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向黄秀清、李铭请教:能否把运动学引入研究创新思维的科学?
热度 4 周可真 2014-6-7 23:19
黄秀清、李铭都是我非常尊重的博友,凭直觉我相信他们是有学问的,尽管他们的观点不同,我希望在哲学与科学的对话中得到他们的帮助。本文向他们请教的问题,是最近的研究所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如果我提出的问题让科学“家伙”感到好笑,我也不会在意。 实证科学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知识 ...
个人分类: 管理学|29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中国固有的“生命”概念的内涵
热度 3 周可真 2011-4-28 04:33
汉语中“生命”一词是由“生”与“命”两个词素所构成。“生”与“命”之被联系起来并组合成为一个词,盖由于 “生之谓性” 与 “ 天命之谓性 ” 两个命题之缘故。这两个命题是基于对性的来源、成因的两种不同看法而相应地对性概念所做出的两种不同界定:“生之谓性”的界定是基于“性出于生”,“ ...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3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3
本原论哲学中“始基”或“道”与万物的关系
热度 4 周可真 2011-3-30 19:27
[按:本文曾作为草稿隐藏: 草稿 · 隐藏 2009-9-25 01:27 | 个人分类: 理论探讨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哲学起始于本原论,这种原始的哲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最简单的东西派生出来的并且最后又都要复归于它。这个万物都初生于是又终归于 ...
个人分类: 理论探讨|8293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私”字索义
热度 1 周可真 2011-3-14 23:35
“私”的古字为“厶”。《韩非子》曰:“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 , 自环者谓之厶 , 背厶谓之公 。” 说明“厶”字在词性上属于动词。后来“厶”字加了个“禾”字旁,构成了一个新字“私”。《说文》解释“私”的本义为“禾”,并释“禾”之义曰:“ 禾 , 嘉谷也 , 二月始生 , 八月而孰 , 得时之中 , 故谓之禾。 ”这样看 ...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567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原创性知识和综创性知识及其对实践主体的不同意义
热度 1 周可真 2011-3-11 23:25
知识论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非专门研究知识论者,但对知识问题向有所思考。新近思考之所得较前或有所进展,述之如下,以求高明驳正。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社会实践中的探索行为。 作为知识之源的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社会人对于自然界的改造活动,而是在其改 ...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3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我们的理想应是立基于科学而非某种主观精神
周可真 2010-12-11 16:42
除了信奉实证科学以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 除了自我确信他们的学说是基于实证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并且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达到了对于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 除了自我确信他们科学地把握了历史规律的学说可以掌握无产阶级并且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由精神力量转化成改变现存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而借助于这种物质 ...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44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养身的哲学——对近现代西方哲学之功用的理解
周可真 2010-11-28 15:18
古代西方哲学是只求自心的快乐或心灵的安顿,不为任何实用目的。 (详见《 养心的哲学 对古代西方哲学之功用的理解 》 )但是,到了培根时代,不抱任何实用的目的的传统哲学不再合乎时宜,培根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就集中地表达了他那个时代的学术精神,这 ...
个人分类: 西学笔记|3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养心的哲学——对古代西方哲学之功用的理解
周可真 2010-11-28 05:16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称述古希腊哲学家的学术活动: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 ...
个人分类: 西学笔记|5181 次阅读|7 个评论
文化难改就像本性难移
周可真 2010-9-16 06:27
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何在?文化。 一个民族和别的民族的根本区别何在?文化。 一个人和别的人的根本区别何在?本性。 何谓本性 ...
个人分类: 人文之思|4183 次阅读|9 个评论
路是人走出来的
周可真 2010-9-9 23:12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这句名言,实为日常生活经验之谈。人在地上行走必在地面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随着在同一地方行走的人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于是就成了路。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的一个经验事实,且 ...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687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