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雨前茶最安全

已有 5583 次阅读 2009-3-25 22:25 |个人分类:读书.杂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雨前茶

读李保生先生的博文《粗茶”比绿茶更有利于健康》,获得了关于“相比于绿茶,只有粗茶包含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糖类才充实、饱满”的知识。虽然知道了这个道理,但以我还是要选择绿茶特别是雨前茶的,为什么呢?

 

我当知青时,曾在咱们宜兴的善卷茶林场劳动了两年,这期间还做过一年很不象样的茶技员,主要负责检验采摘下来的茶叶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例如,要求采摘一芽二叶,就得按这标准来操作,不得离开这个标准而随意采摘)以及治理茶尺蠖虫害。

 

那个时候,我虽然做茶技员,却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只是按老茶技员传授给我的经验办事,所以对茶尺蠖也没有什么理性的认识,不知道它还有什么学名之类。现在经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茶尺蠖的学名叫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属于鳞翅目,尺蛾科。异名为E.obliqua WarrenBoarmia obliqua hypulina。俗名则叫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其成虫体长912mm,翅展2030mm,雄蛾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寄主为茶、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辣蓼等。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其生活习性是,浙江年生67代,安徽、江苏56代,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初第一代幼虫始发,为害春茶。第二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以后约每隔一月发生1代,10月后以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其为害特点是,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严重发生的叶片全部被吃光,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耐寒力差,易受冻害。79月夏秋茶期间受害重。该虫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

 

 茶 树 茶 尺 蠖

那个时候,我们对付茶尺蠖虫害的办法,就只有用由农药(如223、乐果之类)配制而成的药水以雾状喷射器直接朝患有虫害的茶叶上喷射。按规定,农药喷射一周之后,才可以采茶,但由于春茶特别是谷雨以后茶叶长起来很快,有时间隔一二天或两三天,所采的茶叶就要相差一个级别(或档次),所以,为了抢时间,不致因为推迟采摘时间而使所采之茶落后一个级别甚至落后一个档次(按:当时我们宜兴绿茶主要分为三个档次:高档碧螺春,中档毛尖,低档炒青。其中每一档又分三级,例如,毛尖茶分一级毛尖、二级毛尖、三级毛尖,往往不按规定就提前采摘了,如此采摘下来的茶叶,其农药含量绝对超标,有时甚至超出出口标准(国际标准)几倍乃至十数倍。反正当时我们茶场所产的茶叶都是内销的,未闻有销往国外者,其原因当时不清楚,如今想来大概就是由于本场所产茶叶的农药含量严重超标的缘故吧。

 

所以,人们之所以爱吃雨前茶(谷雨前采制而成的茶叶)——至少就我本人爱吃宜兴雨前茶而言,这不仅是因为它最是鲜嫩,更是因为它最为安全,因为谷雨前虫害较少或较轻,特别是往前靠近清明时则没有虫害,故此时采摘的茶叶的农药含量极少或不含农药成份。以我的经验来说,“五一节”之前的宜兴茶,其农药含量是最少的,此后则由于每一代尺蠖幼虫出来活动,都要喷射一次农药,如此其茶叶农药含量较高的机率大为增长。依此类推,其他地方的茶叶,也大致是如此,只不过南方与江、浙因气候不同,其尺蠖虫害周期亦有相应的差异罢了。

 

在连给小孩吃的牛奶里都敢下“毒”的当今社会,因不按规定操作而导致其茶叶的农药含量绝对超标的情况大概不会比我们那个时候的情况好吧。

 

因此,从安全角度来讲,应该是吃绿茶比吃粗茶好,吃雨前茶比吃雨后茶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222499.html

上一篇:法理:博客言论也得小心用词(转)
下一篇:学术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收藏 IP: .*| 热度|

5 刘全慧 刘进平 杨秀海 陈国文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