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三)

已有 3017 次阅读 2017-5-23 12:34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三)

 武夷山

 

根据引用情况进行评估

在金(博主注:“金”是加菲尔德的名字“尤金”的昵称)1955年发表于Science的论文中,提到了引文的评价功能,但未加以强调。很多年来,他都强调SCI的检索功能,淡化其评价功能。

尽管他对SCI的评价功能持保留态度,但是,他很热衷于利用SCI数据来褒扬科学家的成就。他在《当期目次》杂志的社评中不断发布一些高被引科学家和高被引论文的清单。他有意识地按科学家姓名字母排序,以免读者误以为排在前列的科学家就更重要。1977年,他首次推出“引文经典”系列,配上科学家对这些高被引论文的评论。他曾对ISI的科研副总裁谈及他做这些事的良苦用心,他说:他们家族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培养出了他强烈的公正感。很多人在正式的科学奖励体系中无声无息,通过SCI和引文分析,他就把这种非正式的承认体系转化为显性的科学奖励体系。(博主:拿中国的情况举例,有些科学家虽然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既当不上院士,也评不上国家科技奖,有了SCI,好歹可以把他们评为“高被引科学家”,也算是一种补偿)。

 

科学百科全书

金一直对英国作家H.G. 威尔士提出的“世界脑”概念很感兴趣,世界脑指的是这样一种百科全书,它将所有学科的权威科学家的现有论著汇总起来,实现世界上科学知识的大综合。1981年,金将世界脑的想法付诸实践,编了Atlas of Science(科学地图)。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同被引分析将文献聚类,形成科学地图,再请科学家撰写简短的评论,谈谈这些聚类所含文献的科学意义。再后来,以这些工作为基础,创办了一系列综述评论刊物。那些同被引分析形成的科学地图正可以帮助他们确定,到底在哪些领域值得办综述评论刊物。

 

作为老板的金

当年,我给ISI副总裁写信,问有没有岗位空缺,同时寄去了自己的一些文献计量学工作成果。金要去纽约出差,于是我们在纽约Penn Station火车站见面了。他穿着橙色的袜子。他问我: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以中西部人的风格回答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金说,“我们ISI只招募非凡的人”。我心想:完了。但他们还是聘用了我。

1972年我进了ISI。入职几个月后,我去他办公室,给他看我写的关于同被引的论文,他的第一反应是:你这个没发表过文章的无名学者,不打招呼就弄这么一个东西出来,你小子也太狂了吧?我想,我要被解聘了。但这并没有发生。我认识到,你越是为自己坚信的观点辩护,他就越是尊重你。自此他就把我视作能独立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了,我获得了他的热情支持。

ISI雇员中有形形色色的人:艺术家、音乐家、作家、不墨守成规者。原因之一是,ISI的好些工作,特别是数据处理之类的工作,是单调重复的,但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还做不了。拥有兴趣爱好的人,下班后就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原因是,金喜欢这一类的人。他本人会吹萨克斯。他采取开门政策,任何员工都可去他的办公室找他聊聊,吐吐苦水什么的。这种与员工的频繁交互带来了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度。很多员工都在ISI工作很多很多年。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武夷山,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356.html

武夷山,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79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56613.html

上一篇:《科技日报》报道本院编写的《中国创新地图2016》
下一篇: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四)
收藏 IP: 1.202.67.*| 热度|

5 徐令予 王启云 章成志 魏瑞斌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