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学学研究资助计划 精选

已有 6463 次阅读 2021-11-22 08:1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学学研究资助计划

武夷山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有The Science of Science: Discovery, Communication, and Impact (简称SoS:DCI,“科学学:发现、传播与影响”)资助计划。下面摘译NSF网站对此计划的简介:


 SoS:DCI计划旨在增加科学活动的公共价值。为追求此目标,本计划支持以下三个基础性领域的基础研究:   

  • 如何增加对社会有益的科学发现的数量;

  • 如何改善科学传播的结果;

  • 如何扩大科学活动的社会效益。

本计划是以原先的“科技创新政策学”(SciSIP)计划为基础,对有助于深化这三方面的理论和经验认识的研究项目给以资助。考虑到本项目的目标,项目申请书应做到:

  • 开发一些构成并促成变革性进步(而不是渐进变化)的数据、模型、指标及相关的分析工具;

  • 识别伦理挑战,降低人和机构将面临的潜在风险;

  • 提供对本项目之影响的可信测度和严格评估; 

  • 制定稳健的数据管理方案,目的是提高科学材料的有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我们对这样的申请书特别感兴趣:它们有潜力帮助增强美国在科学事务上的全球领导力,增强美国在广泛领域中的国家竞争力;它们对加强美国的科研劳动力大军并使之更加多元化的策略进行分析;它们对在众多部门培育高影响力的科学发现之方式进行分析。本计划强烈鼓励会聚性的科研协作。

除了“学术价值”,本计划强烈鼓励潜在的课题负责人认真考察其工作的“广泛影响”。广泛影响的准则包括:造福社会的潜力,对实现人们想要获得的具体社会结果的贡献。

 

博主:我在2015年发表了题为“科技与创新政策学关注的典型问题”的以下博文:

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出版了一本书,题为Scien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olicy: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Conference Summary (科技与创新政策学:项目主持人会议纪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从2006年起设立“科技与创新政策学”(SciSIP)研究计划,经过5轮的项目征集与资助,共支持了150名研究人员(包括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开展相关研究。为了总结5年来的项目资助效果,NSF委托国家统计学委员会召集SciSIP所支持过的项目主持人们于2012年开了一次会,全面总结SciSIP计划的进展,明确日后的努力方向。由国家统计学委员会来召集这个会议,恰好从一个侧面表明,SciSIP计划主要支持定量研究。从我介绍过的SciSIP计划2008年资助清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6116.html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受资助项目基本上都属于定量研究。

该书开篇不久就列出了科技与创新政策学关注的典型问题,这个问题清单(分8个方面)虽然是针对美国情况而言的,但其实具有普遍意义,很值得国内科技政策学学者参考。

竞争力

哪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助于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一个产业的生产能力的增强或减弱对科学基础设施有什么影响?美国私营部门中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大型实验室(博主:如过去的贝尔实验室)若是消失了,会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

数据抽取与处理

逐渐成为可获取的新数据、新测度方法、新指标在阐明科学技术政策问题方面的价值何在?

地理空间集群

哪些地方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地区性热点和国际性热点?哪些关于科技资源和科技网络的测度能够可靠地标示出一些地区和国家,将其作为可能出现科技突破的重点观察对象?

创新

我们对创新动态过程已经把握了哪些?哪些因素加快了或阻滞了新创意和新应用在国家间或企业间的扩散?在哪些条件下,公共政策或公共基础设施能够影响扩散速度,如果确实发生影响的话?

政府作用

政府在促进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创新方面的努力有什么效果?公共政策或公共基础设施何时能影响科学新知识的扩散速度?是否存在这样一些部门,其长程社会经济效益非常好,因而政府有理由在该部门的起步发展阶段对之进行重大投资?公共科技支出的期望就业效益(岗位、工薪、职业流动)是什么?

战略性政策设计

我们从以往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联邦政府科技政策协调活动中能够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我们从企业的类似协调活动(如创立跨职能团队)中能学到些什么?

技术转移

在什么情况下,学术研究能有效转化为私营部门的应用?大学在将技术转移向市场方面能做得更多吗?为了跨越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死亡之谷”,需要哪些制度变革和法规变革?学术机构的科学发现与私营部门的就业机会创造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变革性研究

什么样的机制能够激励研究人员去识别目前未获得足够资助的那些具有潜在高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可以看出,从SciSIP到SoS:DCI,名称变了,总体思路没有变。只是在新的资助计划中,未刻意采用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而已。“创新”可以认为是“社会效益”和“广泛影响”的一部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13411.html

上一篇:我在ICSTI(国际科技信息理事会)2011年夏季大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本单位老领导胡平去世----日记摘抄727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13 晏成和 刘立 郑永军 籍利平 姚伟 杨正瓴 谷云乐 黄永义 蒋国华 王庆浩 李学宽 宁利中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