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物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吉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博文

应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精选

已有 15617 次阅读 2008-6-2 21:00 |个人分类:大学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眼下,研究生招生工作大都进入尾声,一些即将入学的研究生已经开始考虑导师的选择问题了。对此,我认为以下几种类型的导师应该重点选择:
一是忽悠型导师。这种类型导师的最大特点是会忽悠,他们善于给自己忽悠上会长、常务理事、外国某大学的客座教授之类的所谓诱人光环,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今天参加学术研讨会,明天参加城市建设规划会,后天可能出任时装模特大赛评委,总之有请必到(当然开始总要说:“我很忙……”),有到必说,有说必多。因为出场率很高,也就成了名人。“名人”的心理素质极好,无论到什么地方讲学,但总是用同一个讲稿;“名人”的学术雄心壮如天,一提笔就是“新论”,一出书就要创立某某学科或某某学派,而且不止一本,不过多是编著;“名人”的朋友遍天下,而且多为“名人”。
在这个“我忽悠故我在”的时代,这样的导师当然是首选。我敢肯定,不到三年,你肯定成了一个标标准准的“小忽悠”:深知“名份”的重要性和学术的次要性,学会左右逢源,知道拉帮结派,三年下来,你想不是“优秀研究生”都难。有了导师的“名气”,你也渐渐有了“名气”;导师是“大专家”,你就成了“小专家”;导师频频出场,你也会伴其左右。三年毕业后,你一定能下山独自闯荡江湖了。
二是红顶型导师。就“红顶”而言,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学校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如处长、主任、院长、校长之类;二是在政界担任职务,如电视台台长、教育局局长,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学者型官员”,便设法到高校担任导师。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兴趣都在“红项”/权术,而非“导师”/学术。有一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写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在答辩时一位红项型导师竟然说,宫骏崎如何如何(注意,最后两个字颠倒了)。有的红项型导师善于以气势压人,会抓住你论文中的某个错别字、某个病句煞有介事地大做文章。在我看来,导师应该就选题意义、论文结构、论点论据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应当仅仅在错别字、病句上纠住不放,否则,与小学语文老师还有多大区别?
红项型导师虽然没有学术玩权术,但你还是应当重点考虑。俗话说,学术止境,以后的路长着呢,干嘛现在就急于钻研学术?在短暂的三年读研时光中,你如果能榜上红项型导师,定会受益匪浅:可能会得到一些“小红顶”,比如班长、学生会干部;奖学金肯定少不了你的;关键是毕业论文答辩,别人都为能否顺利通过答辩而辗转反侧,坐立不安,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你尽管稳坐钓鱼台,悠悠然,欣欣然,笑看他人窘相,因为有导师的“红顶”在,答辩时谁也不敢轻易对你说三道四。
三是高产型导师。要有多大产,就有多大胆。这种导师首先是胆量惊人,可以一稿多发(而不是一稿多投),可以自我剽窃(或者叫学术自慰),可以剽窃他人,因此,写一篇文章如捏死一个臭虫那样简单,写一本书如打一个喷嚏那样轻松。我在网络上发现某学者迄今已经发表了1000多篇论文。之后,我在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时亲眼在嘉宾资料上看到北京某大学一位不到50岁的教授竟然出了30多本书。我的天呐,简直是文化大跃进了!
我想,跟着这样的导师,哪怕他肯传授一点点“秘笈”,你就会三天一小作,五天一大作。无论小作还是大作,写出来根本不愁发表,因为高产型导师肯定神通广大,只要给手中撑控的刊物打个招呼,就OK了。相反,如果你要跟着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这样低产型导师,就遭殃了。宗先生一生只有《美学散步》等极少部作品,信奉“十年磨一剑”。在这个注重量化考核的年代,你如果也信奉“十年磨一剑”,待一剑磨好时,那些信奉“一年磨十剑”的人已经磨好了一百剑,其差别和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是情色型导师。“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是对这类导师最形象的写照。他们非常浪漫,深知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善于学术研究之余发现“美”,并创造“美”。高智者,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中智者,外面彩旗在找,家里红旗不倒;低智者,外面彩旗没找,家里红旗就倒。胆小者,会在社会上渔猎粉黛;胆大者,吃起窝边草,竟然与自己的研究生发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为此,一些高校不得不禁止个别导师招女研究生)。
跟着情色型导师,你也会好处多多。首先,导师忙于释放蹲伏在内心深处的利比多,可能疏于对你的管教,这样你就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少有完不成导师任务时的紧张感,很少有论文被导师批评时的痛苦感。你可以自由地泡图书馆,自由地看书,自由地兼职,三年只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即可(而毕业论文答辩几乎没有不通过的),多么惬意!其次,你还可能与导师之间发生一些“不能说的秘密”;还可能耳濡目染,学着导师的做法,与其他人发生一些“不能说的秘密”,多么浪漫!
以上四种类型的导师,你能碰上一种,算是幸运;当然,如果能碰上集四种类型于一身的导师,你就幸运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78-27576.html

上一篇:汶川地震中记者最不人道之举(续)
下一篇:想起了鲁迅先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