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jieg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jiegeng

博文

牛顿遇见老子2:科研的三个基本原则。

已有 4220 次阅读 2014-12-28 23: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电磁波, 脑电波, 粒子性, 科研原则, 天体动力

引力欲退遇阻拦,严谨求实来破冰


(接文1)

1Hz…

8Hz…

1Hz…

8Hz…

……

牛顿的脑电波在这个区间,荡来荡去,就像一台收音机,被人调节着频道旋钮一样。

   ……

突然,牛顿感觉到自己悬浮在空中,四周明亮,但又不刺眼,一望无垠,不知道光来自何处,自己念一动,想到哪里,就可以飞到哪里,感觉好自在。

“怎么回事?我在哪里?”

“刚刚与老子谈完话就回屋睡觉了!还记得万有引力被我否决了!”

“这是在梦里?”

“在梦里,还能感觉到自己在梦里,还能毫无障碍地回忆清醒时的知识?”

1+1等于几?等于2。不,不应该是梦,因为我有清醒状态下一样的逻辑思维!”

“神奇!”

牛顿一边飞来飞去,体会着这种莫名的感觉,一边不断地思索着答案。

……

 

大脑犹如一台调频收发机,可以在一定波段内工作:当在8Hz以上时,可以形成逻辑思考,指挥身体,按照现代物理规则,与万物进行互动,叫做显意识活动;当在8Hz以下时,可以形成神识,脱离身体,按照某种自然规律,与万物互通信息,叫做潜意识活动。

然而,显意识和潜意识,两者从不单纯存在,而是大致以8Hz为界限,脑频向上升高,显意识成分大,起主导作用,脑频向下降低,潜意识成分大,起主导作用。

通俗来讲,白天醒来,在显意识主导下,我们犹如一台忽略了联网功能的电脑,独立工作着;夜晚入睡,在潜意识主导下,我们犹如一台开启了联网功能的电脑,但肢体休眠了,不再依靠肢体来工作了。

其中,当脑波稳定在4~7Hz之间时,显潜成分大致相当,意识活动便亦真亦幻,这是一个神奇的状态,勉强起个名,叫做[幻境,或神识出游]。入睡、醒来,都要经过这个区间,梦魇,就是发生在这里的奇特现象之一。

由此,我们便可以理解所见到的、经历的各种特异现象。比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了苯分子式;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伊,在梦中发现了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为此获得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化学教授门捷列夫,在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埃利亚斯·豪,在梦中发现了缝纫机的针头制作方式,等等。

“东方这块土地太神奇,做梦都跟西方不一样!……

显然,这对于牛顿还是新鲜事物,他好奇地享受着这种感觉。

……

这时,四周出现了一大群人,围住了自己,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

牛顿看了看,前面几位都认识,卡文迪许、爱因斯坦、霍尔顿.阿尔普、费恩曼、霍金、赵忠尧、安德逊、迈克尔逊、莫雷、哈勃、哈雷、……

都是老同行,多年后再见面,工作都调动了,有的在天堂,有的在人间,当然,也有些在地狱。

“牛老,你发现了万有引力,并创建了引力定律,而且,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也证实了定律是正确的,为什么还要否定万有引力呢?”

“牛老,引力发展到现在,可以解释水星近日进动,可以解释行星摄动现象,可以解释地球潮汐现象,可以解释行星的轨道运动……没了引力,这些现象如何解释呢?”

“牛老,在万有引力的指导下,发现了暗物质,启发了引力场,这些是认识宇宙的门,否定了引力,不成了[认识宇宙而无门]吗?”

“牛老,没有引力定律,我们如何计算、指导飞船进入太空?”

……

一阵七嘴八舌,人群里,弥漫着一种恐慌的味道,打断了牛顿对奇特感觉的享受。

牛顿用食指挡住嘴唇,“嘘~,淡定!”

“牛老,万有引力是物理(宏观)的基石,它将宇宙从神学里解放了出来,引领我们建造了一个科学的万里长城,使人类能够登高望远,走向太空,登陆月球,深入宇宙……

“牛老,没有了万有引力,物理大厦轰然倒塌,我们拿什么去认识宇宙?”

……

人群噪杂,一下子淡定不下来,牛顿心想:好吧,达则兼善天下,就给大家汇报一下吧。

牛顿反问大家:“万有引力真的这么重要吗?那为什么[弦理论、标准模型、核力、电磁力,这些微观世界里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愿意带引力玩的]?”

人群顿时鸦雀无声,是呀,在微观物理世界里,没有任何现象能够解释[质量产生万有引力的机制]

牛顿接着说:“宏观由微观构成,在微观里说不通的引力,在宏观里就能站得住脚吗?面对此情况,不但不质疑引力,反而为它寻找存在的理由,尤其是认为[引力是长程力,不表现在微观上],这种千方百计地维护,难道说不正是[披着科学外衣的宗教迷信]吗?我牛逼顿不值得迷信!”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是呀,谁质疑过引力呢?!

牛顿:“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哪次世界观的进步,不是建立在[创造否定再创造再否定…]的主旋律上?!”

牛顿的一连串反问,铿锵有力,将大家的思想拉到了山顶:是呀!一切知识,甚至整个文明,都是由人创造,用于认识、利用世界的工具,不敢合理地质疑它,那就意味着,不会有创新、发展。

 

看到大家都在沉思,牛顿心想,得从根本思想入手,设法突破大家的定势思维,才能创造出更进一步的知识。于是,语重心长地说:

“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我想从三个原则说起,那就是:搞科学的人,要有[中观的思想],要有[严谨的逻辑],要有[通俗的描述],三者缺一不可。这些原则,对于科学工作者,就像进入陌生森林后,进行狩猎时的森林向导。没有这个向导,我们就容易进入定势思维,在科学里搞迷信活动。”

这时,天空出现一行大字: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散发着幽幽的蓝光,不一会儿便消失了。

望着这行大字,牛顿心想:呵!心理想什么,幻境就会出现什么,神奇的幻境,这些年,自己对中国的古文明感兴趣,随便看些都受益匪浅啊。

大家抬头,看着空中这句话,像在报告厅里看大屏幕一样,频频点头,一致赞同牛老的观点[科研没有了指导思想,将无法开展],耐心地等牛老继续。

牛顿盯着字,清了清嗓子,望着人群,接着说:

“第一个原则,中观思想:就是任何理论,要时刻拿得起、放得下,它被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用以指导下一步实践,并在新的实践中经检验,不断被改进。

所以说,它是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不是[放之四海而永远好用]的工具。

所以说,不能让一些理论一叶障目,而不见其它理论的可能性,不能让一些工具奴役我们,而不再寻找更先进的工具。

关于这一点,要向毛泽东学习,他的实践论,就是这个意思,指导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个[涉及4亿人,叫做新中国]的项目,我们谁能申请到这么大的项目,并成功完成它?”

大家一阵儿会心地笑:是呀,不能固守一个理论,要根据实践,随时调整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呀!

这时,空中刷出新的PPT信息: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大家静了下来,结合牛老前面的话,仔细琢磨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牛顿看了一会儿,心想:这段话来自《中庸》,可勉强理解为[中观],希望大家用心体悟它的具体含义,悟的价值远大于听的价值。

然后,接着说:

“第二个原则,严谨的逻辑,分两点:

一,分析现象的原理时,尽量先确定其决定因素,这叫定性,如果实在确定不了,那就找最逼近的,时刻存着疑问,日后有问题再来这里修改,然后,再去搞这些因素之间的数学方程式,这叫定量。如果定性没搞好,就埋着脑袋去搞定量的数学方程式,恐怕还不如摸彩票。

几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发现越来越多,物理大厦越建越宏伟,但蒙在大厦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多,能一扫乌云的扫帚,很好用的,在哪里?然而,摸彩票,至少一年还能中几个。

为什么?

因为,科学就像淘金,但很少有人看重[矿区的选择],而是看重[架起设备淘金的过程]。”

人群里传出一阵会意地笑声。

“二,确定其决定性因素,就是从现象推导出原因来,即执果朔因,要保证推出的原因是正确的,得证明这个因对于这个现象,是唯一的,否则,这是错误推导,但绝大部分,是无法进行唯一性证明的,因此,绝大多数理论都存在[或然性]

举个例子:电视中正在下雨,将其看做结果,它的原因,可能是人工洒水,可能是大气层降雨,这就是原因的[或然性],但绝大多数观众感受到的,是真实的下雨天,这就是不可靠的归因,要想其可靠,除非你能证明[没有其它办法可以制造下雨]。”

牛顿说完,心念一动,在天空刷出新的信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家抬头默默地看着,并反省自己的工作,而后发出感叹:是呀!轻于[反复揣摩现象中的决定性因素],重于[定量计算],急于[快快出成果],这些成果,又有多少不是[空中楼阁,危石上垒屋]呀!

在这时,牛顿端起冒着热气的咖啡,缓缓地呷了两口。

牛顿很享受地心想:这幻境真好,想要什么就来什么,短暂地享受了一会儿,接着说:

“第三个原则,通俗的描述:科研是为了找到一些工具,供人类认识、生存于世界。如果我们用大众听不懂,或理解起来很费劲儿的方式,去描述一个理论,等于无用功,如果坚持这样做,那这些很玄的理论,唯一的功能就成了自我标榜的标签。

比如说,现在大部分人,过分地追捧[数学是物理的语言,请用数学来描述物理]的理念,在自己和百姓之间,前沿和学生之间,甚至同一领域的不同方向之间,建起了一道鸿沟。

你说呢,爱因斯坦同学?”

爱因斯坦摸了摸后脑勺,俨然一个学生的样子,憨憨地笑了。

牛顿接着说:“你的广义相对论几个人能懂?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实质?……

霍尔顿.阿尔普,抢过话茬儿:“给我们带了时空弯曲,带来了宇宙大爆炸,给我们现代物理带来了十足的艺术品味……

霍尔顿.阿尔普在天文界,曾排在前二十名,但因质疑红移、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等现代天文理论,而被淡出天文界,甚至提早退休,话里带着一股明显的酸味儿,充满了整个空间。

~~~,人群中一阵阵地大笑。

爱因斯坦感觉到脸上发烫,心想,牛老说的是呀,一个很难解的方程组,怎能说清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呢,别说他们理解起来困难,就连我自己也没个系统的架构思想,怪不得,推广起来不但难,还出现许多反对相对论的人,甚至成立了组织--北相会什么的。看来我是过度包装了,应该走通俗路线啊,可通俗需要真水平啊。

站在一边的费恩曼,把左手掌心贴在爱的后背,传达了一份儿对长辈的敬重之心,说:“是呀,爱老,当我们搞物理的过于迷恋数学时,这数学就变成了罂粟,让我们脱离了现实物理,进入迷幻,再想为物理做出巨大贡献,多半儿成了梦幻泡影啊。牛老真知灼见,醍醐灌顶啊。”

   爱因斯坦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呼出,心,宽了许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02884-854610.html

上一篇:牛顿遇见老子1:万有引力行将入土为安
下一篇:牛顿遇见老子3:天体运动,是由于[电磁波的粒子性推力]吗?
收藏 IP: 222.129.49.*| 热度|

8 鲍得海 范秀山 郑永军 王水 李土荣 石富强 田青 N2N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