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jieg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jiegeng

博文

牛顿遇见老子3:天体运动,是由于[电磁波的粒子性推力]吗?

已有 3275 次阅读 2014-12-29 22: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光电效应, 行星轨道, 离子阱, 万有引力常数, 天体动力


“光子推力”首出山,天体运动新掌门



(接文2)

见大家统一了基本思想,牛顿便开始进入具体问题:

“万有引力,谁能证明它是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唯一的力,不能。况且,我在人间工作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质量产生引力的机制],直到来天堂后,已经三百多年,仍未发现该机制,所以要考虑它是不是错了。因此说,万有引力不是发现的,是凭空创造的,是演绎出来的,极不可靠。

关于[引力定律得到太阳系的证实],我想问问,哪个星体的质量,是我们像秤猪一样,准确地称出来的,而非间接计算出来的?”

大家哄然大笑,之后交头接耳,面面相觑,然后恍然而悟:是呀!引力定律在太阳系内运动上,并没有得到严格验证。

这些星体运动数据,即不能用来做为引力定律的证据,也不能做为质量产生引力的证据,顶多算是[某些星体运行数据,在反复拼凑下,貌似符合一个数学表达式],也仅此而已。

这时,空中浮现出一个3D图案:一个水平自转的半透明大盆子,里边有3个小球在不同的半径上,绕着盆底儿中心旋转。

牛顿用心念做出这个场景,静静地看着大家。

“喔~~![行星的轨道运动]也像[盆子里球的运动],是在盆子的[沿半径指向盆心、沿半径圆切线]的推力下,绕心转动的!看来[星体之间的引力]只是原因之一,另外,还可能存在[星体之外的推力]。”

“同样,星体自身的重力,也同此理吧,但这个提供推力的盆子是什么呢?”

“要是找到了这个盆子,星体、星系的原始动力问题也就有新的方向了!”

“这个盆子是暗物质吗?”

“这个盆子是以太吗?”

……

看着空中的场景,大家的类推式想象力,瞬间被打开了,有点激动不已,试图寻找天体动力的新方向。

牛顿喝了口咖啡,那味道,跟在现实中的味道一样,很鲜美。

卡文迪许举手示意,问到:“牛老,我测得的G常数,难道说,不是质量的引力常数,而是别的力的常数?”

牛顿缓和的反问到:“G常数,在高空测过吗?在太空里测过吗?在月球上测过吗?”

人群一阵骚动……是呀,这个常数,谁曾想到[到地球各处,甚至去地球外的大尺度空间内测一测]呢?说不定是个变值,是个开启宇宙力学的新方向!

爱因斯坦,此时暗想:我在广义相对论里,引入的常数,看来太过于武断了。

牛顿望着爱因斯坦,问:“爱因斯坦,你因为什么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有点儿忐忑地说:“波粒二象性理论。”

牛顿:“呵呵,我在人间时,曾一度认为[是一堆天使,在推动着星体],但找不到天使是谁,最后就认为[是质量产生的引力,在拉动着星体]。然而,现在再来看,根据波粒二象性理论,可以推论:电磁波的粒子性,极可能是[扇动翅膀的天使],由外向内推动着星体,形成星体的重力、自转、公转,并使其组成各种星系。

人群的后方,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牛老,您是说,来自星系之外的电磁波,就像这个盆子,形成星体重力,并推动星体自转、公转?!可是,这些微弱的电磁波,怎么能推动这么大的星体呢?这样的话,我们不就可以造光火(电磁波)箭了吗!”

人群一阵躁动之后,期望能够找到,有什么现象支持牛老的推论。

牛顿:“光电效应理论,说明电磁波可以通过其粒子性,与电子碰撞,而产生力的作用。离子阱现象,即用微波场囚禁、控制一个离子,说明电磁波对离子中各电子的作用力,可以形成对整个离子的作用力。

再往大里看,地球有多少个电子呢,地球外又有多少电磁波射来呢,恐怕都不计其数吧,再小的力,只要乘以无穷量,恐怕不能小看了吧。这还仅是电磁波对电子的作用力,而对其它粒子的撞击作用力还没考虑在内呢。

大风来袭,毁屋断树的力量,不是每个空气分子提供的吗?”

提到电磁波,大家很自然地想到:麦克斯韦方程、电磁力等,将其放到高速、微观的物理世界里,去认识电磁波,而从来没有在低速、宏观的经典物理世界里,去思考它的作用。

所以,牛顿方才这些话,犹如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急速射入所有人的脑细胞,在神经元的惯性链接序列中,快速形成一种新的神经元链接序列,由此大家感到有点眩晕、不适应。

这时,空中陆续浮现出:爆竹燃爆,枪炮发射,火箭升空,原子弹爆炸等清晰、逼真的宏大场景。

大家忙抬头看这些场景,就像欣赏漂亮的烟花。

牛顿指着这些场景说:“是不是可以看出,越是高速、高能的物体,就越伴随着大量的光,也就是电磁波呢?”

此时,爱因斯坦激动地说:

“喔!化学物质变化,首先释放出光(电磁波能),光一出来,就要奔向无穷远,它的粒子性,完全可以推动拦路的电子等,或者撕裂原子态,或者通过力的逐级传递,形成对原子,乃至宏观物体的整体推动。

所以说,光火箭,一直存在,我们由于过于熟悉这些现象,以至于不曾想过其根本动力,是由燃料释放的光提供的。”

牛顿欣赏地点了点头,大家的眼睛开始闪亮起来,显然,大家基本上突破了[三百多年来所形成的强大的]惯性思维,并为发现新方向而兴奋不已。

牛顿望着爱因斯坦,打趣地说:“当初,诺贝尔奖委员会,顶着各界压力,不给你的[相对论]发奖,而是给你的[波粒二象性]发了奖。看来,我们是庐山中的人,他们是庐山外的人,是上帝的人,认清庐山真面目,还得要出来啊!”

听到这话儿,爱因斯坦咧嘴大笑了起来,头发不再是雷震子式儿,而是卷成了一串儿字符:E=MC2,泛着蓝白光。

人群轰一阵大笑,都觉得爱因斯坦,自从不在人间工作后,不再自闭了。

牛顿喝了口咖啡,看了看大家,说:“咖啡?”

“嗯,来点!”大家同时点头喊道。

牛顿心念一动,大家都捧上了一杯热咖啡,大家开始乐呵呵地享用着……

过了一会儿,牛顿问大家:“现在,谁能说说[水星近日进动]是怎么回事。”

费恩曼举手示意,说到:“太阳系内行星,可以简单认为受到两个外力:一个力来自太阳辐射的电磁波,由太阳指向系外;一个力来自太阳系外辐射的电磁波,由系外指向太阳。

此二力同时作用于行星,将其推动到二力平衡处,即距离太阳一定的距离处。由于各行星的构造不同,所以取得二力平衡时,距太阳的距离也不同。

由于太阳自转,对行星形成一个绕太阳旋转的切线力,使其绕太阳公转,方才的距离就是轨道半径。另外,因切线力作用于行星的太阳侧,因此行星像被抽动的陀螺一样,自转起来。

然而,随着太阳辐射能量的减弱,其对各行星的切线力、向外的推力减弱,因此,各行星在绕日公转的同时,逐渐被系外辐射力推近太阳,构成了近日进动现象,且自转也减缓。也许,不仅仅是水星有此现象。如果我们比对一下历史上地球的岁差数据,比如说祖冲之老先生的,兴许能发现点什么。

当两个行星靠近时,由于彼此遮挡,它们外围的电磁波推力,在他们之间形成了弱力区,因此,在他们之外的强力区推动下,形成彼此靠近趋势,即行星摄动现象。如果行星上有流体,比如水,大气、岩浆等,将被推力推向弱力区,即遮挡区,形成潮汐现象。

费恩曼,不愧是美国物理现代教材的缔造者,功底深厚,物理全才,很流畅地一口气,讲完自己的理解。

有道理!费恩曼赢来了一片赞许之声。

爱因斯坦,用右手一把揽住费恩曼的肩头,用力摇了摇,竖起大拇指。

       牛顿看着费恩曼,轻轻点了点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02884-854852.html

上一篇:牛顿遇见老子2:科研的三个基本原则。
下一篇:牛顿遇见老子4:暗物质是"以太"吗?也是老子说的"道"吗?
收藏 IP: 222.129.49.*| 热度|

4 郑永军 王水 田青 N2N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