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回顾中国科学院2000年《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已有 1148 次阅读 2023-6-18 07:23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回顾中国科学院2000年《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武夷山

 

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全国少工委等18个部门发布了“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全文见http://m.moe.gov.cn/srcsite/A29/202305/t20230529_1061838.html。这是新时代的一份重要文件。

其实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就向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呈送了《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回过头来看,中国科学院此举极富远见。中国科学院的做法是,先召开专家研讨会,集思广益。我也应邀出席了这场关于加强科学教育的研讨会,可能是因为我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团队翻译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后来我们还翻译了《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然后组织写作班子起草拟呈送给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建议。最后以中国科学院名义呈送这一建议。

我想强调一点:教育部这个最新文件仅讨论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而2000年中国科学院“关于呈送《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的报告”指出:

科学教育绝不仅指在校教育,还需要建立多途径、多渠道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通道,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至社会实践、继续教育的教育链,并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下面附上这份历史纪录,包括参加研讨会人员的名单。

 

关于呈送《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的报告

            科发学部字〔2000〕0345号

 

            国家科教领导小组: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和科技应居于发展战略首位的正确意见,已经形成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连接“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纽带和桥梁,“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科学教育的革命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美国及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都先后制订了科学教育的国家纲领性标准和规划。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也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对发展我国科学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成立了研究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多次研讨会,邀请有关院士和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的同志参加,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包括征求科技部、教育部的意见,最后形成了“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咨询报告。

    报告认为:我国目前的国民科学素养还远远适应不了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在很多领域,中国缺乏世界级一流人才,尤其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领域更为突出。这就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教育,如何尽快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如何富有成效地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而且必须尽快解决的艰巨任务。“有没有创新,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确定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为达此目标而制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改进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对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提出了5条对策与建议:

    一、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适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科学教育体系,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建议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下成立一个由有关部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等)和各界代表组成的国家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淮。

    建议制订国家科学教育总体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并将这一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

    二、面向未来需求,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高度,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价值观念。建立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计划等的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

    三、科学教育绝不仅指在校教育,还需要建立多途径、多渠道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通道,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至社会实践、继续教育的教育链,并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把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合理配置和使用攻府公共教育资源,加强科学教育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四、仍然需要以重大改革来健全和完善科学教育的内部发展机制。

    五、健全并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外部动力机制。

    现将“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呈上,请审示。

 

            二○○○年八月五日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和科技应居于发展战略首位的正确意见,已经形成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连接“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纽带和桥梁,“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冷战之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现实已经表明,各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时代,必然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哪个国家能够培养并拥有适应全球化、国际化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尽先机。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科学教育的革命之中。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美国为了应付新世纪面临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全面地为自己准备富有竞争力的人才。1985年开始了一项面向21世纪改革科学教育的国家计划,这项改革已经提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89年)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5年)两份重要报告。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也都先后制订了科学教育的国家纲领性标准和规划。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也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科学教育的内涵

 

            1.科学教育的概念

    科学教育不单是指科学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是仅限于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更不是专指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而且我们这里所说的"科学"也不仅指自然科学,还包括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等。

            2.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观

    科学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在于将人的创造力发展同人认识世界的知识的条理结合起来,如何使科学的内在价值与其外在价值保持平衡,是确立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关键。

    所谓科学的内在价值指科学在影响人的素质方面的特殊作用。不少人认为只有人文知识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人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和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也是道德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的最可珍视的最为基础的方面。思考与观察相结合的科学训练是刺激发明创造之想象力的真正催化剂,科学馈赠给普通教育的这一伟大礼品无疑体现了科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特殊影响,科学精神在人的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的渗透以及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能为造就科学民主的文明提供理念上的基础,这也正是科学的学术价值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同时,蕴涵在科学内在逻辑中的价值观念,是当代人类知识的源头,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概源于人类对科学知识内在和谐的迫求,承认和尊重科学的这种内在价值是当代源头性创新的文化底蕴。

    科学的外在价值指科学知识系统对于社会生活的实用功能。作为科学产物的各种技术发明源源不断地作用于社会,它们影响了与改造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与改造着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社会以及它们的结构。科学教育将科学的有用知识系统化,使当今世界上的人们都掌喔其必不可少的最低量,能够根据形势的要求而不断扩大这种知识的程度。面对未来而论,科学的这种外在价值可以概述为:继承、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知识、造就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劳动大军,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安全,扩展生存空间,确保持续发展。

              3.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教育的基本任务角度看,二者都在于成就“健全的人格”,影响人性的养成。科学教育并不完全独立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含有科学教育的成分。实施科学教育不是特立独行,另外建立一套与现行教育并行的特定的体系,而是从教育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和视角对现行教育提出的一种改革。

    但从教育的目标看,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侧重点不同。素质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侧重于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得到发展的公民;而科学教育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培育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全面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更有个性充分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在一定意义上,素质教育是基础,科学教育是对人才培养的必要补充、强化,重点是创新能力的养成。

    从教育的对象和范围看,素质教育更注重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而科学教育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把视角扩大到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工作实践中的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是一个层层提高、立体而动态的教育链。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教育也是培养人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

              4.科学教育的目标

    科学教育目标:一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二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科学教育的目标在于,所有的人都应该有也必须有机会成为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未来的每个中国人都深谙基本的科学观念和基本的科学方法,因而能生活得较为充实并工作得较为高效,而且能领略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产生的那种兴奋和满足。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源于人的实践经验和潜能,人的尊严和价值也来自人所独有的各种潜能,因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成就人的这种潜能的释放。而人的潜能的充分释放是以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为前提条件的,全面得到发展而又独具个性的高创造力的人的养成,非此途莫能形成。

              5.科学教育的标准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科学教育的标准大致应由科学教学标淮、科学教师专业进修标准、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育大纲标准和科学教育系统标准六个部分组成。在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核心部分的现代,科学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反映科学研究本身的做法,把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就是要把获取科学知识、获得科学认识和掌喔科学本领作为教育的中心部分。科学教育标准作为人们判断一些具体做法是否有利于形成一个高科学素质社会的依据,对学生、教师和教育系统各层面的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能确保科学教育改革步调统一地进行下去。

    “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应当是什么样子?能达到这一目标的科学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这些都需要有规范的表述和科学的设计。作为教育整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教育,其目标的表述和标准的设计都是不可脱离普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而特立独行的,并且要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平衡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现传统与未来衔接间题上要审慎地估价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使其取得完全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点,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新世纪的人才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的需要,必须具备崭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学习与科学工作方法、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善于运用全球的知识基础和创新工作平台,并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特色,他们将承担起新世纪中华腾飞的历史重任。要强调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知识经济和科技社会的主力军,中国要靠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去建设。懂得科学,有科学本领,可以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将来各种重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未来的社会也要求就业者善于学习、善于推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决善断、会解决问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促使我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迅速提高并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承认,我国目前的国民科学素养还远远适应不了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在很多领域,中国缺乏世界级一流人才,尤其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领域更为突出。这就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教育,如何尽快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如何富有成效地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而且必须尽快解决的艰巨任务,中国的教育必须迎接这一挑战。面对21世纪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不仅面临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正规科学教育的挑战,而且还遭遇着新世纪对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巨大压力,“有没有创新,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确定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为达此目标而制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改进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教育角度,特别是从科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1.在新形势下,缺乏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的口号虽然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就已提出,然而迄今我们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为达此目标所需的系统的科学教育标准。

    2.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观明显偏颇。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得到发展的人,但往往忽视科学在影响人性方面的特殊作用,只重视科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实用功能。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尤其缺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学生往往是学会答(问题),而不是学会问(问题),这在中、小学教育中尤为明显;而群体观念淡薄,缺乏合作精神,也是极为值得关注的严重缺陷。

    3.缺乏对科学教育内容不断更新的强有力的社会竞争的动力需求,教材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远远落后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

   4.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学校缺乏真正的依法办学自主权,缺少自己的特色;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从属和受支配地位,没有自主性,缺少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健康发展个性的动力机制与环境,没有个性,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发展中国科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适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科学教育体系,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建议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下成立一个由有关部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等)和各界代表组成的国家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淮,以促进国家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

    制定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有助于规划我们走向未来的行动路线,旨在引导我们从当前学校教育的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向着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一目标前进。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需要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加以实施。建议制订国家科学教育总体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并将这一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

 

    2.面向未来需求,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高度,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价值观念。建立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计划等的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以引导和确立在科学教育过程中什么是优秀的学生?什么是出色的教师?什么是富有成效的教学计划?什么是好的学校?从而促进和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3.科学教育绝不仅指在校教育,还需要建立多途径、多渠道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通道,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至社会实践、继续教育的教育链,并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要把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科研院所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步骤,促使重点高等院校与骨干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科技专家不仅要做出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还肩负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应鼓励和提倡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退休科技人员和教师,继续在科学教育方面发挥作用。

 

    投资科学教育就是投资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合理配置和使用政府公共教育资源,从社会各渠道筹集资金并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基金,改善和创造良好的有利于科学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并完善社会公共科学教育体系,大、中城市应建立相应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信息文献中心、公众教育网络,加强科学敦育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4.仍然需要以重大改革来健全和完善科学教育的内部发展机制。健全科学教育内在的运行机制的基本任务在于,制订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以保障科学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求知兴趣日益增长。对学校来说,最重要者莫过于依法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自主地发展,办出特色。对教师来说,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并维持体面生活的工薪是首要的,而严格的退休制度、合理的岗位轮换、灵活的访问进修、公开招聘和禁示“近亲繁殖”来保证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也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来说,给予更大的自主性,实行宽进严出并给予择校、择系的平等和自由,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机制,是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精神的基本条件。

 

    5.健全并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外部动力机制。尽早建立来自立法、行政、科学团体和社会舆论的对科学教育的公正评价和及时反馈的机制;逐渐扩大国际间科学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和范围,在法律规范下并通过示范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教材和经验;积极促进教育系统与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和联合,以通过国家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使科学教育能跟随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努力探索科学教育中各种途径相互补充的作用,包括给予科学研究机构和私立学校以平等的办学自主权;大力发展远程网络教育,以支持和引导终身学习的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

 

    “任重而道远”,科学教育的规划与施行,从“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来考虑,已刻不容缓。

 

            附件:1.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2.高校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科学院学部“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研究组成员

 

                  姓 名    单位                职 称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师昌绪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佳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母国光  南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鹏大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梓坤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华中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咏诗  天津大学            教授

                  闫沐霖  中国科技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教授

                  倪光炯  复旦大学物理系         教授

                  董光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员

                  张建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

                  张国刚  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

                  蒋国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授

                  邹 泓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教授

                  铙子和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工程研究院   教授

                  赵世荣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副研究员

 

            写 作 组 成 员

 

            董光璧  张建新  张国刚  赵世荣

            

            参 加 研 讨 会 人 员

 

                  姓 名    单位               职 称

                 路甬样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师昌绪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佳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母国光  南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鹏大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梓坤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华中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甘子钊  北京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志明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立伟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咏诗  天津大学            教授

                  闫沐霖  中国科技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教授

                  倪光炯  复旦大学物理系         教授

                  董光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员

                  张国刚  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

                  张建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

                  蒋国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授

                  邹 泓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教授

                  铙子和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工程研究院   教授

                  张尧学  教育部科技司          研究员

                  纪宝成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教授

                  袁行霈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    教授

                  杨光荣  中国地质大学          教授

                  刘 钝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员

                  罗嘉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员

                  倪力亚  中央政策研究室科教文组     研究员

                  郭 雷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黄季焜  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刘忠范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张梅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

                  施建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李喜所  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

                  刘珺珺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武夷山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研究员

                  武长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教授

                  龙 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工程师

                  陈士俊  天津大学            教授

                  韩义民  天津大学

                  李燕丽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谷冬梅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钱文藻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周先路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高工

                  孟 辉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高工

                  赵世荣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副研究员

                  盛海涛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高工

                  刘勇卫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高工

                  张 恒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副研究员

                  刘春杰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高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92140.html

上一篇:英国小说家在科学知识社会学问世前的相关思考
下一篇:走访本所几家刊物的编辑部——日记摘抄1042
收藏 IP: 219.142.144.*| 热度|

2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