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从科幻迷宫走出来

已有 1896 次阅读 2018-4-13 08:46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从科幻迷宫走出来

□ 黄 海

(科普时报 2018年4月13日)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wzb/html/2018-04/13/content_392303.htm?div=-1

 



中国科普研究所特约刊登

 

    大众所了解的科幻大致是从电影电视或动漫画来的,常常忽略了文字文本。对于从事创作的人来说,两者同样重要。电影可以作为提取科幻元素的参考,文本则启发创作。

    最近一次到大学去演讲,由于知道同学对于科幻的认知有限,我先推介了外国的经典短篇科幻小说《熊发现了火》,还有本人收入国中小教科书的微科幻小说《深蓝的忧鬰》《机器人代死刑》,前者讲机器人下棋输后哭了,AI科学家却欢呼不已,因为机器人设计成功了;后者是用死刑犯的脑部改造成机器人以代替死刑。这是为减轻同学对文字的阅读负担,希望同学对于科幻小说与科学童话的区别有个粗浅认识。我这样看:科幻小说是指向未来或未知的探索,科学童话是对已知科学的诠释,科幻童话有可能是两者的综合。AI人工智慧发展如火如荼,写作者对于尖端科技的发展必须随时关注。我的微科幻写于十几年前,很快要过时,我引用台湾科技大学学者的论文说明“感情可能是形成意识的原动力”。

    我对获得中山文艺奖的《大鼻国历险记》介绍过:1987年开始写作,1988出版,1989年获奖。里面提到遥控小飞机,从人家窗外飞入家里,这样的描述,那时也还不曾有这种小飞机发明的迹象,心中忐忑不安,以为发明不出来的玩意竟然出现在我的科幻童话中。在AI人工智慧步步紧逼的今日,科学家期待有一天,人的心智进入电脑,可以不再需要躯体,永远活着;而当年我写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半夜发出怪声音,以为闹鬼了,原来是电脑有了自觉,想要有一身体。

    大约是2014年,我在大同大学演讲,会后有一位女同学说:“这不是我要听的”。我马上想到了原因,就是我在《科幻文学解构》所说的“视觉文本与文字文本”的差别。如今的影像科幻已逐渐占有统治地位,文字文本被忽略是理所当然的,这位女同学所了解的科幻来自娱乐性的科幻电影,或英雄动漫,我则重视科幻中的人文意涵,在科幻浩海中选择性地提出讨论。正如著名的科幻学者达可·苏恩文所说,他的研究只限于严肃的科幻,对于娱乐科幻不作评论。我以为娱乐的科幻如超人、星际大战、变形金刚、蝙蝠侠、环太平洋……可以提取其中的科幻元素或概念。

    演讲中,我回顾了科幻文学史,著名的科幻电影和小说,最后提到了写作。以前我上课时常常提到日本作家星新一,他写了超过1000篇的科幻小小说,人家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摊开稿纸,从第一行写到第二行,第三行……从第一页写到第二页、第三页以至收笔完稿。近年我参与了科幻创作坊,我感觉新一代的科幻创作者,一般是不曾在传统小说的基础上磨练过便直接写科幻小说,等于同时跨越两道门槛,这样的成品难有缺憾。我自己是很早就开始传统小说写作,在我写作科幻之后也还有传统的长篇小说出版。

    我想,即便是一般非科幻电影,影评者也很少拿原著来比照,品评其创意或艺术,这是一个缺口。我这回的讲演也只是针对这个方向做了一个开始,等于是过去多年从事科幻文学教学的一个精华呈现,看科幻电影或小说而能导入写作,是一个期待,或者当你看科幻电影时能想到原始创作文本,这是我要提醒的。前两年在内湖注书店的一次小讲,记得现任的中华科幻学会理事长蔡闲者老师说,我是综合了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做的演讲,让我感到很安慰。希望有志于此的研究者,当你品评电影时(不管科幻或非科幻),得考虑到电影是原创或来自小说改编,才能站在制高点上有一客观的评价。著名的《2001:太空漫游》电影和小说是各自独立的经典,必须两者相互参照,才能体会其中的内涵,从科幻迷宮走出来。

关于有沒有办法做时间旅行,一直是热门话题。如果依照狭义相对论是借助高速太空旅行达成时间的膨胀,与地球有着相对的时间差,到未来是毫无疑义可行的,如果要到过去旅行,霍金前几年已经说了,理论上可以利用虫洞原理做成时光机,但是不要去尝试回到过去。“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会想要回到过去(颠倒因果)。”

 

    (作者系台湾著名科幻作家,台湾唯一以科幻作品获得中山文艺奖的作家。作品曾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选入国中小教科书;著有《冰冻地球》《纳米魔幻兵团》《地球逃亡》《歌丽美雅》等作品,多次获科幻星云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08817.html

上一篇:文学为药
下一篇:推荐一篇文章: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2 强涛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