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道德经中"冲气"何解?

已有 2084 次阅读 2023-7-28 21:14 |个人分类: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道德经中"冲气"何解?

 

都世民

 

笔者最近写了两篇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1)到底为何难懂《道德经》?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339385&do=blog&id=1395577, 2023-7-16

2)为何禅解《道德经》?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339385&do=blog&id=,2023-07-20

 

最近。又发现道德经中有"冲气"二字。原文如下: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而抱冲气以为。人之所恶,唯孤 、 寡 、 不谷 , 而王公以为称 。 故物或损之而益 , 或益之而损 。 人之所教 , 亦我而教人 。 强梁者不得其死 — — 吾将以为教父 。

什么叫冲气以为和与阴和阳是什么关系?

网上有一篇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作家余秋雨的译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负着阴阳。阴阳两气对冲而和合。

人们厌恶的"孤"、"寡"、不殻,王公却用来自称。可见,一些事物。减损反而有增益,增益反有减损。这是人之所教。我也拿来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此为教本。

作家余秋雨还引用了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文章《老子哲学讨论集》见下文:

老子有说:"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万物负而抱 冲气以为"这里说了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深山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那么充气究竟是哪一种气呢?找后来淮南子所讲的宇宙发生的程序说。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馄饨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之气下沉为地。这就是天地之始。轻清的气就是阳重浊之气就是阴气。在阴阳两气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的气就叫做冲气。冲是道的一种性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种尚未完全分化的气,与道还差不多。所以叫冲气,也叫一。

 

道德经中出现两次冲:冲;冲气。两处的,意思是不是一样?两个字的解释相不相同?

古代”冲”可以解释为:

〔1〕冲是“盅”的通假字。冲有两种义,一是虚,二是动词注入,冲和。涌摇交流致中之意。

〔2〕河上公注:“冲,中也。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 不盈:不满、不过。

在第4章,冲可以双解,两种解释都可以。

在42章,如果冲是双解,应该解释为空气;中气。这两种解释能否说的通?为此笔者在百度网进行搜索。古代有没有空气的说法?有没有中气的说法?

古代对气的说法很多。但是冲气、空气、中气说法很少,几乎没有。

《太极图说》(宋)周敦颐 原文阅读释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https://www.taijizhe.com/topic.php?ac=praise&vid=1741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与道德经42章的说法不同。区别就在于"冲气"二字。如果阴阳都是。还要冲气这二字干什么?冲气以为,又该怎么解释?冲气怎样让阴、阳相和。阴阳不是和合,是相对成摇。因阴阳之中有冲气,所以阴阳相互摇动。可以生出山河大地。

 

不难看出,《道德经》中用的这个冲字,很难破解,现代人解释的多种多样。名家的解释也不能让人信服。

阴阳是不是二气?三种气怎么能够保持不离不弃。相对成摇,不是和合。是"以为和"。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云:"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不住就叫做客,住就叫做主人,客的含义就是不住。"

这里所说的,是在大宇宙空间观看的尘相。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灰尘。如果在门缝里,就可以看见灰尘的摇动。

不仅如此。在像清晨阳光初出时烟尘清扬,受光的照射,这些烟尘在空气中清晰分明,呈现出尘世物质世界的形貌,这时烟尘摇晃流动,而空间是寂然不动的,这样来看,澄明寂静叫做「空」,摇动就叫做「尘」,那麽「尘」的含义就可叫做「摇动」。

从上面佛教经典叙述中可以看出,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肉眼可以看见尘摇,这是光和虚空相对成。空和光相和,不是和合。光是阳,空是阴而抱 冲气以为和。因为光时空之间有空气,或者中气,所以才看见相,否则不会有尘相。光虚空不是两种气体。这是宇宙之始。可以生出山河大地。地、水、火、风,世间万物。楞严经有专门论述。

 

如上所述,现代人想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该从哪里著手?这样做有没有必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少数专家的事吗?多媒体数字技术能解决吗?是机器人可以解决吗?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都感到困难。想找本书和词典就找不到。上了十几年的学,也没有学过。过去所做的科学研究是跟踪研究还是跟风研究,已经说不清楚。到头来有的海归专家说:中国文化落后,工具落后。落后西方100年。怎能不让中华儿女们思考: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我们做的科研工作哪些不是外国人先提出的?如今还是这样。

当我们学习到传统文化,却发现现在的研究,几千年前中国古人早已思考探索。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的自信心又在哪里?不得其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39385-1397052.html

上一篇:数字技术把人类引向虚拟
下一篇: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孙悦团队未見超导体
收藏 IP: 219.237.112.*| 热度|

3 农绍庄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