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ih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ihb

博文

论文答辩会上评委的问题有错,怎么办? 精选

已有 11991 次阅读 2021-6-4 11:20 |个人分类:教育文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年度研究生答辩的第一个高峰期已收尾,一边是通过答辩的研究生们高兴地提交毕业和学位申请材料,一边是教授们从“烧脑”的答辩会日程回归原有的工作节奏。教授们相互参加答辩会,既完成了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收到了交流思想、促进友谊的效果,这自然成为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一大乐趣。

回想二十年来参加研究生答辩会的经历,自己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导师,到如今答辩会上评委中的“老运动员”,感觉研究生们的总体差异并不大,大多精心准备、谨慎回答,倒是教授们在答辩会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大致有这样几个类型:

1)夸奖讨教型。出口即是一番夸奖,诸如论文水平高、工作量大,然后表示自己是外行,希望讨教几个问题,如果那名研究生的导师是堂堂院士,则更要声明“我是来学习滴!”

2)隔靴搔痒型。提一些有关无关的问题,譬如你做南水北调东线的生态问题,我就请你谈谈对南水北调西线的看法,或者东西南北一番评论,最后抛出一个问题:假如让你继续做下去,你认为这个研究还可以怎样深入?这个问题如此易学,以至于曾有某位大教授要求在场的研究生学习提问,有位研究生张口就来:“你认为这个研究还可以怎样继续做下去?”

3)写作规范型。首先肯定论文的优点,然后询问一些实验情况,最后逐项罗列论文题目、摘要、综述、章节排列、标题、图表、参考文献的问题,建议正式提交论文之前注意修改。

4)考察探讨型。一是考察知识点、指出某些概念误用;二是询问或质疑研究方法、实验细节,探讨结果是否可靠;三是提出建议,指出还有哪些方面可关注、可深入、可提高。

5)劈头盖脸型。直指论文写作问题、实验问题或者报告陈述问题,有的长篇大论,有的层层诘问,说到忘情之处被答辩会主席忍不住提醒把握时间,要是碰上答辩会主席滔滔不绝,那也就全场无奈了。

博主当年三十出头的时候,参加答辩会十分认真,仔细阅读送来的论文,即使对于跨领域的论文也力求读懂弄通实验内容、逻辑关系,努力发现论文中的缺陷,试图帮助对方完善后续工作。但是,论文看仔细了,往往被一些错误和漏洞激出一肚子火气,虽不长篇大论,但也难免有“劈头盖脸”之嫌。年头久了,躬身反省,发现事先只看一下论文摘要才是利人利己之举,这样不至于带着情绪参会,在答辩会现场充分利用时间,凝神细听,边听边记,再翻一翻论文图表加以核实、思考,这样提出两、三个问题往往是温和而有启发性、探讨性的。但是,也有非常偶然的时候仍会抱怨,主要问题是答辩人陈述过快,PPT做得不好,难以听清研究内容和推论过程——多年总结出的利人利己之举居然也有无法施展的时候,也就无奈地呵呵一下吧。

说完了评委,再说毕业生们。绝大多数研究生们准备答辩都很认真,反复修改、练习,有的实验室还让毕业生预演练,所以陈述环节大多有不错的表现。但是,评委提什么问题是难以事先知道的,质询和回应这个阶段就主要看答辩人的知识储备、对于科学问题的思考、研究结果的理解和现场反应能力了。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研究生专门研究一个问题几年时间,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成为真正的专家,所以不应该惧怕评委的诘问。但是,任何人都有知识的盲点,有的知识点答辩人不熟悉在所难免,何况评委教授毕竟是学界“老炮”,见多识广,要问住年轻后生还是游刃有余的——可是,如果碰到评委的知识盲点,大教授问错了,或者压根儿没搞懂答辩人讲述的内容,问了一个不恰当的问题,答辩人该怎么办?

博主见过和听说过的答辩人的反应各式各样,最极端的情况是答辩人怒怼评委教授,教授愤然起身,拂袖而去。当然,很快会有人把教授拉回来继续完成答辩,否则大家都不好交代。论文答辩不仅是考察研究生科研成果、能力和知识的环节,也可以说是体现其情商、智商的环节。粗略总结那些比较明智的做法,有这样几点可供参考:

1)对评委提出的问题,即使有错,要保持认真状,不妨略迟疑片刻,分清情况考虑应对;

2)如果问题的错误在于没有理解你的研究方案、实验结果,那么可以抱歉地说自己没说清楚,重新把原委说明白,双方也就释然了;

3)如果是评委教授不幸暴露了知识的盲点,那么你要慎重了,记住你是被考评人,切不可让评委尴尬,你反应快的话能绕着作一些回答那是最好,反应慢迟疑得时间长点也不是大问题,因为提问的评委很快会从现场的反应中觉察到什么,或许会主动做一些纠正,尴尬总会风轻云淡地掠过;

4)如果是评委对研究结果有不同的解释,而他(她)的解释显然是基于对有关背景了解不够,那么首先要表示认真思考评委的意见,然后在必要的情况下试着做一点解释,但一般点到为止,不要争执。

 很多时候,教授之间的讨论、补充和相互提醒会帮你化险为夷,有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还有最后允许导师补充说明的环节,所以只要自己的研究结果是过硬的,答辩的研究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中国式的研究生答辩自有适应国情的理由和许多有趣之处,但是在适当的时候也不妨考虑做一些改进。譬如,答辩会过于集中,大家都没有时间仔细审查和消化学位论文,难以认真考察答辩人的成果和水平;再如,评委专家都是答辩前临时邀请的,而不是在几年培养过程中多次碰头了解进展的。这些都导致了答辩会现场有时遇到的那些尴尬。不过,发展有阶段,问题会破解。平心静气地说,中国的一切都在进步和完善之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36782-1289669.html

上一篇:实验室也要绷紧防疫这根弦
下一篇:微信时代—— 一个海归的生死恋
收藏 IP: 159.226.163.*| 热度|

26 张晓良 杜芳 尹德强 张成岗 杜永军 刘忠波 訚耀保 杜学领 陈智文 刘立 张红光 岳建军 李剑超 钟定胜 唐小卿 梁微红 黄永义 吴斌 曹俊兴 董铭涛 郑强 高建国 晏成和 姚伟 姚远程 NTUZY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