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US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RCUSA

博文

科技创新--关于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讨论 精选

已有 2541 次阅读 2015-8-11 18: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创新--关于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讨论

 

朱涵(美籍) 博士, 教授, 博导

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 天津大学

天津,中国, 300072

2015年8月

 

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而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众所周知,科技研究成果的一个主要和重要发表渠道是专业期刊。而提交给专业期刊的论文都是要经过评审:即由期刊认可专家来阅读提交的论文(好的期刊一般专家数目都是3位),给论文做一个评审意见。期刊根据这份意见,给出发表或者不发表的决定。笔者从2003年在国内大学工作之起,就一直参与评审国内期刊发来的论文,感受颇多。为了方便描述,工程科技可以简单的分为A类与B类。A类是应用型的,直接来源于或服务于工程应用,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并且带来经济效益。而B类是偏重探索,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能不能用于工程应用或者带来多少经济效益都是未知的。当然,实际情况往往是介于A与B之间,或偏重A或偏重B。

 

笔者注意到,国内专业期刊以前发表的论文几乎都是A类的,B类的很少。这个现象也是有原因的。在过去的20-30年,国内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无数的工程技术问题等待去解决,无暇顾及对B类的研究。这些问题直接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关,或者说的更直接一点,与经济效益有关。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B类的论文也开始多了起来。我最近评审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的两篇论文,都偏重于B类,这两篇我都持正面支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那么为什么要把论文分为A类和B类呢? 这里有很多细节需要讨论。大家知道,判断或评估 A类论文是以工程技术成效或者经济效益作为参照,其好坏标准相对客观、直观和明确,评审专家所得出的评审意见一般不会相差太大,专家容易较为一直结论。但是,B类情况有很大不同。这里先给一个直观比喻:B类的工作如同播种一个小小的种子,埋在土地下面,能否发芽是未知。如果发了芽,能不能长成小树苗也是未知;小小细细的树苗能否长成一棵大树,也是不得而知;长成大树之后能否结果,更是无可奉告;结出来的果实是否大家喜欢吃,大家喜欢吃是否又能否卖一个好价钱,这些种种问题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A类如同一个长满小果子的树,只差一、二步就可以收获了)。或者换一个比喻, A类的论文如同在一个已经搭好的舞台上演戏,主要关注的是戏要演的精彩、好看。在我这个土木工程领域,那些与最高建筑、最大跨度或者说最深地基有关这样一类论文出来大家都拍手叫好。这类论文确实好,确实应该发表,展现了中国工程技术成就和骄傲。相比之下,B类的论文如同搭一个舞台,埋柱子,拉大旗。台子最后能搭得起来还是搭不起来都是不知道的。搭的过程是又累又苦,估计也没人关注,没有亮点。即使千辛万苦搭好了台子,要是没有人愿意来这个舞台演戏,结果也是基本废了。当你面对一颗才埋下去的种子,去给出这个种子未来是不是能结果实、卖好价的结论,哪怕是一个导向性的结论,都会带有较多主观性和个人理念主导性。同样,对一个正在搭建的舞台,要回答未来有没有人愿意去上这个舞台演戏,也是要带有很大预测性。从这两个比喻可以看出,在评审B类的文章,主观性和个人理念主导性会占有更多的比重, 其后果是专家组评审结果容易出现产生分歧较大的现象,论文更容易被拒绝发表。除此之外,B类论文还有另外一个之薄弱之处,那就是论文的“内容链”过长,而科技论文的特点就是要求系统,全面和严谨。一篇论文的篇幅是有限的,也就是几千个字。对于一篇论文想要阐述从埋下种子到开花结果这样一个很长的内容,几千个字是不够的,只能先把重点或原理说了,其他次要工作就只能提一下。但这样一来,论文就显得很难面面俱到,往往处于“易受攻击”的处境。笔者长期研发水泥混凝土新型试验方法,曾多次把研究结果投稿国内期刊。但是收到回复的评审常常说内容不完整,要求添加更多内容。但是,这样在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稿件最后也只能撤回。这里允许笔者再重复一下, A类是处于研究的末端,其论文基本只有一个重点,相关工作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但是B类因为其研究链条较长,往往有很多重点,或者说“多中心”,想要说明和解释的内容很多,论文很容易显得“顾此失彼”,很难做到“高大上”。所以,笔者在这里呼吁,对A类论文与B类论文的评审标准应该重点有所不同。对B类论文,看其发展,看其原理,能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在目前发表论文, 特别是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直接与个人成果和项目评估有关,这样的呼吁显得更迫切))。

 

显然,在国内发表B类论文是具有相当的难度。但对于投身B类研究而言,这个其实还是小巫见大巫了。B类研究风险高、周期长、阻力大、经济效益不明确(笔者从事的新型试验方法的研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但是很难量化这些新型试验方法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何时何地能出成果具有不确定性,申请经费更是遥不可及。其导致的现象是国内资源对B类投入较少,大部分科技工作人员也是不情愿投入B类的研究工作。

 

但是要不要从事B类的研究?我想这个问题还是要和国内发展结合起来讨论。最近与国内工业与商业人士讨论,大家都在叹息说国内各行各业都是产能过剩,而这些过剩的产能都是技术上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水平。大家都在讲怎么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但是,除了通过原创性的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也就是对B类的投入,难道还有其他道路吗?

 

最近,在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推动下,国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潮,好不热闹。这里特别推崇的是有那么多政府和民营资金、风险投资等等,进入创新领域。也羡慕这些投身于创新的“创客“。但是,要是冷静分析一下,这类创新活动,基本还是属于A类的范畴。A类的投入是必须的,而且需要更进一步推动和扩大。与其同时,是不是也要呼吁支持对B类投入的全社会认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486876-912295.html

上一篇:中国发明专利现状的若干讨论--朱涵(美籍) 博士,天津大学
收藏 IP: 60.27.63.*| 热度|

1 梁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