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古陶技艺(上)——陶瓷文化笔记(四)

已有 11487 次阅读 2008-11-5 12:38 |个人分类:陶瓷与饮食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陶瓷文化, 古陶技艺

 

从捏塑到快轮拉坯:红陶、灰陶、彩陶、黑陶、白陶

 

我国的陶器制作不知始于何时。据考古发掘的资料,陶器是发明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在河南新郑裴李岗与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陶器,距今约八千年。(按:此陶器是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的,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又:据后来的考古发掘,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了残陶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另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磁山·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该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当时的人们怎样制作陶器,无可考证。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作人”的说法,似乎最初制陶不过是“抟土”——把土积聚拢来加以手捏而成器。这种方法或许就是最初形式的捏塑法。(按:捏制的陶器上,会留有手指的印痕。)

 

最初的制陶,无论是原料还是工艺,大概都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只是凭原始人从生活中所获得的灵感而随意制作成器。经过长期的实践,才选择陶土(可塑性较好的粘土)作为制陶原料。陶土的矿物成份复杂,颗粒大小不一,常含粉砂和砂粒等,使用前需经淘洗,除去泥土中的杂质,制陶时,一般还需加入适量的羼和料(如砂粒、石灰粒、稻草末和碎陶末等),以提高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避免在火上加热时发生破裂。陶土的成分对陶器的烧结和颜色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含有较多的铁的化合物时,烧成温度可降低,并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红色,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灰色;若含有较多的钙、镁、钾时,则会烧成橙黄色。

 

早期的陶器都是手制的。手制又可分为捏塑法(即徒手捏塑,或将泥球用手指捻捏而成形,或以叠加小泥片而成形)、泥片贴筑法是用粘湿的泥片在一个类似内模的陶垫外面,一块一块地敷贴成一个陶器形状)、泥条筑成法(即将拌好的泥土搓成泥条,从器底依次将泥条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经拍打并抹平器壁盘筑时留下的沟缝,然后入窑烧制)。捏塑法仅限于少量小型器物,以及器物上的附件,如耳、足与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堆纹的手捏泥条等;泥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泥条筑成法则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制陶方法。

 

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甘肃仰韶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及大溪文化等。红陶是一种在较低温度下的氧化气氛中烧造的陶器(烧成温度在900ºC左右),烧成后胎质呈红色,故名红陶。红陶主要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两种。新石器时代晚期,如山东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等,均有红陶烧造。红陶烧造范围十分广泛,因而造型、纹饰均十分丰富,烧造时代延续了整个新石器时代,夏、商以后逐渐衰落。

 

裴李岗陶器主要为红陶,其陶质松,表皮易脱落,因为手工制成,器壁薄厚不均,器物造型亦较简单,有碗、罐、壶,钵,鼎等,其申最具代表性的有三足鼎,双耳壶等,另外还有陶塑动物等艺术品。从装饰上看,泥质陶器多为素面,夹砂陶器表面有简单粗糙的绳纹,划纹、指甲纹,篦点纹等,纹饰较为简洁。

 

除红陶以外,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灰陶。灰陶的制作,是在坯体入窑以后,用还原焰焙烧,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现出灰色,烧成温度在840-900 ºC左右,最高可达1100摄氏度。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特别是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后期等都以灰陶为主。



灰陶

 

值得一提的是,在磁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一片彩陶,这是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彩陶。另外,大地湾文化(按:发现于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距今780048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遗址中也出土了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先在坯体上施彩,然后入窑一次烧成的绘彩陶器,它是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描绘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色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颜色的图案,这是一种足以代表我国早期制陶艺术水平的产品,常见的有盆、碗、壶、罐、钵等器形。

 

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是以模具为依托,在模具上敷泥而成型的。但仰韶文化的陶器,在手制器坯的同时,已常用慢轮修整,(按:以慢轮修整的陶器,会在器底和器口遗留下轮旋产生的同心圆。)且陶质细腻,有的作品上施白、红或其他颜色陶衣,纹饰以黑褐、紫红色为主。

 

彩陶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被大量发现,它记载着我国文明发端阶段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其分布范围很广,除常见有出土物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外,西起青藏高原,东抵山东、江苏沿海,北至内蒙古草原,南达闽粤地区,均可找到彩陶遗存;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河姆渡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进入青铜时代后,彩陶逐渐消失。

 


大锯齿纹彩陶盆(仰韶文化)

 

庙底沟文化(为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距今约5900年~478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的彩陶则采用模制法(即以模具为依托,在模具上垒筑泥条)成形。但龙山文化已发明并使用快轮成形法,且以其快轮法的运用,以及烧窑技术的提高,使这一时期的陶器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烧成了“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黑陶,这种陶器是借助于一种高水平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熏烟渗碳”,使烟中碳粒渗入坯体,故烧成后的器物乃呈黑色。因此,龙山文化又有“黑陶文化”之称,它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日照东海峪等地出土的龙山文化黑陶器“高柄镂空蛋殻陶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被国家定为国宝并收藏。

 


龙山文化黑陶(镂空蛋壳陶杯)

 

二里头文化(夏代)陶器成型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快轮,(按:快轮制成的陶器因坯体快速成型,器壁会产生螺旋式拉坯指印,在底部留下切割产生的偏心涡纹。)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常见陶器中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较多,黑陶(包括黑皮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出现。

 

与快轮制陶技术密切相联的是拉坯技术,即将坯泥置于辘轳(即轮车)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成型工艺,它的出现是陶瓷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所制器物更加精致而完美,并可塑造出较大型的作品,自其产生后一直为陶瓷成型工艺的主流,尤其是盘、碗之类的圆器,皆用拉坯成型,其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按:现代陶艺更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切割,再重组成一件新作品,抑或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扭曲、楼空、挤压之后再拼合,创作出新的富有特色的作品。)拉坯之前,需先将泥料踩炼,再以手工揉泥,旨在排出泥料中残余的气泡,并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均匀,以防止烧成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或开裂。

 

拉坯之后是利坯(又称“鑢坯”或“旋坯”、“修坯”),即将拉坯制成的器坯在半干后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是陶瓷成型工艺极为重要的工序之一,要求利坯工熟悉泥料性能,且须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规律,蛋殻陶之类的利坯,需经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利坯之后,所成圆形之器尚需挖足,因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一二三寸长的泥靶(柄),以便于执持,工竣乃除去泥靶,挖成器的底足,是谓“挖足”,又叫“削足”(现代亦称“挖坯”或“剐坯”)。

 

到了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出现了用瓷土或高岭土制成、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因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比陶土低很多,大约只有1.6%,烧成后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故名)。商代晚期是白陶器高度发展时期,制作也相当精致,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是仿制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45562.html

上一篇:略说文人对陶瓷的爱好——陶瓷文化笔记(三)
下一篇:可惜,“博客中国”倒闭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