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从“互动”“进步”到“和谐”“稳定” :时代精神的转变

已有 3227 次阅读 2015-3-21 12:08 |个人分类:逻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辩证法

 

从“互动”、“进步”到“和谐”、“稳定”

——从科学辩证法的演变看时代精神的转变

【本文缘起】

李铭  2015-3-21 10:13

博主回复(2015-3-2100:27):李兄显然比较倾向于为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而从事学术研究,因而比较倾向于认为凡不能满足实用需求的学术都是无用的学术(例如哲学)。==============我关注的正是辩证法的价值,辩证法的破坏作用,我当然在这个方向思考问题。至于你讲的实用需求,我倒不是非常在乎一个新思想的实用性。实用性可能在今后几十年几百年才显现出来。

博主回复(2015-3-2112:00):

如果确是这样,那么,我们在根本思想上应该没有冲突,仅是目前对辩证法的理解还有差异。你偏重于思考辩证法的价值,我则偏重于思考辩证法的思维属性,近来更开始思考辩证法的学术属性——本文正是偏重从学术属性方面来理解辩证法。参见新作拙文《从“互动”“进步”到“和谐”“稳定”——从科学辩证法的演变看时代精神的演变》——这也是对李兄观点的一个积极回应。


“辩证法”一语在古希腊原是指智者学派所擅长的那种论辩术,确有我们今天常说的那个“诡辩”的意含。但这种带有浓重诡辩色彩的论辩术,却也起到了催生形式逻辑的作用。亚氏逻辑学正可以被理解为是对智者的那套论辩术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转换。正因为亚氏逻辑学与智者辩证法(论辩术)之间有如此历史联系,所以到了古希腊晚期哲学中,斯多葛派把“辩证法”当作“逻辑学”的同义语来使用,用以指称研究人类理性的学问。所以,从语源学角度来看,“辩证法”既与诡辩思维有关,也与逻辑思维有关,其意义是介于二者之间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故在思维领域,它应该被理解为一个中性词,其“中性”意义仅是指人类理性。 

在我国官方哲学中,"辩证法"一词所指称的那种以“运动”“变化”“发展”和“联系”“矛盾”“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为基本概念(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渊源于黑格尔逻辑学和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 

在黑氏哲学中,辩证法是属于近代思辨哲学;而深受培根经验哲学影响的马恩哲学中,辩证法已不再属于思辨哲学,而是属于近代自然哲学——具有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意义。 

推崇达尔文进化论的马、恩的哲学,其实是吸取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成果的。故马恩哲学的“发展”概念,就不再是黑氏哲学中的那种思辨性“发展”概念,而是成为一种实证性“发展”概念了,与之相应,其“历史”概念也具有了“科学性”。从而当马、恩把“辩证法”纳入“历史”范畴时,其辩证法也相应地具有了“科学性”。但马、恩的“科学辩证法”仅是在以“运动”“变化”“发展”“联系”“质量互变”等概念为标志的狭义发展观意义上具有“科学性”——从达尔文进化论中是可以引出这些概念的,而不是同时在以“矛盾”“否定之否定”等概念为标志的另一种狭义发展观意义上具有“科学性”——在后一种意义上,马恩哲学的辩证法依然是“思辨辩证法”,因为从达尔文进化论以及当时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细胞学说中都是无法引出“矛盾”和“否定之否定”的概念的。这是我至今对马恩哲学的辩证法所达到的理解程度。 

按照我的上述理解,科学辩证法是与“运动”“变化”“发展”“联系”“质量互变”等概念相联系和以这些可以通过经验来证明的实证科学概念为理论根据的辩证法。这种科学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为根本范畴的“历史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到了20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等科学方法论中得到了继承、改造和发展,使原本以“联系”和“发展”为根本范畴的“历史进化辩证法”演变成以“系统”和“平衡”为根本范畴的“整体协同辩证法”。 

在我看来,自马恩时代以来在思维领域所发生的科学辩证法之由“历史进化辩证法”到“整体协同辩证法”的转变,在本质上是反映了西方文明由现代工业文明到后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转变的;“历史进化辩证法”和“整体协同辩证法”是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的哲学理论表现,各自反映和展现了它们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精神”是追求由“联系”、“发展”引申出来的“互动”、“进步”,后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精神”是追求由“系统”和“平衡”引申出来的“和谐”、“稳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876091.html

上一篇:辩证逻辑是“伪逻辑”吗?
下一篇:传统国家制度理想的三种基本类型
收藏 IP: 49.75.172.*| 热度|

4 孙友甫 张伟 曾新林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