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io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uioz

博文

大家都喜欢的三重境界 精选

已有 6688 次阅读 2017-11-26 10:11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就会遇见它。比如深造推荐人通常需要三位,论文审稿人一般是三位,项目评审人很多时候也是三位。很多时候,我们也喜欢把从事科研的同行划分为三六九等,如科研人的三重境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138-1086768.html)。不仅是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也喜欢用三重境界来划分各自行当里面的人或事。

一、文学家眼中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境说,恐怕是文学三重境界里面最有名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是登高望远,树立远大理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衣带渐宽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是发现自己苦苦寻觅的理想,其实一直在自己身边,对自己频频招手。王先生的治学三境,更强调的是理想实现的三个过程,而这个理想,指的是“成大事业、大学问”,可以看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做学问,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功名的。

二、科学家眼中的三重境界

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在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一文,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三重境界:“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么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爱因斯坦所说的三类科学家,一类人是为了娱乐,另一类人是为了功利,这两类占了科学庙堂的绝大多数。还有一类人是像普朗克一样,为了信仰而“专心致志于解决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第三类人也是庙堂里面的极少数。当然,爱因斯坦也肯定能意识到,明确区分这三类人并不容易,为了娱乐和功利的人,对科学的贡献也很大,但是科学的真正存在却有赖于第三类人:“我很明白,我们刚才在想象中随便驱逐了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对建设科学庙堂有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以做出决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庙堂里只有我们刚才驱逐了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庙堂就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称其为森林一样。”

三、艺术家眼中的三重境界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对人们生活的三重境界进行了自己的分析:“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丰子恺这里说宗教徒,是因为他本人是佛教徒,如果对科学家来说,我想应该指的是为了信仰而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科学家爱因斯坦和艺术家丰子恺,对科学和人生的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普通生活,人们按其追求大概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者,第二重是追求精神满足的学术主义者,第三重是探求人生和世界真理的信仰主义者。有信仰的人,都是占其中最少数的,而且是人们眼中的异类,和另两类人显得格格不入。这些人的人格往往具有一些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很多大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信仰三境说

第一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二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三境:“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9077-1086872.html

上一篇:合师生之私,成大学之公
下一篇:现在孩子特别胖
收藏 IP: 59.46.60.*| 热度|

14 王庆浩 赵凤光 王德华 陶涛 王从彦 杨正瓴 谢维 张红光 姚伟 强涛 黄永义 刘浔江 杨金波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