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njunl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njunli

博文

应试教育与诺贝尔奖

已有 5582 次阅读 2014-8-12 09: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与诺贝尔奖有关的题目是一个旧调重弹和老生常谈的话题。前不久,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丁洪预测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很有可能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华人科学家张首晟。网友们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有的人说张首晟是美国籍,这种预测对中国人毫无意义;有的说这种预测是政治的需要。不过我觉得这样的预测还是很有意思的。记得在世界杯足球赛之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用复杂的数学模型预测本届世界杯冠军是英格兰队,无论对错与否,大家都对此津津乐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不能预测一下诺贝尔奖呢。


   迄今为止,中国本土还没有产生诺贝尔科学奖,这是大家都在纠结的一个问题。人们经常把它归罪于中国的应试教育。这种观点粗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没有这么简单。据我观察,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至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没有大的区别。并不是像有的网友说的那样,好像美国的学生从小学起就在搞科研。也不要误解以为美国人就不重考试,有网友写了美国医学院的考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2778-820213.html),觉得比中国的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说美国的考试就是素质教育,中国的考试就是应试教育?那些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从考试开始的。美国好的学区,房价也是炒得天高。什么是好的学区?无非是学生考试成绩好,考上名牌大学的多一些罢了。


   按照百度的定义:“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教育工作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应试教育完全背离素质教育,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它以升学率高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绩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其主要特征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数。  高考的时候学校会不顾学生的前途劝成绩差的学生放弃高考或更改志愿,简单说,就是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我的理解是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增加学生的负担,这对大多数学生是一个摧残,是极其有害的。但对于极少数具有天赋、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应试教育并无大碍。科研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习题和考试题就是最初的基础训练。只是不要太过了。《李政道传》中说,李政道在学校就以解难题为乐。


   话说回来,学生读书都要考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没有了考试,那就是和“文革”中交白卷也可以上大学一样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还有工农兵大学生,我有一个小同乡就是小学毕业推荐上大学的,于国家、于他自己都是一个摧残。不得不承认,现在中国的学校和家长是过分强调考试和分数。从“文革”不读书的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不是教育制度本身的错误,是一种畸形社会风气在作怪。现在的高考录取率在75%,(我们高考的时候录取率6%)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家长还是那么紧张。


   正如有的网友指出的那样,读书和科研是不同的两个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并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读书和科研都需要学习,但科研需要创新,比起读书,科研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更高境界。世界上不论什么事情,越是往上走越难,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当元帅比当将军要难,当正教授要比当副教授难。读得好书、能考试的人,不一定能搞好科研。反过来,我个人一直认为,一个读不好书的人是做不了科研的。原因很简单,科研的时候也需要学习,但这种学习更难。没有人会把文献写得像学校里的教科书那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术会议上,也没有人会像老师那样深入浅出地讲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在学校读书都读不好,考试起来就头痛,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研究的。


   我以上的论述可能会引来骂声一片,有的人会说我给年轻学子泼冷水,有的人马上会举出反例。例如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劳伦斯大学考试经常不及格,据说他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还幽默了一把,说:“我又得了一个D”(回旋加速器的形状是一个D)。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我想说的是劳伦斯是因为思考更深奥的问题没有时间应付考试,如果他愿意,他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如果你现在不认真学习,以后都是要补课的。有人会说,“我读书就不怎么样,可是我科研搞得蛮好的。”我承认有这样的人,但我肯定他是后来一定要补课的。就我们熟悉的华人科学家而论,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文小刚、张首晟、施一公、庄小威,哪一个不是考试的高手?要么是全国考第一,要么是读书时连连跳级的天才学生。本人认为,能够有潜力拿诺贝尔奖的人,世界上也没有多少人,他们一定是智力超群的人,不会因为考试就考“傻”了。考试对他们来说,a piece of cake。


   我们中国学生也不都是死读书的。记得我在北京玉泉路中科院研究生院上研究生的时候,学生的思想就十分活跃,有各种各样的课外研讨班。有讨论哲学的,理论物理的,还有科学史的。有人一定会反问:“那你觉得是什么因素妨碍了中国人获奖呢?”说实在话,我也不知道。原因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至少不是应试教育的过错。谈到这些历史兴衰的原因,有人往往用几个字或者几句话就想解释,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我比较欣赏《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一句话:“风水轮流转。”科学中心从欧洲转到了美国,希望马上就要转到我们中国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69118-818911.html

上一篇:儿子又出书了
下一篇:多伦多的夏天
收藏 IP: 99.228.5.*| 热度|

3 曾泳春 文克玲 陈建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