,简化成一根根简单的弦。

 

更重要的是,通过弦理论,居然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方程式。弦论的这种兼容性,使它具有了成为万物理论的潜质。

 

不仅如此,根据计算,科学家发现,弦必须在十维空间中运动,弦理论才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多维空间理论,以十维超弦理论的形式,重新回到物理学界的视野。

 

 

1994年,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等,从数学角度又做了重大突破,用一种更包罗万象的理论把5种不同弦论统一起来,即M理论,尽管还很不成熟,但它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接近万物理论的理论

 

根据M理论,科学家还推导出了平行宇宙。而这正好能解释,宇宙里的暗物质从哪里来?因为M理论推出引力可以穿越时空界限,所以,我们虽然看不到其它宇宙的星系,但却能观察到它们所产生的引力。

 

霍金在《大设计》中,描述了M理论的宇宙时空是11维的,其中3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是展开的,能够被感受到;而其它维度都是蜷缩的,所以我们感受不到。但这些维度会影响弦的震动方式,对宇宙的基本性质产生影响。

 

高纬宇宙时空,大大超出了人的感知,但却能给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提供一个更简洁优美的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虽然精妙绝伦,但我们却永远无法确认,通过它们,就能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

 


今天,当你谈论任何物质,一定会谈论分子、原子、电子等基本粒子,但是你能看见它们吗?当我们讨论生命是什么?一定要讨论细胞、基因、遗传物质,而这都是头脑中的概念模型;当讨论宇宙天体,就必须用光年为尺度,但这样的距离尺度你能感受吗?

 

当我们仰望星空、观察宇宙,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吗?要知道,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8分钟;我们观察木星,看到木星反射的太阳光,最快也得40多分钟;而观察银河系的恒星时,我们所看到的很可能是几万年前恒星的样子,银河系的尺度是约10万光年;更何况银河系之外,还存在着亿万个河外星系,整个宇宙的尺度,超过了百亿光年。

 

事实是,我们只能感叹于浩渺星空绚美画面,而永远无法看到更加真实的宇宙图景。

 

3、世界观从哪里来?

 

美国哲学家德威特Richard DeWitt在其著作《世界观》Worldviews里说,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整套信仰体系,而且,这是一种逻辑连贯的信念整体。

 

科学革命之前,人们都认为太阳、月亮、星辰,全都围绕着静止的地球作旋转运动,这不但与日常经验相,各种事实间还有完整的逻辑联系。所以在当时,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就是真理的代名词。

 

而要提出质疑、打破常识,转换到牛顿的世界观和时空观,理解万有引力的存在、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非相反。就必须放弃直觉、调动想象,打破原有的整套事实认知和逻辑关系,颠覆固有的科学范式理论模型。实在是一个异常艰难而痛苦的过程。

 

经历了爱因斯坦时代、量子力学时代,直到最新的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史上的每一次的重大变革,都堪称革命,都是对已有方法论和世界观彻底革新。

 

普朗克回顾量子力学革命时说:科学的重大革新,很少通过说服反对者,并使他们转变立场来实现。库恩也同样认为:范式的转换,并非是个理性的过程而更是一种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彻底转变。

 

比如宗教信仰,是一种最典型的世界观,但信仰却一定是非理性的。人们对旧范式的接受,也并非纯然理性的选择,而是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训练过程中,所形成的牢固观念。要改变人的信仰,通过理性说服的方式,根本就不可能;而改变范式的过程,也类似于一次信仰改宗,实属不易。

 


从柏拉图的唯理论开始,经历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再到近现代的科学主义,有多少人自负地认为,只要善于运用逻辑推导、理性科学,就可以解释和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难题,甚至就连科学一词本身,都成了一个大大的褒义词。

 

在休谟看来,理性不过是激情(感性)的奴仆休谟说的,正如一本名叫《象与骑象人》的心理学著作所阐述的,理性在感性面前,既局促又无能。

 

人的感性就像是大象,身型巨大、动作迟缓、态度鲁莽;而理性就像骑象人,虽然反应敏捷、审时度势,但是体量实在太小。骑象人使出浑身解术,试图控制大象的行进方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除了少数极富智慧、意志超强者,大部分的骑象人,不但根本指挥不动这个大家伙,反而被弄得身心俱疲,只好由它任性而为。结果总是,理性不可避免地成了感性的奴隶。

 

世界观亦是如此,无法由理性说了算。一个人的世界观,关乎于他的先天性格、成长环境、所受教育、利益格局、智力水平,等等,是无数先天后天因素相互缠绕而成的一种坚强存在,是一套整体的价值理念,也是一个逻辑连贯的信念整体。

 

也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三观不合。但让我们无比纠结、烦恼和无奈的是,我们就连与家人、同事、好朋友,往往都无法达成一致的世界观。三观不同、甚至相反的真正麻烦在于,每个人都天然觉得自己的三观更正,而别人统统都是歪理邪说。

 

于是,强求三观统一,便成了一幕幕闹剧,甚至悲剧。庄子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人以群分,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以别人为


想想你我又何尝不是,不总是心里先有了是非,再找说辞的吗?或总是预设好了主观假设,再到处去寻找数据,来支持假设。这也就是汉森的理论渗透数据理论。

 


要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绝不是改变表层看法那么简单,要改变的,首先是这个人的自我认同,包括性格的先天塑造,这就要把以往的成长经历都推倒重来,并彻底否定他的归属感、使命感,这简直就是从灵魂深处闹革命,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只要看看科学史上,无数的智者、先哲们,要改变现有的科学范式、推倒已有理论模型,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在哥白尼的时代,甚至会因此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改变世界观也大致相当,其难度不亚于此。

 

但问题却是,很多你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认为比别人高明的想法,事实上并不更加正确。比如左和右、激进或者保守、公平还是效率、中医抑或西医、吃咸还是吃甜,更多的是个人偏,而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对错。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所有的判断都是偏见。即便伟大如爱因斯坦,也不肯相信,上帝的确是掷骰子的。

 

事实上,有些问题根本没有必要争个不可开交、你死我活;就算是辩论,也不应以说服对方为目的,而是充分亮明自己的观点、论据和推导。通常情况下,真的没有谁对谁错,更没有什么绝对是非。

 

其次,即便辩论时,你明明就某一观点,列举了足够的证据、运用了严密的逻辑,已经把对方驳得体无完肤、哑口无言,但对方就是胡搅蛮缠、死不认错;甚至还要反咬一口,指责你执迷不悟、不可理喻、被洗脑了。

 

你永远无法说服对方,这才是现实当中最常出现的结果。你的观点再正、科学范式或理论模型再管用,对方就是不领情。而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放过这个争论。



 

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你和对方处于不同范式,而改变范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根本无法说服对方。不同的认识,源于不同的思维模式、环境格局。就好像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个宏观、一个微观,各管一摊、互不侵犯;两种模型、两个理论,看似相互矛盾,却在各自的领域恪尽职守、行之有效。

 

根据德威特的世界观理论,你和对方表面上只是观点之争,但观点背后的世界观,却是一个逻辑连贯的完整信仰体系。就像表面上你看到一棵树,但其根系庞杂、生态繁茂,后面隐藏着的,是他的过往历史、价值观念、利益格局等等,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可以肯定的是,科学越发展,所谓的确定性知识就越少,一切都在飞速演化;而于此同时,我们对于真理,也越发感到困惑,更不该有人宣称自己是真理代言人。

 

在巴菲特的老搭档、投资人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看来,宇宙是个复杂整体,各学科间不但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且总是相互影响。如果只用单一思维模式来看待事物,往往会为了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而扭曲现实。正如谚语所云:当你手里拿着锤,就会看什么都像钉子。这就是单一思维的局限性。

 

查理·芒格的主张是:多元思维,并保持头脑的开放性;少谈抽象主观的观点,而多去关心对客观世界的多元观察角度和解释方式,并将其中合理、自洽的部分,尽可能落实到实践中去。

 

难怪小说家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说:对一流智力的考验,是这样一种能力: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但仍然具有行动的能力。

 

我们讲求逻辑固然不错,但如果事事唯逻辑论,忽视观察、放弃经验,就会脱离实际、留于偏执;重视理性当然很棒,可要是上升到了理性主义,迷信理性能够驾驭感性、解决一切问题、甚至造就人间天堂,无疑会被现实无情嘲弄;提倡科学也没有错,但一旦落入科学主义科学拜物教,认为科学万能,好像高举科学大旗,就有能力统治全宇宙,显然十分荒谬。

 

 

基督教最大的启示,就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休谟的怀疑论哲学恰是对人类理性的警惕,在休谟看来:真正体会到自然理性的缺陷的人,会以极大的热心趋向天启的真理。(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苏轼也曾这样形容人类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要避免落入科学主义的怪圈,首先要关心人本身。爱因斯坦曾对年轻科学家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是一切努力的主要目标。

 

面对浩淼的宇宙,人类何其渺小,我们与真理的距离,实在是遥不可及。但是,这并不应成为阻碍我们追求真理的借口。

 

霍金即便瘫痪,全身除了眼球没有一处能够动弹,仍然无法遏制他探索浩瀚星空、思考遥远时间的浓厚兴趣。因为,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不仅思考本身极富乐趣,更是一种人之为人的尊严。帕斯卡BlaisePascal语,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科学家)

 

即便我们已经得知,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希望,也应采取一切行动、努力应对现状,尽力做出哪怕最微小、局部的改进。因为行动本身,便是希望。面对霍金,谁又有资格,去寻找任何不去努力的借口?

 

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StevenWeinberg说过:人生是场闹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件事可以让人生变得略有意义,努力认识宇宙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让人生带上一点悲剧性的色彩。


仰望星空、思考宇宙,有助于让人保持谦卑,认识人类的渺小;而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悲剧则是一种对人灵魂的洗涤。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引用了一句话:The greatest purification of all is, therefore, disinterested science……可见,科学既是最单纯的,同时也是最不实用的,一如古希腊哲人痴迷哲学的态度。

 

人天生求知识,这是人性使然。因为理解本身就是最大的馈赠、能给人带来最高快乐,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士多德、从笛卡尔到洛克、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莫不如此。洛克说:理解之追寻真理,正如弋禽打猎一样,只是追求这种动作,就能发生大部分的快乐。(洛克JohnLocke《人类理解论》)

 

历史上,人类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缔造文明,付出无数代价,并不因为所有付出必然导向真理;而是因为,追求本身,就是人的使命和尊严所在,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也是人之为人的意义。

 

即便我们永远无法得到、甚至触及真理,但只要我们具有怀疑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批判的勇气,拥有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渴求,这就足够了。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在《战后的平静》的有首诗让我印象深刻:

 

邪恶冷笑着说:就这样!

而善良不停地追问:为什么?

 

邪恶,总以为自己就是真理化身和代言人;而善良,却总始终保持警惕,即便有了堆积如山的证据、严谨精确的论证,却依然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所得出的,不过是尚未被证伪的理论、范式、解释模型,与真理没有必然关系。

 

如此简洁的诗句,所道出的却是这样深刻的哲理;善与恶的距离,竟如此清晰明了、界限分明。

 


罗素在他的自传序言,《我为什么活着》一文中写道: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理想的天堂;但同情,却又把人带回充满复杂、纠结和不确定的尘世和现实中来。罗素说:世间的苦难、贫穷和痛苦,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若是无法减轻这些不幸,人人都会深受其害。

 

我们的所有努力,不过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尽管我们可能终将与真理无缘,但也绝不会与黑暗妥协、甚至苟合。正如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最后,我想祝福所有的朋友,在新的一年,能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时,不忘抬头欣赏一路的美景,充分享受追求本身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参考资料:

1、《西方哲学综述》演讲,2017年12月,作者:王东岳。

2《超越空间》、《平行宇宙》,2009年出版,作者:加来道雄かくみちお,科学畅销书作者,美国加州UC Berkeley物理学博士、纽约城市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超弦理论专家,畅销科普作家。

3、《世界观》2014年出版,作者: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Witt,美国菲尔菲尔德大学哲学系教授。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1-1160536.html

上一篇:[转载]华莱士与达尔文被同一思想击中 | 历史
下一篇:[转载]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主要发生在格陵兰以东的副极地海域
收藏 IP: 180.168.1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