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珍爱生命,讷言敏行——重新解读孔子“君子三畏”之论 精选

已有 12033 次阅读 2007-12-17 01:39 |个人分类:儒家.儒学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处以“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并举,是表明,此三者皆是君子所当畏者;而此三者之间又有先后不同的次序,则是意味着其君子的重要性并不等同,而是有轻重之分的。三者之中,“天命”为首,“大人”次之,“圣人之言”又其次。

 

为何“天命”是君子所首当畏之者?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是只有尧这样的圣人才能效法的,既能效法之,圣人便如“天”般“大”了。然君子非圣人也,君子于“天”不能“则之”,而仅能望“天”而兴叹,然徒然望“天”兴叹,又不如“畏天命”也。

 

“畏天命”之“畏”,非“畏惧”之“畏”也。若为“畏惧”之“畏”,则“畏天命”即为“惧天命”。既惧之则未免乎心生惊恐,以至于手足无措矣,孔子之君子,岂有如是之教乎?其“畏”之义,断非“惧”也,而当与“敬鬼神而远之”之“敬”同义。所谓“畏天命”,犹言“敬天命”也。其余“二畏”,亦当作如是观。

 

“天命”非即“天”也,然“命”是来自于“天”,是“天”之所“命”于人者,所谓“性”也。“畏天命”,实乃尊“天”之所“命”的“性”。揆孔子之意,盖人世间,生命最可宝贵,而“死生有命”焉,是以君子之“畏”,必以“畏天命”当先,是亦有生者自爱其性命的自然之理与当然之则。

 

然则,君子“畏天命”,实乃尊其性也。尊其性,是顺其性而行其事。孔子强调君子当“畏天命”,又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皆所以教君子克行其性分之事,所谓“讷于言而敏于行”、“力行近乎仁”也。自以为“五十而知天命”的孔子,其一生都罕言“性与天道”,以至于“夫之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矣。盖真“知命”者,唯在自觉依“天”之所“命”克行其性分之事耳。

 

对人而言,何谓其性分之事?曰:其大者,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也。此乃性命之理,为人之本。“畏大人”之要义,即在乎行其忠孝之事。不行其忠孝之事,不足以为“畏大人”也。“畏大人”是“畏天命”的应有之义,是“畏天命”的具体表现。

 

按孔子“生知”、“学知”之分,“知命”亦当有“生而知命”与“学而知命”之别。“生而知命”,是“上智”也,非圣人莫属焉。君子非圣人,故如欲“知命”,非“学而知之”不可。如何“学而知命”?当学“圣人之言”。夫唯如此,乃能“知命”。何以故也?盖“圣人之言”乃圣人所以明其 “则天而行”之“志”者也。学“圣人之言”,即在观其志而效其行,所谓“学而时习之”也。所谓“畏圣人之言”,即意指不违圣人之志,而一意承其志业而发扬光大之。

 

吾观孔子“君子三畏”之论,其一以贯之的精神实质,是在于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当珍爱生命而讷言敏行。按此道理,吾人生命之本质,非在言说,唯在行事也。在孔子看来,人的生命过程,就是其行事的过程。吾尝为其“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感到不可思议,吾今似乎终于明白:原来他老夫子是那样来领悟人生真谛的!所以对他来说,“为之”岂非就是人生的一切?既然如此,又何须管自己之所为的“可”与“不可”——成功还是失败呢!

———————————————————————————

补注

此文发表后,有siccashq先生者表示:“讷言我是不认同的。”我由此想到应该对“讷言”一词具体诠释一下,以助网友合理理解孔子其语。

 siccashq先生所以有如此表示,我想也许是他把"讷言"之"言"与学者的"立言"之"言"视为同类了。

其实,学者的"立言",乃是学者生活的本质内容,其"立言"就是学者按其性分克行其事的体现,其"言"乃其本分之"事".

"讷言"之"言",则是表象之言,即孔子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言".这样的"言",是就其所行实事而言,所谓"如实之言"是也.所谓"讷言",即"如实之言"也.

与"讷言"相对的,是"巧言令色,鲜仁矣"的"巧言"."巧言",是夸大其所行之实事的虚假之言,小人最爱如此夸夸其谈,其言远过其实也,故其言对其实事而言,大半为多余之虚语,所谓"讷言",就是不说这多余的虚语.

要之,“讷言”就是如实道来,而不说半句言过其实的空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12773.html

上一篇:历史运动的矛盾性与言论自由的当然性
下一篇:什么叫“奴性”和“奴才”?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