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霜字奇用

已有 3161 次阅读 2013-11-25 15:48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霜字奇用

科林碎语〉〉〉

   文·林之光

科技日报 2013-11-23


   古人用字要比今人灵活、变化得多,甚至匪夷所思。现在正是初霜季节,本文就来说霜字的几例奇用。

   第一例奇用:表示时间,作年用。

   霜每次出现时间本不固定,但霜季则一年一度。即过了几个霜季就是过了几年。唐代刘皂《旅次朔方》诗中便有“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因为他故乡在陕西,为了谋出路才千里迢迢到并州(今太原)待了十年。同样,南北朝吴迈远《长相思》中“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中的“千霜树”,也就是指千年老树之意。

   此外,古诗中还常用“星霜”来表示更长时间。“星”是天空星移斗转季节转换,本都是一年循环一次。但星加上霜便有多年的意思。明熊文举《南乡子》词中“往事隔星霜”就是事过不止一年;敦煌曲子词《凤归云》中“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唐温庭筠《寄崔先生》中“星霜荏苒无音信”,也都是指已事隔多年了。

   但古人却又常用霜来形容事物持续时间之短。例如,“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晋陆机);“富贵还同九月(阴历)霜”(明憨山德清)等。

   更奇的是用霜表示物体的厚薄。

   例如,明末抗清将领张别山《和“浩气吟”》诗的前两句“连阴半月日无光,草覃终宵薄如霜”。他把他就义前牢房中床上的草席形容薄得象霜一般。这是因为直接接触地面的大气中水气有限,夜间凝结时间又短,所以霜一般是决不会厚的。

   奇用之三是表示(白)颜色。例如,汉班婕妤的《团扇诗》中有“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这是用霜雪之白来形容丝织品。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中的“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则是用霜形容梁国白菊。还有,诗人们也常用霜来形容白发。例如北宋张来《夏日》诗中就有“久斑两鬓如霜雪”。

   古诗词中还常用霜来比喻月光照在地上的颜色。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最有趣的要算白居易,竟别出心裁把夏夜的月光称为“夏夜霜”(《江楼夕望招客》):风吹古木晴天雨(落叶),月照平沙夏夜霜。

   霜字后面如果跟上“戈”,“矛”或“刃”字,便不仅形容其白,而且形容这些古代冷兵器的亮了。例如著名爱国诗人宋代陆游,他一生未能战场杀敌,但他托梦写诗却是“战功惊人”:他的营帐“阶前白刃明如霜”。

   霜的奇用之四是霜能降、能飞、能满天。

   我们知道,霜是大气中水汽凝成的。然而,我们在古诗词中看到的却常常是“降霜”, “坠霜”,“飞霜”,等等。 例如,“十月北风天雨(降)霜”(吕本中《秋夜行》);“近来数夜飞霜重”(唐戎昱《戏题秋月》);此外,张继著名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句中字面上看也有飞霜的意思。三国的曹操在《冬十月》中甚至还有“繁霜霏霏”,也就是说霜下得还“很密”。

   此外,古人还以为“霜冻”灾害是由于(白)霜本身冻坏了庄稼,“霜打(庄稼)万倾枯”么。孔子《春秋》中也多次提到“陨(死亡的意思)霜杀菽(庄稼)”。古农书中还有把霜干脆称为“杀霜”的。其实,古代农民也知道庄稼并非白霜所杀。因为气温降到零下,没有白霜庄稼照样被冻,他们称之为“黑霜”。此事难道诗人千年却不知?

   有趣的是,有人还撰文为白霜鸣此“千古奇冤”。其实,我认为,这和“霜降”、“霜飞”一样,都可看作霜字的奇用。

   霜字还有一个奇用,就是用来比喻人的高尚正派的气节,和纯洁无瑕、冰清玉洁的操守,以及用霜的肃杀正气来惩治贪官。例如,古代朝廷中大都设御史一职,就是专门用来监察百官的舞弊不轨行为。因此御史的弹劾奏章俗称霜简,御史的管理部门御史台叫霜台。例如,“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北朝陈江总)。

   古人霜字奇用的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古人写古诗词的需要。因为写古诗词要求押韵,忌重复,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比如,“客居并州已十霜”如改为“客居并州已十年”,就既不押韵也不美了;如果把“月落乌啼霜满天”,改为“月落乌啼霜满地”,那固然合情合理,但那还叫诗吗?那还能流传到今天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744568.html

上一篇:Use the Right Word摘抄(14)----daily和everyday有何区别?
下一篇:“我宁愿看到抢劫犯救死扶伤……”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2 柳林涛 陈湘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