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关于消防员的伤亡问题

已有 4403 次阅读 2022-6-13 10:3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消防讨论:10年牺牲42名消防员(台湾地区)

笔者未曾参与过专业消防救援,只担任过企业的义务消防队员,在此仅以一名火灾爱好者的视角,谈谈关于这个沉重的话题。

1.为了减损及救人,消防员在抢险过程中出现意外伤亡不可避免,唯一能做的是努力降低这一数字。

据统计,每1000起火灾大约会造成5人死亡,这就说明:在一定基数的火灾当中,总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亡人数字(也包括消防员)。一旦火灾数量增多,消防员频繁出动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未知风险,在上述比例大致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火灾次数(能够尽早自行扑灭,亦可算作减少了次数),必然会导致总体伤亡数量的减少。

按照另一种统计方式,每一年每一百万人当中,火灾会导致约1人死亡,结合往年的平均数据及经验来看,能够控制在1人以下应该算是理想的,那么同理,消防员的牺牲也应该控制在一定比例之下(比如说,按照社会总人口来计算,每一年每一亿人当中,消防员因火灾抢险的牺牲人数不应超过1人)。          

2.火灾的烈度是导致伤亡的重要原因

消防员灭火救人经常面临较大风险,火势猛烈,火情不时变化,火场中存在多种危险源,环境复杂,有人员被困,忙中出错,沟通失误等,都可能使消防员陷入险境。如果第一现场在前期预警、初期灭火控火以及疏散组织中做得更好,使得上述情形能够普遍有所改善,那么消防员完全可以采取更为保守从容的救援方式,无需过度冒险的同时,也就有效降低了伤亡概率。              

3.在整个消防大系统中,不该让消防队全程独立承担灭火的责任

遇到初起火灾,一般人潜意识里依赖专业救援,平时准备不充分,自身应对乏术,甚至可能弄巧成拙,随着先机的丧失,分秒之间局势就会进一步恶化,这就给后续的灭火救援增添了不少难度与风险。拿足球比赛打比方,消防员扮演的只是“后卫”和“守门员”的角色,能够不用就尽量不用,能够少用就尽量少用,能够悠着点用就悠着点用。反过来作为防火责任主体,如果“前锋”和“中场”不能有力控制场上局面,多次随意“漏球”之后,就会频繁给“后防”造成巨大压力,偶尔“丢球”也就在所难免。

自动灭火系统历来也是一块明显的“短板”,假如在消防队到达火场前后,自动灭火系统已经发挥出一定作用(毕竟装置内部已经提前存储了相当数量的灭火剂),有效抑制或分割火势,形成“助力”,那么也可以减轻消防队的现场压力。 

    火场.jpg      

消防员的牺牲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需要从整个消防应急救援体系来看待这一突出矛盾,从日常防火巡查到发生火灾、火灾预警、自动灭火、初期人工灭火、专业人工灭火以及救援疏散,之所以出现意外伤亡,这当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因果关系,还有更多经济、历史、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仅从消防队自身着手来解决这一难题,效果着实有限,如果全社会每个火灾参与者都能提前多做一点,防火灭火的责任与重心前移,最终落到消防员身上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说得直白一点:真到灭火时,我们普通人帮不上太多忙,那么就提前多上点心。具体到消防员的个人安全保护方面,还需要结合多起火灾伤害案例,进行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及广泛讨论。

 消防员作为一类特殊群体,频频赴汤蹈火,屡屡舍己救人,默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与重担,劳动强度大,精神压力大,时刻面临着行业风险,容易导致疏忽与出错,他们在火场中的安危更应当引发广泛真切的关注与保护,更不该熟视无睹或者事后追悔。通过多渠道去减少火灾的基数,增强初期灭火控火的能力,多梯次地形成“阻击”,尽力降低每一起火灾的烈度,为后期救援营造更多有利条件,尽量让消防员不涉险,少涉险,远离重大风险,这才是降低此类伤亡的有效途径。

 杭州火灾4死7伤,另有14人在院观察,火灾的几个迷思……

 1岁丧父3岁丧母,吃百家饭长大的杭州00后消防员牺牲了,我们该做些什么

     1名消防员牺牲13人受伤,3人被刑事拘留,长沙早餐店为何爆炸?

     消防员牺牲,这些事儿搞清楚了?

    足球消防:与火灾较量中,得中场者得天下

     该不该冒险?       火场救援决策的两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1342780.html

上一篇:从“军争”角度看灭火技术
下一篇:“教科书式灭火”之局限性
收藏 IP: 202.98.99.*|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