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周可真:经验元哲学与理论元哲学

已有 4062 次阅读 2015-1-29 10:15 |个人分类:理论探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元哲学

法国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昂利.列斐伏尔 (HenriLefebvre1905-1991 )在《元哲学》(1965)一书中,将探求“哲学的真相”的元哲学(Metaphilosophy)的根本问题归结为“真正的哲学是什么”[1]。这个意义上的元哲学自然就是“以哲学自身作为对象”[2]的学问。但是,也有学者把元哲学理解为“被当成研究框架的某种具体哲学理论”[3],或“一般元理论在哲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化”[4],甚至有学者认为“凡是跟哲学本身有关的问题”都是元哲学的研究对象[5]。笔者对元哲学的理解是立基于下述学科观念:

 

按德语世界的科学概念和学术分类思想,将一切有系统的分科之学归为一类,名之曰“科学”;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科分类标准对科学做出如下学科划分:

 

1)以研究对象的差异性作为标准,将科学划分为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文化客体为对象的“文化科学”;

 

2)以研究方法的差异性作为标准,将科学划分为以经验方法来研究自然客体和文化客体的“经验科学”和以理论方法来研究自然客体和文化客体的“理论科学”;

 

3)参照研究对象的差异性标准,将经验科学划分为“经验自然科学和“经验文化科学”,将理论科学划分为“理论自然科学”和“理论文化科学”;

 

4)参照研究方法的差异标准,将文化科学划分为“经验文化科学”和“理论文化科学”,将自然科学划分为“经验自然科学和“理论自然科学”。

 

在此基础上,将哲学纳入文化范畴,把它当作一种特殊文化来看待;再将元哲学纳入文化科学范畴,把它当作一种特殊文化科学来看待;进而根据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将元哲学区分为以经验文化科学方法来研究哲学客体的“经验元哲学”和以理论文化科学方法来研究哲学客体的“理论元哲学”。然则,对于“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可以从经验元哲学与理论元哲学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在经验元哲学中,哲学是作为一个经验性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客体性存在具有时空特性。就其空间特性而言,它是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一切哲学的集合体;就其时间特性而言,它是存在于古今范围内的一切哲学的集合体。合而言之,哲学作为一个具有时空特性的经验性对象,它就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哲学的集合体。所有这些哲学都是经验元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属于经验元哲学的研究范围。从这意义上说,经验元哲学也就是以古今中外的哲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史学科。“哲学是什么”首先是而且在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史问题,离开了哲学史研究,是无法解答这个问题的。但是,哲学史研究又并非以解答“哲学是什么”为旨归,在此意义上,经验元哲学又不等于是哲学史学科。在严格意义上说,经验元哲学是基于哲学史研究,借助于哲学史研究的具体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反思和总结,概括和揭示哲学的共性本质和一般规律——运用归纳方法来概括哲学史研究成果是经验元哲学的主要学术特征,并依据哲学的一般规律对哲学发展趋势所做出的理性预测来开示哲学未来的发展之路。

 

在理论元哲学中,哲学是作为一个理论性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客体性存在不具有时空特性,而只是由一些具有一定语言标志的概念和命题所构成的理论或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作为一种客体性存在,就是它们的研究者所直接面对并且需要他们加以理解和解释的哲学文本。显然,这些哲学文本也就是哲学史研究领域中需要研究者进行解读的那些哲学史文本。以怎样的方法来解读这些文本,是哲学史研究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哲学史研究本身的任务,而是属于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所谓理论元哲学,就是哲学史学科的方法论,即研究哲学文本解读方法的哲学解释学。

 

作者声明:本文是原创之作,如被引用,请注明出处。

[1]参见吴宁:《列斐伏尔哲学观审读》,《长江论坛》2009年第2期。

[2]参见李光程:《哲学究竟是什么?——从元哲学的观点看来》,《哲学研究》1987年第12期。

[3]安维复:《元哲学与哲学——与李光程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88年第4期。

[4]参见李振伦:《元理论与元哲学》,《河北学刊》1996年第6期。

[5]参见杨俊申:《雅斯贝尔斯的元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863706.html

上一篇:科学的直觉方法——以青蒿素的发现为例
下一篇:中国人中究竟有谁在抹黑中国?
收藏 IP: 121.227.198.*| 热度|

1 侯成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