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火灾预防是个伪命题
热度 1 2022-7-22 21:59
很多时候,火灾预防的作用都会被夸大,并由此给人一种错觉,然而从实际来看:所谓的火灾预防最多是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并不可行。 如果部分火灾是因为预防产生了效果而避免其发生,那么请问: 1.预防包括哪些具体的手段 和 措施 ?如果火灾原本就不会发生,预防的意义何在? 2.就某一单位、行业或城市 ...
155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火灾中失去的“自由”
代恒伟 2019-5-26 11:26
私家车乱停乱放阻碍消防通道常常为人所诟病,由此所带来的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火灾的潜在威胁与限制,在日常生活中不得已失去了很多的 “便利”与“自由”。 某居民小区发生火灾过后,原来停满四排车辆的街道立刻变得门可罗雀,可这样的状况能维持多久?停车 ...
16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火灾中能不能不跑?
代恒伟 2019-5-11 11:16
看过几篇文章,都是教人如何在火场中求生以及如何判断当时所处的环境,从而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然而,谈到最后,到底 该跑还是不跑 ,还是无法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估计读者们仍是一头雾水。 稍微负责任的,给出了一个总体建议:跑或不跑其目的都是基于生命安全这一假定, 如果跑能够确保安全,那就跑; ...
204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并不是为了消防而消防
代恒伟 2019-5-5 22:04
曾经看到过一种观点:其大概意思是消防问题值得百倍千倍的投入,言外之意眼下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当然,这里所谓投入也应包含 常规型的固定式或移动式灭火设施 。通常的观念意识里,一般都会提倡和鼓励加大消防设施的投入,本文则试图唱个反调:继续加大常规设施投入意义不大。 1.建筑火灾发生概率极低,在相关设施 ...
18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消防设施的少与多2
代恒伟 2019-4-15 17:27
只要谈到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与器具,业内人士一般会倾向于多种类型的产品配置得越多越好,甚至希望能够 “武装到牙齿”。然而以现有的“武器装备”水平,增配之后情况 是否 一定就更好,具体到底能好多少?就这一问题需要从安全投入比的角度来细细衡量。 火灾毕竟是个极小概率事件,假设 以10年为一个周期 ,现实中 ...
199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打破火灾的“游戏”规则
热度 1 代恒伟 2019-3-17 21:24
逃得对不如逃得早 转自微信公众号 消防先生 遇到火灾快跑,是人的本能反应,一旦因为发现延迟或信息传递受阻,就有可能来不及跑掉。故此往往寄希望于早发现,但凡能够早发现早知道,就可以增大逃生的几率,自不必因火势阻挡,在究竟跑与不跑之间纠结。 在这场由火灾“主导”的“游戏”中,人是完全处于被 ...
2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自动灭火需采用非类人的思维模式
代恒伟 2019-3-12 22:30
假设在每一起建筑火灾发生伊始,都能有一支消防队立刻出现,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火灾都不再是问题。当然在现实中,这是难以办到的。 回看历史上的各种自动灭火装置,无非就是想扮演这样一支“消防队”的角色。与其它的新技术一样,自动灭火装置也就是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以此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正因为现实中 ...
18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火灾统计数据引发的疑惑
代恒伟 2019-3-5 21:23
一百多年来,它默默地守护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首先对于 96.2%和99.8%这两个数据表示存疑,如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真的如此管用的话,又历经了半个世纪,火灾似乎应该早就不再是问题了。 再从网上随机抽取到2014年美国的火灾数据统计: &nb ...
2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火场中要设法主动逃生
代恒伟 2019-2-26 21:31
“实在不行,那就跳下去吧”,前大连女足球员哭诉家中起火 睡觉时要关卧室门吗?有定论了:它隔开的是生死! 【逃生篇】假设你在一栋33层大楼的27楼,大楼突发火灾,你该怎么办? 围绕这样的火灾案例,自然会引发许多联想,如果当事人不是运动员会怎样?如果救援稍稍再迟缓一些会怎样?当然,这样的后果 ...
231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火灾责任划分不科学
代恒伟 2019-2-18 14:26
焦点|电炒锅操作不当引发火灾致死三名学生 派出所副所长被判玩忽职守罪 火灾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日常生活中需要由多个部门来共同参与完成,而一起火灾事故过后,可能被追责的有业主、物业、直接责任人,还可能有设计施工方、基础设施生产厂家、辖区防火监管部门,甚至个别情况下 ...
22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